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梁(502-557)王朝帝系表
梁(502-557)王朝帝系表
武帝蕭衍(502-549)臨賀王蕭正德(548-549)
梁武帝(464─549),名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南朝梁皇帝。蕭衍博學能文,長于音樂詩賦,並擅書法。齊時,爲「竟陵八友」之壹。曾任雍州刺史,鎮守襄陽。後乘齊內亂,起兵奪取帝位,建立梁朝,是爲梁武帝。在位(502-549)其間,改定「百家譜」,重用士族,制九流常選,又立國學,招五館生,不限門第立集雅館、士林館等。梁武帝深通佛學,常大興寺廟,曾三次舍身同泰寺,並常在那裏講經。大同二年(公元547年)接受東魏大將侯景歸降。次年,侯景叛亂,引兵渡江,攻破京都,蕭衍被拘禁而卒。死後諸子爭立,梁朝瓦解。
中國曆史上的帝王,有縱情聲色犬馬的,有壹心勵精圖治的,有馳騁疆場、喜好武功的,而“以佛化治國”以至到佛寺裏舍身爲奴的,卻只有壹個,這就是南朝梁武帝蕭衍。
蕭衍早年以武功起家,信奉道家學說,後皈依了佛門,成爲了虔誠的佛門弟子。他曾下诏令全民奉佛。在梁壹代佛教成爲時尚。湯用彤先生總結說;“南朝佛教至梁武帝而全盛。”以至于梁朝的半壁江山內,佛寺達2846座,僧尼有82萬余人。更爲難得的是身爲天子的梁武帝身體力行。據載,梁武帝到了晚年,壹天只吃壹頓飲,肉食壹絲不沾,只吃豆類的湯菜和糙米飯。50歲時,他又斷絕房事,遠離嫔妃。平時,他穿的是極樸素的便服,不喝酒.不聽音樂。除非是祭祀宗廟,不舉行任何大會、餐宴。梁武帝的所作所爲,完全是壹個守持佛教戒律的信徒。
梁武帝佛學造詣很深,廣交當時的著名有道高僧,這開了帝王的先例。他還主持並親手編輯並注釋佛經,多次親自登堂講授佛經,舉行法會等等。佛教傳入日本、朝鮮,也在這個時期。梁武帝還四次入寺舍身,在寺內只穿法服,除此以外的壹切物件,壹概摒除。最短的壹次是四天,第四次最長,有51天,“四月庚午,群臣以錢壹億萬奉贖皇帝菩薩”。這在史料上有記載。
梁武帝多才多藝,擅長詩詞歌賦,早年就以名士和才子著稱,是個典型的文人皇帝。這種文人性格可能是他如此笃信佛教的壹個主要原因,也導致了急功近利,貿然北伐,最終亡國身死。如同後人對南唐後主李煜的歎息之語:“作個詞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梁武帝的悲哀,大概也相似。
梁武帝著有《坐右方》十卷。與著名醫家陶弘景交往頗密,甚加依賴,故時人稱陶爲“山中宰相”。
簡文帝蕭綱(549-551)豫章王蕭棟(551-552)武陵王蕭紀(552-553)
蕭綱(503~551)梁代文學家。即南朝梁簡文帝。字世缵。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長兄蕭統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被立爲太子。太清三年(549),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即位,大寶二年(551)爲侯景所害。
自東晉南遷以來,漢族政權偏安江左,曆代雖間或有奮發有爲的君主,但大多數帝王貴族都安于逸樂,縱情聲色。反映在文學創作上,便往往以浮豔的辭句來表現空虛放蕩的內容。蕭綱在蕃及做太子時期,寫作了大量這類題材的詩。當時的屬官徐□、庾肩吾等又推波助瀾,文學侍從之臣競相仿作,形成"宮體"詩的流派。今存蕭綱作品中,象描寫女性聲容情態的《詠內人晝眠》、《詠舞》、《美人晨妝》等,都屬于這壹類。
