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成語詞典/一些成語的由來



“學富五車”與“才高八斗”


  形容一個人知識淵博,才學高深,人們往往愛用“學富五車”和“才高八斗”來讚譽。那麼“學識”怎能用“車”來載,“才高”怎能用“鬥”來量呢?原來這裏面都有典故。


  “五車”出自《莊子·天下》篇:“惠施有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說的是戰國人惠施方術甚多,卻雜亂不純,而且言而不當。所謂“其書五車”是指他的藏書豐富,古時在未發明紙張之前,書都是用竹簡製成的,每片上刻有字,串編起來就成了書。當時的五車書雖與現在的五車書不可等量齊觀,但也可謂“飽學之士”了。


  “八鬥”是南朝謝靈運稱頌三國魏詩人曹植時用的比喻。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獨佔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見無名氏《釋常談》)看來,謝靈運對自己的才學也是相當自負的。以後,人們便把“才高八斗”這個成語喻作文才高超的人。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在《可歎》詩中寫道:“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即曹植)八鬥才。”在這裏,詩人借用了“才高八斗”這個典故。


羊腸小徑


  一般用“羊腸小徑”來形容細小而盤曲的險道,語出於《淮南子·兵略訓》:“硤(同“峽”)路津關,大山名塞,龍蛇蟠,卻笠居(卻笠:倒覆的斗笠,形容一種險要的地形),羊腸道,發笱門(笱,捕魚器具,魚可人而不可出,形容地形險要),一人守隘而千人不敢過,此謂地勢。”但這裏為什麼要用“羊腸”而不用“馬腸”、 “牛腸”等來比喻呢?這有其一定的科學依據,就是要從生物學的學說去說明,即羊腸比其他動物的腸子特別細長的緣故。馬腸的長度相當於它體長的十二倍,牛腸的長度相當於它體長的二十倍,而羊的腸子比馬、牛的腸更細長,它的總長度達到了體長四十倍,而且尤為曲折。所以,用“羊腸”來比喻山路狹窄崎嶇是很形象而貼切的。


閉門羹


  “閉門”容易理解,但閉門何以與“羹”有關聯呢?羹字最初是指肉類,後來有以蔬菜為羹,羹便成普通膳食的通稱,進而對凡熬煮成有濃汁的食品稱為羹,如雞蛋羹、赤豆羹、蓮子羹。“閉門羹”始出唐代馮贄《雲仙雜記》:“宣城妓史鳳,待客有差等,最下者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這說明,不願與人相見時,就以羹待客而婉拒,客人見了羹也就心領神會而自動告退了。可見當時作“羹”待客是作為拒見之意。現在說的閉門羹,則是只取拒絕之意,只有閉門而沒有羹了。


有眼不識泰山


  不少人認為,“有眼不識泰山”的泰山是山東境內的一座名山,一些詞典也是這樣解釋的。對此,有些人表示懷疑。於是,不少人專門查閱了古籍資料,找到了答案。原來泰山是魯班的弟子,由於他總是別出心裁,結果惹怒了魯班,被攆出了“班門”。事過一年,魯班在集市上看到有人面前擺著精巧的竹制傢俱出賣。他萬萬沒有想到,這竹制傢俱竟是被他開除的徒弟泰山所制。魯班自愧弗如,慨然歎道:“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這條記載,準確地道出了成語的真正內涵。


東南西北


  古人憑藉自然景象辨認四方,並創造了東南西北等方位字。


  東:日在木中,意思為旭日初升。旭日初升的地方就是東方。

  南:“南”字的外框,是“木”字的變形。“羊”,指向的意思。即草木承受南面充足的陽光,枝葉就長得繁茂。所以,向陽處就是南方。


  西:“西”字古形是鳥在巢上。即太陽西沉而鳥歸巢棲息。“鳥歸巢”就成了方位字“西”。


  北:古代寫成兩人相背。宮室多坐北朝南,背面就是北面,北(背)也就成了北方的“北”。


東 西


  人們為什麼只說買“東西”,而不說賣“南北”呢?


  傳說,我國宋代有一位著名的理學家朱熹,一天在路上行走,正巧碰上朋友盛溫如手提菜籃上街。朱熹問道:“你到哪里去?”盛溫如說:“買東西。”朱熹又問:“難道不能說買‘南北’嗎?”盛溫如根據“五行” (金、木、水、火、土)與東、西、南、北、中相配的道理,解釋道:“東方屬木,西方屬金。凡屬木屬金的,籃子裝得下。但是,南方屬火,北方屬水,籃子是裝不了水火類的。”


  所以,後來人們只說是買“東西”,而不說買“南北”。


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


  傳說姜太公封了諸神後,各神甚為滿意。·唯獨姜太公的老婆掃帚星沒有封到神,整日噦噦嗦嗦,爭著要封神。


  一日,姜太公的老婆又在告“枕頭狀”了。太公聽後,大為不悅,隨口訓道:“一個婦道人家,整日爭名奪利,嘰哩咕嚕的,活像個窮神。”誰知掃帚星一聽,高興得不得了,當即跳下床來,以為太公封她為神了,就到處遊說,自鳴得意。哪曉得,老百姓卻把她恨得要死,因為她走到哪里,哪里就窮,就是原來富的地方,也因有了她的到來而變窮了。


