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世界之謎/專家破解樂山大佛受“生物侵害”之謎
【標題】:專家破解樂山大佛受“生物侵害”之謎
【內容】:四川樂山大佛1200來年飽受風吹、酸雨、水漬的危害,風化日趨嚴重。但鮮為人知的是,“生物侵害”也是樂山大佛傷痕累累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科學家目前正在加強對樂山大佛“生物侵害”項目的研究,並初步提出了防治生物侵害要按地衣、菌類、蕨類和高等植物進行綜合防治。 這項研究是由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官家發、何開澤、楊萬勤等科研人員共同進行的。他們的研究目標首先是對樂山大佛生物侵害的現狀作出科學系統的評價,再探明侵害樂山大佛的生物種類及其對大佛危害的過程,填補相關領域的研究空白,最後開發生物侵害的防治技術,並為其他類似的石質文物保護提供示範。 岩石風化一向是威脅樂山大佛等石質文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它包括物理風化、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3種基本類型。目前,有關石質文物的物理和化學風化過程、影響因素以及監測手段等已受到文物保護工作者的廣泛重視,但迄今為止,有關石質文物的生物風化及其侵害研究工作,在國內外都極少。 生物風化對樂山大佛的侵害多種多樣。例如細菌、真菌和地衣等微生物,通常以群落等形式覆蓋在佛體岩石的表面,由於它們能分泌使岩石風化的腐蝕劑,所以加速了大佛的風化。地衣和蕨類還能分泌各種酸性物質,對岩石的風化作用也有明顯影響。草類、攀援性植物等高等植物的根系穿透能力很強,它們的種子發芽、幼苗定居和生長過程對岩石的破壞作用也很強,而且對佛體的光照條件、透氣、透水性能都產生了影響。 據樂山市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黃學謙介紹,目前對樂山大佛的保護,只能是定期採用人工、機械等技術措施,清除佛體表面及周邊岩石上的地衣、苔蘚和禾草類生物,並進行修補,這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岩石風化問題。由於樂山大佛處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又雕刻在容易風化的紅砂岩上,極易受到各種生物的侵蝕和破壞,並且其侵害已相當嚴重。但由於缺乏樂山大佛岩石生物風化的系統科學研究,目前還很難提出一套現成的適合於佛體保護的生物防治技術措施。 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這些附著在大佛表面的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新陳代謝與風化的關係等,通過採用現代科技方法對侵害進行定量研究,以便找出它們對佛體岩石進行侵害的原因。為此,科學家們必須先進行大量系統而深入的基礎研究,在探明諸如危害大佛的生物種類、危害產生的科學機制等基本問題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研製、開發行之有效的生物侵害防治技術。
【序號】: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