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約旦
約旦全稱約旦哈希姆王國(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是西南亞壹個君主立憲制阿拉伯國家。北與敘利亞接壤,東部和南部與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爲鄰,西部是以色列。面積爲 96188平方公裏(包括約旦河西岸)。人口327.7萬人(1985年,包括約旦河西岸70萬人),大部分是阿拉伯人。9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通用英語。首都安曼。
約旦原是巴勒斯坦的壹部分(見巴勒斯坦曆史)。1516年被土耳其人占領,屬奧斯曼帝國的大馬士革省。1920年,聖雷莫會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劃爲英國的委任統治地。同年 7月,法軍占領大馬士革。11月漢志王侯賽因的次子阿蔔杜拉·伊本·侯賽因奉其父之命,率軍到敘利亞企圖收複失地,駐紮在安曼,遂成爲該地區壹支強大的軍事力量。1921年英國以約旦河爲界,把巴勒斯坦分爲兩部分,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稱外約旦。英國承認阿蔔杜拉爲外約旦的統治者,阿蔔杜拉則承認英國的委任統治權。1923年外約旦成爲英國委任統治下的壹個半獨立的埃米爾國。英國完全控制了外約旦的政治和經濟。外約旦的阿拉伯軍團由英國人指揮,王室的費用由英國政府資助,外交事務由英國總督掌管。1928年英國迫使外約旦接受爲期20年的“英約協定”,使英國對外約旦的統治合法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外約旦人民反對英國委任統治的鬥爭迅速發展。1946年 3月22日,外約旦同英國簽訂倫敦條約,廢除了英國的委任統治,英國承認外約旦的獨立,但保留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特權。同年 5月25日,阿蔔杜拉登極爲王(1946~1951在位),改國名爲外約旦哈希姆王國由于倫敦條約遭到人民的反對,1948年又簽訂英約同盟條約。條約規定成立聯合防務委員會,英國在外約旦有駐軍和使用基地的權利。同年5月,第1次中東戰爭爆發在戰爭過程中,外約旦部隊占領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決議劃歸巴勒斯坦人的約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地區和耶路撒冷舊城。1950年4月,外約旦宣布把該地區納入本國版圖,國名改稱約旦哈希姆王國。1951年7月20日,約旦國王阿蔔杜拉在耶路撒冷被暗殺,王儲塔拉勒·伊本·阿蔔杜拉繼位。1952年1月頒布新憲法,規定立法權屬議會和國王。1952年8月,約旦議會廢黜親美的塔拉勒,立其長子侯賽因·伊本·塔拉勒爲國王(1953年5月2日加冕)。侯賽因繼位後,在國內采取壹些改革措施,執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在人民運動的推動下,侯賽因于1956年 1月宣布約旦拒絕參加任何軍事集團,3月初解除了英國人J.B.格拉布的約旦陸軍參謀長和阿拉伯軍團司令的職務。1957年 3月,約旦政府廢除《英約同盟條約》。 7月英軍全部撤出約旦。從此,約旦走向獨立發展的道路。1958年2月,約旦與伊拉克組成“阿拉伯聯邦”。同年7月伊拉克爆發革命後,聯邦解散。
約旦是阿拉伯國家聯盟創始國之壹,奉行中立與不結盟的外交政策。1967年以色列發動第3次中東戰爭,占領約旦河西岸。1970年9月~1971年7月,約旦軍隊與駐在約旦的巴勒斯坦遊擊隊發生武裝沖突。1973年爆發第4次中東戰爭,約旦派出軍隊赴敘利亞參戰。1977年4月7日與中國建交。
近年來,約旦政府致力于民族經濟的發展,取得重要成就。文化教育事業有很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1984年國民生産總值爲46.7億美元,1985年人均收入1825美元。
約旦其他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