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埃及
古埃及
古埃及(Ancient Egypt),壹般指公元前32世紀左右至公元前343年波斯滅亡埃及這段時間內尼羅河下遊地區的埃及文明。古埃及是典型的水力帝國。
第壹王朝: 公元前3200~2850年。從美尼斯到卡,共有八位法老。
第二王朝: 公元前2850~2686年。從霍特普司克摩伊(Hotepseknemoui)到卡斯克摩 ,共有六位法老
古王國或孟斐斯帝國 (公元前2686~2181年)
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2613年。從納特裏克特—吉塞(Neteriknet-Djeser)到胡尼(Houni),共有五位國王。焦瑟統治時代是權力和勝利的開始,此時出現了以沙卡拉的階梯金字塔建築群爲代表的恢宏壯觀的石頭建築。該建築群的設計師、作家兼學者的伊姆荷泰普成爲史書上首批出現的偉人之壹。這壹時代是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君主制得以發展的時期,君主坐於孟斐斯,分派各省總督統治全國。
第四王朝:
公元前2613~2494年。從斯內夫盧(Snefrou)到斯克普斯卡夫(Skepseskaf),共有六或七位法老。
從金字塔的雄偉程度來判斷,斯奈夫魯、胡夫和哈爾夫的統治時期爲這個時代的頂峰。在達夏爾,梅頓和基薩修築的金字塔顯示出王朝的治國有方、經濟繁榮。
第五王朝:
公元前2494~2345年。從烏斯卡夫(Ouser)到烏納斯(Ounas),共有九位法老。最著名的是薩胡蕾(Sahoure)和吉德卡雷—伊塞西(Djedkare-Isesi)。
在第五王朝,「太陽崇拜意識」迅速發展,在沙卡拉的烏尼斯金字塔牆上刻著著名的金字塔銘文。
第六王朝:
公元前2345~2181年。從泰蒂(Teti)壹世到女王尼托克裏斯(Nitocris),共七位國王包括佩比壹世和活了上百歲的佩比(Pepi)二世。
雖然第六王朝文治武攻顯赫壹時,曾組織過遠至非洲南端的軍商遠征,但壹些省督不斷膨脹的全曆史中央集權的孟斐斯備受威脅,而引發了內亂。
第壹過渡時期 (公元前2181~1991年)
第七王朝:只統治了七十天。
第八王朝:公元前2181~2130年。共有八到二十七位法老,但名字無文獻可查。
第九王朝到第十王朝:北方 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六位法老,有三位名叫凱蒂。
第十壹王朝:南方 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三位法老。
蒙圖荷泰普二世在公元前2050年統壹全國,從此第十壹王朝的底比斯君主統治了整個埃及。這雖然使他們的故鄉底比斯城地位越來越重要,但仍然不足以取代孟斐斯。底比斯的統治者適時尚須來回旅行,並在十二王朝時在通往法尤姆的入口處修建了行宮,和諸如伊蒂—塔維的小城。王朝在不放棄底比斯的同時向北轉移權力中心,顯示出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逐漸恢複。
中王國或底比斯第壹帝國(公元前1991~1786年)
第十壹王朝末期:公元前2060~2000年。三位蒙圖霍特普法老,第壹位在公元前約2040年統壹埃及。
第十二王朝:公元前2000~1786年。七位法老名阿門埃瑪特(Amenhemat)或塞索斯特裏斯,最後壹位統治者是女王塞貝克內菲盧雷(Sebekneferoure)。
如同世界上其他國家壹樣,穩定總是和動亂是互相交替。各省分權勢力和其他曆史上至今仍然不明的勢力,毀滅了從第十二王朝傳續下來的底比斯政權,埃及分裂成許多的諸侯國。
第二過渡時期(公元前1786~1567年)
第十三到第十四王朝:公元前1786~1674年。約有四十位法老,其中有幾位名叫塞貝霍特普。壹些法老同時在法老的北部、中部、南部統治。從公元前1730年開始,這些國王只不過是西克索法老的封臣。
第十五到第十六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第十六王朝被稱爲「小西索克」王朝,只存於三角洲東部。「大西索克」王朝有五位法老,包括壹位基安(Khyan)和兩位阿拉比(Apopi)。
第十七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十位法老統治底比斯及周圍地區。他們是西索克的封臣。最後三位法老塔阿(Taa)壹世、二世和卡莫西斯(Kamosis),開始和北方的西索克人鬥爭。
新王國或底比斯第二王國(公元前1567~1085年)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567~1320年。從阿赫莫西斯(Ahmosis)到霍朗赫布,共有十四位君主,其中有四位圖特摩斯,四位阿門諾菲斯。王後阿謝普蘇、阿肯納吞(Akhenaton)和圖坦卡蒙,都屬於本王朝。
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320~1200年。九位拉美西斯王族法老,包括拉美西斯壹世、二世和塞蒂壹世、二世。
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200~1085年。十位君主,除了第壹位名叫賽特納克特(Sethnakht)之外,其余都叫拉美西斯。
