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元帝系
元帝系
(1)元太祖成吉思汗(GenghisKhan,1206-1227) 拖雷監國(1227-1229)
中文名稱: 成吉思汗
又名: 元太祖 鐵木真
性別: 男
所屬年代: 元
民族: 蒙古族
生卒年: 1162-122
成吉思汗[元太祖],鐵木真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1206-1227),蒙古國的創建者。蒙古乞顔部人,姓孛兒只斤,名鐵木真(1162-1227),貴族也速該之子。九歲時,父被塔塔兒人毒死,部衆離散。成年後,先後依附克烈部主王罕、劄答蘭部主劄木合,逐漸招集舊部,稱汗建窩耳朵(宮帳)。後與劄木合分裂,爆發十三翼之戰。金承安元年(1196年),出兵協同金軍攻敗塔塔兒部,被金朝授予察兀忽魯(部長)。金泰和初年,與王罕聯軍擊敗劄木合的各部聯軍,乘勝滅塔塔兒部,降服弘吉刺部。隨後,攻滅克烈部、乃蠻部、統壹漠北草原。泰和六年(1206年),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舉行忽裏台(大聚會),即大汗位,號成吉思(意即大海,引伸爲偉大的意思),建蒙古國。此後,傾全力發動對外戰爭。元太祖四年(1209年),成吉思汗降服畏兀兒後,長驅圍攻西夏都城中興府(今甯夏銀川),夏襄宗納女求和。六年,大舉攻金,兵分三路,橫掃華北。九年,金宗室被迫南遷汴京(今河南開封)。次年,攻占中都(今北京)。十四年,率主力西征中亞,攻滅花刺子模。幾年間,陷兀提刺耳、不花刺、玉龍傑赤等城,將所占領土分封諸子統治。二十壹年,再攻西夏。次年,在西夏滅亡前夕,病死于六盤山。益聖武皇帝。成吉思汗死後,他的子孫繼續其武力擴張的政策,先後再發動兩次西征,又南下吞金滅宋,建立了壹個亘古未有、領土橫跨歐亞的大帝國。
1162~1227 即元太祖。蒙古開國大汗(1206~1227年在位)。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名鐵木真,蒙古族,孛兒只斤氏。
鐵木真出生于蒙古乞顔部貴族世家。六世祖海都、高祖敦必乃、曾祖葛不律寒及族曾祖俺巴孩等都曾是蒙古部的顯赫人物或首領;父也速該有拔都(勇士)稱號。時漠北高原有百余部落,互相攻戰。鐵木真降生時,適逢其父在作戰中俘獲塔塔兒部首領鐵木真,爲紀念是役武功,故取此名。
鐵木真9歲時,其父被塔塔兒部人毒死,部衆離散,隨寡母月倫艱難度日,曾被其他部落捉獲,險些遇害,憑其機敏逃脫。稍長,依附蒙古高原最強大的克烈部首領脫裏(後稱王汗),並尊之爲父,得以收聚其父舊部;又與劄答闌部首領劄木合結爲安答(義兄弟),逐步發展勢力。爲報複蔑兒乞部搶妻之仇,求王汗、劄木合出兵,合本部兵共數萬,突然襲擊蔑兒乞部,斬殺許多仇敵,奪回妻子。金大定末年,移營怯綠連河(今克魯倫河)上遊,獨立建帳,廣結盟友,選賢任能,寬厚待人,吸引許多蒙古部衆和乞顔氏貴族來投,被推爲可汗。
約在金大定末年或明昌初,劄木合反目爲仇,率13部聯軍3萬之衆來攻,鐵木真召集諸部兵3萬,分13翼(翼,意爲營或圈子)迎戰,失利退兵,史稱十三翼之戰。因鐵木真善于爭取人心,致劄木合部衆紛紛叛附,壯大了力量。承安元年(1196),與王汗壹起,配合金丞相完顔襄擊殺塔塔兒部部長以下多人,被金朝封授劄兀忽裏(部族官)。再與王汗聯兵,大敗正在會盟的哈答斤等11部聯軍。泰和元年(1201),率軍大破劄木合組織的松散聯盟。次年,遭乃蠻聯軍進攻,退入金邊牆內,大敗乃蠻聯軍于闊亦田(今哈拉哈河上遊)之野,乘勝攻滅塔塔兒四部。因勢力漸強,引起王汗嫉恨和敵視。三年,遭王汗突襲,敗走班朱尼河(今呼倫湖西南),以飲濁水與從者盟誓,共度難關。