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世界歷史/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國位于亞洲西南部,東界伊朗,南鄰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西連約旦和敘利亞,北接土耳其。面積438446平方公裏。人口1500萬(1985),其中阿拉伯人占79%,庫爾德人占20%,其余爲土耳其人、亞述人、亞美尼亞人、伊朗人和猶太人。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約占60%),少數人信奉基督教或猶太教。官方語言爲阿拉伯語,庫爾德地區官方語言爲庫爾德語,通用英語。首都巴格達。

  古代的伊拉克

  伊拉克地處世界古代文明搖籃之壹的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壹地區土地肥沃,物産豐富,又當東、西交通要道,自古就是各民族角逐之地。公元前3000~前2500年,美索不達米亞南部蘇美爾地區出現了壹些奴隸制城邦國家。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曾爲西亞各國采用。公元前19世紀中葉阿摩利人建立的古巴比倫王國、公元前 8世紀亞述人建立的亞述帝國和公元前7世紀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倫王國,創造了輝煌的文化,數學和天文學達到很高水平,對古代希臘文化産生過影響。公元前 538年,波斯人攻入兩河流域,滅新巴比倫王國。公元前331~330年,馬其頓的亞曆山大大帝占領巴比倫和波斯。此後,伊拉克先後由亞曆山大帝國分裂後的塞琉西王國、波斯的帕提亞帝國和薩珊王朝統治。公元5世紀伊拉克進入封建社會。7世紀30年代伊拉克被阿拉伯人占領。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時期(661~750),伊拉克爲帝國的壹個行省;阿拔斯王朝時期(750~ 1258),帝國首都遷至巴格達,伊拉克成爲帝國的中心。當時的巴格達,商賈雲集,人才荟萃,對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對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占領巴格達。1258年蒙古人又攻陷巴格達,滅阿拔斯王朝,建立王朝'" class=link>伊兒王朝。14世紀30年代以後,伊兒王朝陷于分裂,伊拉克處于蒙古系的哲拉伊兒王朝(1336~1411)統治之下15~16世紀,伊拉克爲帖木兒帝國的壹部分。16世紀初,成爲伊朗薩非王朝的領地。

  土耳其人統治下的伊拉克

  1639年伊拉克淪爲奧斯曼帝國屬地。此後,伊拉克人民舉行了多次反對土耳其人統治的起義,其中幼發拉底河下遊的孟塔菲克部落聯盟曾給土耳其沈重打擊。19世紀末葉至20世紀初,英德在伊拉克的利益沖突日益激化。

  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伊拉克成爲英、土軍隊的戰場 。爲了鼓動阿拉伯人反對土耳其,英國壹面答應麥加謝裏夫侯賽因·伊本·阿裏戰後在“肥沃新月”地帶和阿拉伯半島建立獨立的阿拉伯國家,壹面與法國秘密簽訂了瓜分這壹地區的賽克斯-皮科協定。1917~1918年英軍占領伊拉克。

  英國委任統治時期的伊拉克

  1920年4月聖雷莫會議把伊拉克劃歸英國委任統治。英國在伊拉克推行壹整套殖民政策,英國商品壟斷了伊拉克市場,英國資本控制了伊拉克石油開采權同年9月伊拉克爆發全國規模的大起義,給英國以沈重打擊(見伊拉克起義)。

  1921年 8月英國把麥加謝裏夫侯賽因伊本阿裏的兒子費薩爾扶上伊拉克王位稱壹世(1921~1933在位),成立伊拉克王國,企圖借此緩和伊拉克人民的反英情緒。1922年10月,英國和伊拉克簽訂爲期20年的英伊條約該條約確認了英國在伊拉克的統治地位。1930年 6月懾于伊拉克民族解放運動的迅猛發展,英國又與伊拉克簽訂壹項爲期25年的英國-伊拉克同盟條約,表面上承認了伊拉克的獨立。1932年,英國結束了對伊拉克的委任統治,伊拉克加入國際聯盟。30年代伊拉克人民多次掀起廢除《英伊同盟條約》的民族獨立運動。1941年 5月底,英軍粉碎了親德分子拉希德·阿裏·蓋拉尼發動的政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伊拉克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50年代末期,迅速壯大的伊拉克民族民主力量與帝國主義及其在伊拉克的代理人的鬥爭日益激烈,許多愛國者遭到殘酷鎮壓。努裏·賽義德政府(1930~1958)繼續執行親英、美政策。1955年和土耳其簽訂了互助合作公約,即《巴格達條約》。1958年 7月14日,以阿蔔杜勒·卡裏姆·卡塞姆爲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費薩爾王朝,宣布成立伊拉克共和國,由卡塞姆任總理(見伊拉克革命)。1959年3月24日,伊拉克退出巴格達條約組織(見中央條約組織)和英鎊區。

  1963年2月8日阿拉伯複興社會黨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卡塞姆政權,成立全國革命指導委員會,任命黨外人士阿蔔杜勒·薩拉姆·穆罕默德·阿裏夫爲總統,複興社會黨軍官艾哈邁德·哈桑·貝克爾爲總理。同年11月阿裏夫發動政變,奪取複興社會黨政權。1966年 4月阿裏夫因飛機失事身亡,由其兄阿蔔杜勒·拉赫曼·穆罕默德·阿裏夫繼任總統。1968年 7月17日,以貝克爾爲首的複興社會黨軍官聯合阿蔔杜勒·拉紮克·納伊夫爲首的青年軍官集團推翻阿蔔杜勒·拉赫曼·穆罕默德·阿裏夫,由貝克爾任總統,阿蔔杜勒·拉紮克·納伊夫任總理。7月30日納伊夫被免職,形成複興社會黨的壹黨政權。1979年7月貝克爾因病辭職,由薩達姆·侯賽因任總統。

  伊拉克石油資源豐富,國民收入主要靠石油。複興社會黨執政後,于1972~1975年,逐步將伊拉克石油公司等外國石油資本全面收歸國有。

  伊拉克政府對外奉行中立和不結盟政策1958年8月25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72年與蘇聯簽訂了爲期15年的伊拉克-蘇聯友好合作條約。伊拉克與伊朗長期存在界河和領土等爭端,雙方經常發生武裝沖突。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宣布廢除1975年達成的關于界河──阿拉伯河的《阿爾及爾協議》,並于22日出兵伊朗,兩伊戰爭爆發。1988年8月20日雙方停火。



伊拉克其他相關資訊

世界各地 國際區號 世界國旗 世界貨幣 世界歷史

關于“世界歷史/伊拉克”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