  有位耿直的人將此情秉呈太公,太公大為驚訝,立即召集諸神,親筆書下:“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以鎮掃帚星的淫威。從此以後,人們為了避窮神、圖忌諱,就在門上、屋內貼上“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字條,以杜窮神為害,此事一直沿襲至今。


依樣畫葫蘆


  北宋初年,有個翰林學士叫陶谷,在宋太祖趙匡胤身邊擔任起草各種文告的工作。時間一長,他自以為有功,便向宋太祖討個高官做。誰知宋太祖卻說:“翰林學士起草文告,無非是參照前人的舊本,其間不過換幾個字句,充其量不過照葫蘆畫瓢而已,談不上有什麼貢獻。”陶穀深感失望,一氣之下就作詩自嘲,其中有這樣兩句: “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從此以後,“依樣畫葫蘆”就作為一句熟語,流傳在人們的口頭筆下。常用來比喻模仿別人,毫無創見。


莫須有


  秦檜殺害了岳飛,韓世忠問他:“你說嶽飛謀反,證據在哪里?”秦檜回答:“其事體莫須有。”世忠就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字獄。


  “莫須有”如果解釋作“不須有、必須有”,都是錯誤的。“莫須”二字為宋朝人口頭常談,近以“或者”、“恐怕”的意思。如劉克莊《雜記》說:“方今人才,……若就士大夫中求如(寇)准、 (李)綱、 (陳)康伯輩,莫須有人。”“莫須有人”即:“或者還有人”。


  秦檜說的“其事體莫須有”,用現代語翻譯出來,就是:“這件事恐怕是有的吧。”這句話充分暴露了秦檜的專橫跋扈。


狗咬呂洞賓


  傳說中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其實是唐朝末年一個科場失意,棄儒取道的儒生。


  呂洞賓有個同鄉好友叫苟杳。苟杳父母雙亡,孤身一人。呂洞賓見他度日困難,就和他結拜成兄弟,並請到自己家居住。他希望苟杳苦心讀書,將來好有個出頭之日。苟杳十分感激,牢記呂洞賓的話,整日刻苦讀書。


  有一天,呂洞賓家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他見苟杳一表人才,讀書用功,就對呂洞賓講他想把他的妹妹許給苟杳。呂洞賓怕誤了苟杳的前程,就婉言推託了。但苟杳得知後卻動了心,可因自己吃住都靠呂洞賓,而呂洞賓又推託了此事,自己又有什麼辦法。呂洞賓知道了苟杳的意思後,就對他說:“林家小姐才貌雙全,早有所聞,你既然想娶,我也不阻擋,不過成親之後,我要先陪娘子住三天。”苟杳聽後不覺一愣,但思前想後,還是咬著牙答應了。


  婚喜之日,一切儀式都進行完了。掌燈時分,因有前諾,苟杳將新娘引進洞房後就躲開了,洞房裏就剩下新娘一人。這時,呂洞賓走進洞房,也不說話只管坐到桌前燈下,埋頭讀書。開始新娘見新郎如此用功讀書,好喜歡。可等到半夜還是如此,實在無奈,自己只好和衣而睡。天明醒來,“丈夫”早已不見。又是兩夜,都是這樣。林小姐暗自傷心落淚,不知新郎為何這樣。


  三夜過後,苟杳踏進了新房,他見娘子正淚滿香腮,連忙上前賠禮。新娘只管低頭哭著說:“郎君為何三夜不共床同眠,只是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這一問,問得苟杳目瞪口呆,好半天才醒悟過來,雙腳一跺,仰天大笑道:“原來哥哥怕我貪歡,忘了讀書,就用此法激勵我,可用心也太狠了些!”接著就把這事對新娘前前後後地說了一遍。從此,苟杳刺股懸樑,奮發攻讀,京城應試,果然金榜題名做了大官。爾後,苟杳夫婦便與呂洞賓一家灑淚而別,赴任去了。


  過了八九年,有一天呂洞賓家不慎失火,除人外,一切都化為灰燼。為生活所迫,呂洞賓只好沿路乞討,來到苟杳府上請求幫助。苟杳聽後便對呂洞賓說: “一切敬請放心,小弟自有妥善安排。”一晃過了十天,除了每日盛筵招待,苟杳根本不談如何幫助呂洞賓之事。又過了一些日子還是如此。呂洞賓疑心苟杳不肯相幫。又過了幾天,呂洞賓實在憋不住了,便提出要回家,可苟杳只是勸他再享幾天清福。呂洞賓忿忿地說:有福你享好了。說完揚長而去。


  身無分文的呂洞賓只好再沿路乞討,返回家鄉。在路上,遇有一人同情他的處境,給了他一些銀子,才使他早日到家。可到了村裏,卻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有個鄰居告訴他:你家已蓋起了新房搬到村東去了。呂洞賓來到村東的新房裏,見妻子正全身披孝,撫著一口棺材在嚎嚎大哭。他大吃一驚,怔了半天,才輕輕叫了一聲娘子。娘子扭身一看,驚恐萬狀,疑是鬼怪,經呂洞賓解釋後才信。


  呂洞賓問明妻子後,氣得把棺材砸開了,只見裏面全是金銀財寶,上面還放著一封信,取出一看,上面寫道:“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呂洞賓看完,如夢初醒,深悔自己不識好人,錯怪了苟杳,他苦笑了一聲說道:“賢弟,你這一幫,可幫得我好狠啊!”


  自此,狗咬(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就在民間傳開了。


關于“成語詞典/一些成語的由來”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