再轉移至合泐合(哈拉哈)河中遊, 收集潰散部衆4600(壹說2600)余騎,經過休整,逐漸恢複元氣。後偵悉王汗驕怠不備,夜襲王汗大營,大潰其衆。王汗只身敗逃,被乃蠻人捕殺,克烈部亡。四年,建怯薛(護衛軍)。不久,乘乃蠻首領太陽汗來攻,巧布疑陣,擒殺太陽汗,征服其部衆,迫哈答斤、朵魯班等部來降。至成吉思汗元年(1206),蒙古高原百余個大小部落先後敗亡,塔塔兒、克烈、蔑兒乞、乃蠻和蒙古五大部均統壹在鐵木真的旗幟下。鐵木真遂在斡難河(今鄂嫩河)之源舉行大聚會,建立也客·蒙古·兀魯思(大蒙古國),被尊爲成吉思汗(此號有“海洋”或“強大”的皇帝之義)。將怯薛擴充至萬人,稱大中軍。以兵民合壹的千戶制編組民衆,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命“四傑”博爾忽、博爾術、木華黎、赤老溫爲四怯薛長。
成吉思汗立國後,勢力益盛,開始對外發動大規模戰爭。經過二十余年的蒙夏戰爭,屢創夏軍主力,迫西夏國王乞降,削除金朝西北屏障,得以順利南下攻金。六年,親率大軍進攻金朝,開始了爲時24年的蒙金戰爭。首戰烏沙堡(今河北張北西北)獲捷;再戰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今懷安東南),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懷來(今屬河北)、缙山(今北京延慶),大敗金軍十余萬;還重創金軍于東京(今遼甯遼陽)、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關等地。後來不斷改變戰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遼西地區。九年三月,集兵中都(今北京)城下。料壹時難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獻岐國公主、金帛和馬匹,引兵退出居庸關。六月,以金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而“違約”爲藉口,乘金國人心浮動及憋軍嘩變降蒙之機,遣部將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軍,會合降蒙乣軍進攻中都,以圍城打援和招降之策,于次年五月克城。 爲適應攻城需要,成吉思汗采納部將建策,逐步建立了抱軍,攻城以抱石爲先。後來攻城作戰,壹次用抱即達數百座,迅即破城。同時,重視吸取各民族的先進技術,廣收工匠藝人,壹城即得數萬。隨後建立工匠軍,設廠冶鐵制造兵器。在通信聯絡上創建了“箭速傳騎”,日速數百裏,軍令傳遞和軍隊調遣速度增快。善于發揮騎兵之長,使蒙古騎兵疾如飙至,勁如山壓,有“蒙古旋風”之稱。
十二年,成吉思汗封木華黎爲太師、國王,指揮攻金戰爭,自率主力返回蒙古准備西征。次年,遣先鋒將領哲別滅西遼屈出律勢力,掃清西征障礙。十四年,以西域花刺子模國殺蒙古商人和使者爲由,以軍事擴張和擄掠財物爲目的,親率大軍約20萬分路西征。數年間先後攻破訛答刺(在今錫爾河中遊)、布哈拉及撒馬爾罕等地。遣哲別、速不台率軍追擊花刺子模國王摩诃末,迫其逃至寬田吉思海(今裏海)中小島(後病死)。再命哲別、速不台繼續西進,遠抵克裏米亞半島;自率壹軍追擊摩诃末之子劄蘭丁至申河(印度河)。十九年,班師返漠北。二十壹年,率軍10萬殲滅西夏軍主力(次年西夏滅亡)。成吉思汗正欲集中全力攻金,于二十二年七月十二(1227年8月25日)在六盤山下清水縣(今屬甘肅)病逝,年66歲。臨終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宋滅金。其子窩闊台和拖雷遵此遺策,于窩闊台汗六年(1234)滅亡金朝。