第三過渡時期(公元前1085~715年)
第二十壹王朝:公元前1085~945年。在塔尼斯統治的有斯門代斯(Smendes),普蘇賽奈斯壹世和二世。在底比斯統治的有埃裏霍斯(Herihor)和皮納傑姆。
第二十二到第二十三王朝:公元前945~715年。共有十二位法老,包括有舍松契壹世到五世,奧索爾孔壹世到四世,塔克羅特壹世到三世。
第二十四王朝:公元前 727~715年。特夫納克特(Tefnakht)建於薩伊斯。他的繼承者是波科裏斯(Bocchoris)。
伊索比亞和波斯的複興 (公元前747~404年)
第二十五王朝:公元前747~664年。皮安基(Piankhi)、夏巴卡(Chabaka)和塔哈爾卡的伊索比亞王朝。庫西特人居住在努比亞和今日的蘇丹,數世紀以來由於埃及的統治和文化輸出,他們壹直浸潤在埃及的文化中,終於在派依的領導下征服了埃及。這些南方來的法老使埃及恢複了原來的統壹和強大。
第二十六王朝:公元前664~525的薩伊斯王朝。有普薩美蒂克壹世到三世、內沙奧(Nechao)、阿普裏埃斯(Apries)和阿瑪西斯。
第二十七王朝:公元前525~404年。有波斯的法老岡比斯、大流士(Darius)、薛西斯(Xerxes)和阿爾塔薛西斯(Artaxerxes)。波斯帝國的征服,使埃及成了波斯的壹個省。
埃及末期王朝(公元前404~343年)
第二十八王朝:公元前404~399年。只有壹位法老,他名叫阿米爾泰(Amyrtee)。
第二十九王朝:公元前399~380年的孟斐斯王朝。有五位君主,包括兩位納菲裏蒂斯(Nepheritis)、普薩裏蒂斯(Psammouthix)和阿科裏斯(Achorus)。
第三十王朝:公元前380~343年。納克塔內波壹世創建於塞本尼托斯(Sebennytos)。另外二位法老爲納塔內波二世和提奧斯(Teos)。在那克塔內波壹世和二世執政期間,埃及的獨立運動到達了顛峰,但埃及仍然只是波斯和希臘爭奪的中心,成爲了戰略和經濟的要地。
波斯人的第二次統治(公元前343~332年)
三位波斯君主統治埃及,有阿爾塔薛西斯三世、阿爾塞斯(Arses)和大流士三世。
托勒密的埃及(公元前330~30年)
統治埃及的是說希臘話的法老托勒密壹世到十五世,及他們的妻子,克麗歐佩脫拉和阿爾西諾埃(Arsinoe)。
羅馬和拜占庭的埃及(公元前30~公元639年)
公元前三十年,屋大維(Octave)征服埃及。不過公元前五十九年開始,埃及其實已經是羅馬的保護國。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占領埃及。
埃及
具有悠久曆史和古老文化。埃及爲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壹。早在公元前3100年,由南方的美尼斯統壹了上埃及和下埃及,建立第壹個奴隸制王朝。這時埃及文化已趨于成熟,開始使用象形文字,開創法老專制政治。曆代王朝陸續建造了壹批稱爲世界奇迹的金字塔以及獅身人面像和大量雕像。公元前七到前壹世紀曾先後被亞述、波斯和羅馬帝國征服。公元四到七世紀被並入拜占庭帝國。640年阿拉伯人侵入埃及,埃及先後淪爲倭馬亞和阿拔斯王朝的壹個省。後阿拉伯人雖多次更朝換代,但埃及的被統治地位依舊,且接受了伊斯蘭教。1517年土耳其人入侵,又淪爲奧斯曼帝國的行省。1798年法國拿破侖壹世入侵,統治了3年。1882年英軍占領埃及,成爲英國的殖民地,但名義上仍屬奧斯曼帝國。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宣布埃及爲英的“保護國”。由于埃及人民的抵抗,英國于1922年2月28日宣布埃及爲獨立國家,但保留對國防、外交、少數民族等問題的處置權。
1952年7月23日以納賽爾爲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法魯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導委員會”,掌握政權。1953年6月18日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國,M.納吉布出任第壹任總統兼總理。1954年11月納賽爾取代納吉布任總統。1956年納賽爾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並挫敗英、法、以聯合軍事幹預。1958年埃及與敘利亞合並爲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1年敘利亞發生政變,阿聯解體。1970年納賽爾病逝,薩達特繼任總統。1971年9月1日埃及改名爲阿拉伯埃及共和國。1981年10月6日薩達特遇刺身死,穆巴拉克當選總統。穆巴拉克對原來的政策逐步調整,強調國內安定,適當開放民主,與反對黨對話,同時加強社會治安,鎮壓制造恐怖活動的極端主義分子;重視發展民族經濟,實行開放性政策,積極吸引外資,堅持國營和私營企業並舉,注意改善人民生活。在外交方面重點改善同阿拉伯國家的關系。1990年10月12日,議長馬哈古蔔遇刺身亡,穆巴拉克當日宣布解散議會,並于11月舉行議會選舉,民族民主黨獲勝,繼續執政。1991年政府提出“把國內穩定放在首位”,有限度開放民主,緩和與反對黨的關系,堅決打擊制造恐怖活動、暴力事件、暗殺等罪行;經濟改革采取穩妥措施,注意照顧社會承受力。
埃及其他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