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易經


《易經》指夏代的《連山》、商代的《歸藏》及周代的《周易》,這三部經卦書統稱爲易經。其中《連山》、《歸藏》已失傳,傳世的只有《周易》壹本。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于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蔔筮”。“蔔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

據《周禮》記載,《連山》相傳爲伏羲氏或神農氏所創,成書于夏朝。鄭玄于《周禮注》稱:“名曰連山,似山出內氣也”。顧炎武《日知錄‧三易》:“連山,歸藏非易也。而雲易者,後人因易之名以名之也。” 相傳連山至漢初時已失佚,桓譚《新論》雲:“山(連山)藏于蘭台”。北宋邵雍認爲:“連山蓍用九十七策,以八爲揲,正卦壹0壹六,互卦壹0壹六,變卦三二五0壹二,以數斷不以辭斷。其吉凶壹定不可易”。又壹說《連山》即《數術略》之《夏龜》。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中收有《連山》壹卷。

《歸藏》,傳統認爲是商代的《易經》,魏晉以後已經失傳。《商易》以坤爲首卦,故名爲歸藏。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台15號秦墓中出土了《歸藏》,稱爲王家台秦簡歸藏,重啓研究《歸藏》的熱潮。

《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時候,他研究《易經》所作的結論。我們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都是從文王著作了這本《易經》以後,開始發展下來的。所以諸子百家之說,都淵源于這本書,都淵源于《易經》所畫的這幾個卦。

國立台灣大學公開課:《易經》解讀

本課程共14集

課程介紹:《易經》解讀課程是以現存經、傳合篇的通行本《易經》爲解讀的依據,目的在幫助選修此課的同學認識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的根本形式與內容,從中了解《易經》所含諸如存在、認識、價值、功夫、語言等觀念,及其可能的作用。因此,對蘊含中國古代哲思寶庫的《易經》本身必要有所說明,故先略述其成立的曆史、本身的結構,而後代是如何地從經文中作創造性的诠釋,展現那些基本的思想。

出處:國立台灣大學公開課:《易經》解讀

關于“易經”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