成吉思汗戎馬生涯近50年,施展雄才大略,依靠壹批能征善戰的將領和謀士,利用騎兵優勢,創造了震撼世界的業績。他善于治軍,創建和統帥的蒙古軍,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既善野戰,又能攻堅。在衆敵面前,善于利用矛盾,聯此擊彼,各個擊破;在戰法上,善于揚長避短,巧施詐術,避實擊虛,多路出擊,迂回突襲,速戰速決。重視以戰養戰。其軍事思想和指揮藝術,在世界軍事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2)元太宗窩闊台汗(1196-1241) 乃馬真監國(1241-1246)
中文名稱: 窩闊台
又名: 元太宗
性別: 男
所屬年代: 元代
民族: 蒙古族
生卒年: 1186-1241
窩闊台汗[元太宗]
窩闊台元太宗。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第三子。
1219年,指定爲汗位繼承人。1229-1241年在位。1225年封于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遊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壹帶,建斡爾朵于也迷裏城(今新疆額敏縣)。1229年被推舉爲大汗。次年,親伐金。1231年召開官山(今內蒙古九十九泉)會議,決定兵分三路進攻金。三年內占領陝西南部、河南北部以及淮西壹帶。
1234年冬聯合南宋攻蔡州,哀宗自缢,金亡。次年,發動蒙古軍第二次西征,征服羅斯公國。在位期間,制定蒙古地區值百抽壹的賦稅制,無水處挖井,遷牧民居住。設驿站,制定烏拉制(驿站服役),加強了蒙古本土與占領地區之間的聯系。1235年築蒙古首都哈刺和林城,建萬安宮。制定中原和西域的賦稅制度,令耶律楚材主持中原賦調,麻合沒的滑刺西迷主持西域賦調。爲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立中書省,以耶律楚材爲中書令,粘合重山爲左丞相,鎮海爲右丞相。置十路征收課稅使。始行交鈔。立燕京編修所和平陽經籍所。封孔子五十壹世孫元措爲衍聖公,修孔子廟,試諸路儒士,中選者除任本地議事官外,還得四千零三十人,免除他們的賦稅。爲加強蒙古統治階級的統治權,任命失吉忽禿忽爲中州斷事官,設治燕京(今北京),主治漢民。1238年,將中原課稅以二百二十萬兩賣給回回商人奧都刺合蠻,並命他爲提領諸路課稅所官,加重了中原人民的負擔。
1240年命張柔伐宋。次年死于行宮。在位十三年,壽五十六。
(3)元定宗貴由汗(1246-1248) 海迷失監國(1248-1251)
定宗,名貴由,太宗長子,母乃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時年43歲。
(4)元憲宗蒙哥汗(1251-1259)
中文名稱: 蒙哥
又名: 元憲宗
性別: 男
所屬年代: 元代
民族: 蒙古族
生卒年: 1209-1259
蒙哥汗[元憲宗]
蒙哥(1209-1259) 元憲宗。成吉思汗孫、托雷長子。
1251-1259年在位。即位前曾參加長子軍西征,活捉欽察首領八赤蠻,進攻俄羅斯等地。
