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世界之最/世界之謎/恐龍滅絕之謎



【標題】:恐龍滅絕之謎

【內容】:我們人類,已在地球上生活了二三百萬年,這段歷史應當說不算短了。可是與恐龍的生存年相比較,那還只是一瞬間。  在中生代,地球曾經是一個恐龍主宰的世界,無論是平原森林還是沼澤,到處都可以看到恐龍的身影。它們在地球上一共生存了一億三千多萬年,可是,不知為什麼,後來恐龍竟然絕滅了,一個不剩地、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了。這實在是一樁千古疑案。  一百多年來,不知有多少科學家試圖揭開恐龍斷子絕孫的秘密,但總是不能自圓其說。隨著自然科學中許多學科的相互滲透,近年來又出現了一些新的關於恐龍絕滅的說法。  有的科學家認為恐龍的滅絕是由於氣候變冷。在白堊紀末期六千五百萬年前,整個地球發生了廣泛性寒冷,日溫差增大,冷熱季節交替明顯。使習慣熱帶環境生活的恐龍,不能像蛇、晰蜴那樣進行冬眠,又不像毛皮動物那樣躲進山洞裏避寒。恐龍是熱血動物,沒有禦寒的外表和生理機能,因而無法抵抗和適應寒冷的襲擊,最後被大自然毫不留情地消滅了。  有的科學家斷言恐龍滅絕是地殼運動的結果,大約在七千萬年前,地球發生了一次強烈的地殼運動,使一些盆地隆起,淺丘開始出現,因而造成水枯林竭:同時海底變化,海平面下降300多米,亞洲、北美洲之間的陸地開始連接起來,大量動物遷移到恐龍棲息處,使食物供應發生困難,以至恐龍處於“斷糧”地步,在嚴重的饑餓中逐漸死亡。  也有的科學家提出恐龍的滅絕是星球碰撞爆炸引起年。在白堊紀後期,有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小行星,猛烈與地球相撞。撞擊時速度為每小時約10萬公里,撞擊時揚起了驚人塵土,塵埃飄浮在大氣中,以至遮蔽了陽光,使地球上持續一段時間內一片黑暗,氣溫聚降,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植物枯萎,使“食物鏈”中斷,恐龍紛紛死去。  還有的科學家推測,恐龍是吃了有花植物中毒而遭到絕滅的。恐龍生活在中生代,植物界的蕨類、蘇鐵、銀杏、松、柏等裸子植物占統治地位,在這些植物中含有許多單寧酸,這些對恐龍並無損傷。但是,在一億二千萬年以前,最早有花植物出現了,這些有花植物組織內常常含有作用強烈的生物鹼,對恐龍的生理產生不利的影響,有的生物鹼——如馬錢子堿等具有很大的毒性,恐龍大量吞吃了生物鹼,毒素反應引起其嚴重的生理失調,導致死亡。  恐龍滅絕緣於種間競爭、種內競爭——這是另外一些科學家的認識。一種生物的活動,往往直接或間接地危害到另一種生物的生存,因而出現直接或間接的競爭,這種競爭為“種間競爭”。如肉食、獸與草食、獸之間的競爭。在恐龍時代,出現繁殖力極強、在腦發達的肉食類動物,它們大量偷吃恐龍下的蛋,因而導致恐龍斷子絕孫。(我國內蒙古、山東、廣東等地均發現有恐龍蛋化石。特別是粵北始興縣發現世界上目前數量最多,保存最好、分別為34、35枚一窩的恐龍蛋化石,併發現有恐龍化石群。)同種類生物為了生存,互相攻擊、吞噬為“種內競爭”。如霸王龍,是恐龍家族中的惡霸,它的頭就有1.5米長,血盆大口長有利劍般的牙齒,能隨意地吞噬其他草食性恐龍。恐龍有草食性和肉食性之分,有大小之分,大的長度達20多米,如在美國發現的恐龍長27米、中國四川發現的馬門溪龍長22米、重四五十噸;中國雲南祿半發現公雞大小的恐龍,重則以兩計。這種“一物降一物,弱肉強食”的現象,導致了恐龍的最終絕滅。  以上種種說法雖都有一定道理,但每一種說法又不能自圓其說,得不到科學界的完全肯定。如“恐龍吃了有花植物中毒而絕滅”,那麼空中的翼龍、水中的魚龍等,根本不吃陸地上的有花植物,為什麼與其他恐龍同時絕滅呢?而鴨嘴龍、角龍等類群則在有花植物出現後反而更加繁盛了呢?總之,這些生物進化史上的奧秘,至今還沒有完全被揭。

【序號】:33

關于“世界之最/世界之謎/恐龍滅絕之謎”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