當時文人創作,已有不少以邊塞爲主題的樂府詩,蕭綱也有壹些這類作品,如《從軍行》、《隴西行》、《雁門太守行》、《度關山》等,在某些寫作技巧上,開了唐人邊塞詩的先河。他的詠物詩,寫得也還輕巧,雖然輕細不足道,但這樣的題材對後世也有壹定影響。
蕭綱的文學主張,在當時也具有代表意義。他既反對質直懦鈍,又反對浮疏闡緩(《與湘東王書》),正面提出"立身先須謹重,文章且須放蕩"(《誡當陽公大心書》),和蕭繹主張的"情靈搖蕩"互爲呼應。《南史·梁簡文帝紀》記其有文集100卷,其他著作600余卷。存世的作品,經明代張溥輯爲《梁簡文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精醫,著有《沐浴經》三卷、《如意方》十卷,均佚。
元帝蕭繹(552-554)
蕭繹,508年生,554年逝世,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南朝梁畫家,即梁元帝。字世誠,小名七符。武帝蕭衍第七子。生眇壹目,既長好學,博涉技術。初封湘東王,承聖元年(552)即帝位,魏將于謹陷江陵,繹出降被殺。
繹技巧是多方面的,善繪佛面、鹿鶴及景物寫生,以及善畫外國人物形象。嘗畫《聖僧像》,蕭衍爲之題識。又畫《宣尼像》,並自書贊。時人謂之“三絕”。出任荊州刺史時繪《蕃客入朝圖》,描寫25國使者不同的相貌與服飾。唐代張彥遠疑《職貢圖》即是《蕃客入朝圖》。《職貢圖》卷,南朝,縱25厘米、橫198厘米,現藏中國曆史博物館。現所見《職貢圖》卷爲北宋熙甯年間的摹本。圖卷原畫描繪南朝梁代外國使者25人朝貢的形象。現已殘損,僅存12人,皆左向側身,身後楷書榜題,疏注國名及其山川、風俗、曆史及曆代交往情況、納貢物品等。列國使者自右至左爲:滑國、波斯、百濟、龜茲、倭國、狼牙修、鄧至、周古柯、呵跋檀、胡密丹、白題和末國等。壹些美術家認爲,宋人此卷即據蕭繹的《職貢圖》摹繪。(據《古觀錄》卷十壹、《石渠寶笈初編》21卷三十二記載。)此卷當時尚存25國使,圖後有贊壹則,並有宋熙甯年間蘇頌題記,元康裏巎巎和王余慶題跋。此卷清初爲梁清標收藏,後入清宮,曾被溥儀攜至東北,流散殘損,凡其它十三國使及卷後題記贊跋俱佚。
敬帝蕭方智(555-558)
南朝梁敬帝蕭方智(543年—558年),爲南朝梁的末代皇帝,梁元帝蕭繹的第九子,字慧相。549年,蕭方智被封爲興梁侯;552年被封爲晉安王,553年被封爲江州刺史。
當梁元帝在江陵被殺之時,555年陳霸先、王僧辯擁立蕭方智以太宰承制于建康,但是之後北齊將貞陽侯蕭淵明送回之後,王僧辯又擁立蕭淵明爲皇帝,于是陳霸先誅殺王僧辯。557年,蕭方智禅位與陳霸先,南朝梁滅亡。
陳霸先封蕭方智爲江陰王,後蕭方智于558年去世。
閺帝蕭淵明(555-556)
南朝梁梁闵帝蕭淵明(?年—556年),字靖通,爲蕭懿之子,梁武帝蕭衍之姪。
蕭淵明最早封貞陽侯,後擔任豫州刺史;在侯景背叛東魏投降南梁之時,蕭衍命蕭淵明與侯景北伐攻打東魏,結果蕭淵明兵敗被俘。後在西魏攻陷江陵殺害梁元帝時,北齊文宣帝高洋與上黨王高渙便於555年送回蕭淵明,准備讓蕭淵明成爲北齊支持的傀儡皇帝,並且得到了王僧辯的支持;蕭淵明於是即帝位,改年號爲天成。不久後陳霸先誅王僧辯,並且廢蕭淵明,改立蕭方智爲皇帝。
之後,北齊要求南梁送回蕭淵明,陳霸先也准備將蕭淵明送還北齊。但還沒有出發蕭淵明便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