1251年,被拔都擁立爲大汗。即位後,以忙哥撒兒爲斷事官;以孛魯合掌宣發號令、朝觐貢獻及內外聞奏諸事;以海雲掌佛教事;以道士李真常掌道教事;以帖哥 、闊闊術等掌帑藏;孛蘭合刺孫掌斡脫;阿忽察掌祭祀、醫巫、蔔筮;以只兒斡帶掌傳驿所需;以孛魯合掌必 赤寫發宣诏及諸色目官職。平息窩闊台孫失烈門、腦忽、忽禿黑三王之亂,處決了坐誘諸王爲亂者七十余人,把反對派的諸王、諸皇後分遷到各地,貴由的海迷失哈敦(皇後)和失烈門的母親合答合赤被處死。爲了加強法治,根除諸王、官吏特權,頒布诏書:凡朝廷及諸王濫發牌印、诏旨、宣令盡收之;諸王馳驿,只許乘三匹馬,遠行者不得超過四匹;諸王不得擅招民戶;諸官屬不得以朝觐爲名賦斂民財;民糧遠輸者,許于近倉輸之。停止了由壹千五百人修建哈刺和林的工程。設置燕京等處行尚書省、別失八裏等處行尚書省、阿姆河等處行尚書省等三個行省,分別由牙刺瓦赤、賽典赤、讷懷三人主事。
1252年,命其弟忽必烈經甘肅、四川至雲南,從背後攻打南宋。次年,忽必烈滅大理,招降吐蕃,占領了雲南和西藏。同年,令其弟旭烈兀西征,滅木刺夷、阿拉伯帝國。爲壹舉消滅南宋,
1258年命忽必烈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大將兀良合台攻潭州(今湖南長沙),親率大軍入四川。次年七月,在合州(今重慶合川)釣魚城戰鬥中壹說中流矢致死,壹說城下病死。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九年。帝剛明雄毅,沈斷而寡言,不樂燕飲,不好侈靡……太宗朝,群臣擅權,政出多門。至是,凡有诏旨,帝必親起草,更易數四,然後行之(《元史·憲宗本紀》)。蒙哥汗挽救了將要崩潰的大蒙古國。
(5)元世祖忽必烈(KublaiKhan1260-1294)
中文名稱: 忽必烈
又名: 元世祖
性別: 男
所屬年代: 元代
民族: 蒙古族
生卒年: 1265-1307
薛禅汗【元世祖】,忽必烈
元世祖,又稱薛禅汗。蒙哥汗弟。1260-1294年在位。
蒙哥汗即位後,把治理漠南地區權柄交給他。1256年在灤河上遊地建開平府。起用儒士,興辦屯田。1253年,奉命征雲南,次年滅大理而歸。
1259年,圍攻鄂州(湖北武昌)時,得蒙哥汗死訊,與宋賈似道講和,率軍北還。次年在開平即汗位,建元中統。立中書省,以王文統爲平章政事,張文謙爲左丞。立十路宣撫司。同年五月,其幼弟阿裏布哥聯合漠北、中亞諸王即汗位于哈刺和林。經過五年的汗位爭奪戰,忽必烈最終得利。
1264年,遷都燕京,改稱大都(今北京)。1271年,改國名爲元。發動滅宋戰爭,1279年取勝,統壹全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統壹的多民族國家。在中央設總政務的中書省、秉兵柄的樞密院、司黜陟的禦史台、管西藏軍民之政的宣政院。地方最高行政機關爲行省。漢族地區,以漢法治理,制定了相應的典章制度。爲了加強對漢族的思想控制,提倡程朱理學。在蒙古地區保留原有的政治、軍事制度和法律。在吐蕃執行政教合壹制度,把治理吐蕃的權力交給了八思巴喇嘛。重農桑,發展工業、商業,設驿站,開運河,發展交通。創制國字(八思巴文),立國子監、國子學、蒙古字學。繼續執行宗教平等政策。對外開放,通過陸海兩路與歐亞非各國開展國際貿易,使東西方經濟、文化交往空前發展。鎮壓李松壽之亂,平息海都、乃顔、八刺等宗王反叛,鞏固了托雷家族的汗位。把全國各族分成四等,實行民族不平等的政策,制定以蒙古人充各路達魯花赤,漢人充總管,回回人充同知,永爲定制的用人制度,保障了蒙古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
1294年病故,在位三十五年,壽八十。
(6)元成宗鐵穆耳(1294-1307)
中文名稱: 鐵穆耳
又名: 元成宗
性別: 男
所屬年代: 元代
民族: 蒙古族
生卒年: 1294-1307
完澤笃汗【元成宗】,鐵穆爾
鐵穆耳(1265-1307)元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又稱完澤笃皇帝。世祖之孫、父皇太子真金,母徽仁裕聖皇後,弘吉烈氏。
1285年元朝太子真金去世。按照嫡長子繼位的傳統觀念,忽必烈把希望寄托在鐵穆耳身上,並派他統兵討伐叛王哈丹,接著又派他鎮守蒙古汗國故都哈刺和林(今蒙古國後杭愛省額爾德尼召北),掌管北方防務。在玉昔貼木兒請求之下,忽必烈將原來屬于真金的印玺皇太子寶授給鐵穆耳。
1294年忽必烈逝世。鐵穆耳在重臣伯顔、玉昔貼木兒的支持下,由宗室諸王會議推立爲帝。成宗即位後對中央人事未做大調整,繼續實行世祖末年的減免賦役、赈濟災民等寬大政策。1294年,成宗下诏減速免所在本年包銀、俸鈔,以及內郡地稅和江淮以南州縣當年的壹半夏稅。後來又多次下诏減免賦稅,其中規模較大的有1295年(元貞元年)下诏停止壹切非急需的工程營建,免除本年五月以前積欠的錢糧。1296年,要求權貴豪紳交納所隱匿的江南田租,以減輕小民負擔。1298年,因水旱成災,下诏減免受災郡縣當年田租的十分之三,受災嚴重地區全部減免,老弱殘疾及人丁稀少的民戶免除三年差稅。同時,停止了當年的壹切土木工程。第二年,成宗派使節巡視各地,了解民間疾苦。免除當年內郡包銀俸鈔和江南夏稅的十分之三。在減輕民衆負擔的同時,成宗三令五申要求地方官員鼓勵農桑,發展生産。
成宗壹即位就下诏罷征安南,寬宥其"抗命之罪,釋放了扣押的安南使節,開始著手緩和與周邊各國的關系,放棄了忽必烈動辄征戰,繼續擴張的政策。對待貴族官僚則采取恩威並施的方針。壹方面多次賞賜諸王、公主、驸馬,增加官員俸祿。壹方面厲行整頓吏治,約束權貴。例如,成宗即位的第二個月便下诏各道廉訪司及時追查轉運司官員欺隱奸詐的案子,以防止管財政的官員貪汙中飽。同年十月,要求中書省臣約束屬宮官,凡對公事敷衍塞責者處以笞刑。1295年七月,下诏告誡全體官吏,有再犯貪贓之罪者,罪加二等,從重處理。不久,又將對貪贓罪的處理改爲罪加三等。十二月,下诏禁止諸王擅自幹預地方行政。但這些舉措未能貫徹到底。1302年,江南朱清等貪汙賄賂案被揭發出來,牽連了壹大批官員,促使成宗再壹次下決心查處貪汙官員。1304年,成宗下令天下官員體恤民情,減省刑罰,免除災民差稅壹至三年不等。鑒于江南佃戶田租過重,在過去減過十分之三的基礎上再減十分之二,且永爲定例。同時開放山場、河泊、任民采捕。在對外關系方面,成宗拒絕大臣對日用兵的請求。在大德三年(1299年)派江浙釋教總統僧人甯壹山出使日本,恢複了兩國間的正常貿易和文化往來。但是,成宗後期曾壹度用兵西南。
1300年,成宗發兵兩萬出征八百媳婦國(今泰國北部、緬甸東北部,治京泰國清邁)。第二年,又因金齒(今中國雲南西部和緬甸臘戍壹帶)諸國阻擊元朝的征緬歸師,下诏計伐金齒諸國。後因出征八百媳婦國之元軍損失慘重,成宗才決心不再對西南用兵。也就在這時,成宗達成了與笃哇、察八兒等西北諸王的和解,延續幾十年的西北戰亂得以平息。
1307年正月初八,成宗去世。葬起辇谷,益曰成宗欽明廣孝皇帝。針對鐵穆耳之位,史書慣稱成宗守成。
(7)元武宗海山(1307-1311)
中文名稱: 海山
又名: 元武宗
性別: 男
所屬年代: 元
民族: 蒙古族
曲律汗【元武宗】,海山
海山(1281-1311)孛兒只斤海山,又稱曲律皇帝。武宗即位前多立戰功,受封懷甯王,賜金印。
1307年正月,元成宗鐵穆耳病逝。唯壹太子德壽早卒,儲位虛懸,元朝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爭奪帝位的沖突。當時,諸王之中以坐鎮和林的皇侄懷甯海山最具實力,又是支系最近的皇族。成宗皇後伯要真氏在中書左丞相阿忽台、平章八都馬章、賽典赤伯顔等人幫助下,企圖阻止海山南下爭位,擁伯要真氏垂簾聽政,安西王阿南達輔政,進而推阿南達爲帝。于是海山之母弘吉刺氏及海山之弟愛育黎拔力八達應召速返大都,將圖謀政變者賜死。五月,海山即位,是爲元武宗。
武宗即位後,大量更換了成宗晚年的宰執,並封皇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爲皇太子。同年下诏恢複尚書省,專管財政。因財政困難,武宗不得不暫停給諸王的賞賜。年底,又因開支過大,民貧歲歉,下诏省並佛事,停止壹些土木工程。
1308年正月初壹,下诏寬大處理關押在禦史台的貪官汙吏,僅以追贓革職之事。初九,因江浙六路大饑荒,饑民有46萬戶之多,下诏拍賣過去沒收的朱清等貪官的貨物,得錠30萬錠赈濟饑民。二月初五,中書省因再次財政困難上奏,說庫存不敷所出。請求暫借鈔本710余萬錠救急。同時請求不是急需的開支盡量縮減或緩辦。武宗壹方面答應,壹方面卻繼續大修華佛寺和行宮。
1309年八月,正式成立尚書省。九月初壹,頒行至大銀鈔,並在各路、府、州、縣設常平倉平抑物價,禁止私自買賣金銀和運金、銀、銅錢、綿絲和布帛出海。隨即撥至元鈔本百元錠以給國用,開鑄銅錢,將中書省宣敕、用人權劃歸尚書省。1310年正月,定稅課法。設立專門的征稅機構。
1311年正月,武宗去世。葬起辇谷,益曰武宗仁惠孝皇帝。五月,皇太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于大都,是爲仁宗。有些史籍將武宗和仁宗兄弟的相繼統治,稱作武仁授受。
(8)元仁宗愛育(1311-1320)
仁宗,名愛育黎拔力八達。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後利用儒家思想作爲統治工具,並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時年36歲。
(9)元英宗穎德八刺(1320-1323)
英宗,性奇渥溫,名碩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後進行革新政治。頗爲振作。執法嚴明。于1323年,宮廷政變被殺。時年21歲。
(10)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1323-1328)
泰定帝,名也孫鐵木兒,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孫,父甘麻拉。1323年被擁爲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于1328年,時年53歲。
(11)元明宗和世敕(1329)
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長子。在位八個月被毒死。時年30歲。
(12)元文宗圖帖睦爾(1328-1332)
文宗,名圖帖木爾,武宗次子。與擁立天順帝的倒刺沙進行內戰,勝利後即位。死于1332年,時年29歲。
(13)元甯宗懿璘質班(1332)
甯宗,名懿磷質班,元明宗次子。
(14)元順帝妥灌帖睦爾(1333-1370)
元惠宗(順帝)烏哈葛圖汗 奇幄溫.孛兒只斤.妥灌鐵木兒(1320-1370)
元明宗之子,元朝第十壹任皇帝。也是元朝全國統治中的最後壹任皇帝。
1333-1368年在位,在位期間,統治階級極其腐敗,王公官吏的暴虐誅求更厲害,再加以水旱災荒的嚴重,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發動武裝反抗。至正十壹年(1351年),爆發了以紅巾軍爲主的農民大起義,動搖了元代的統治。至正二十八年明軍攻克大都(今北京),他攜妃嫔、太子北逃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達來諾爾附近)。兩年後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