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前770年 -前476年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東周的壹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壹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阖闾、越王勾踐)。春秋時期之後是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曆史。現代的學者爲了方便起見,壹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爲止,稱爲“春秋時期”。
曆史
周平王遷都:
公元前770年,因爲內亂和犬戎入侵,周平王被迫將國都從鎬京遷至洛邑。因洛邑在鎬京之東,此後的周朝史稱東周。
周室衰微:
平王東遷以後,周室漸漸衰落,首先平王的外祖父申侯引犬戎攻入京師,害死幽王,申侯擁立平王,使平王有弑父之嫌,因而使周天子在諸侯間的威望下降,其次各諸侯國勢力逐漸強大,互相攻伐,最後平王東遷,使周室只有壹小塊小地盤,周王室因而衰微,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年),由于邊境問題與鄭國爭執,周桓王率軍討伐鄭國,鄭莊公不僅敢于領兵抗拒,而且打敗了王師,壹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說明周王的地位已經嚴重下降,只是還保存著天下共主的虛名罷了。
齊桓公稱霸:
前685年,齊桓公繼位,以管仲爲相,整頓國政,廢除井田制度,按土地的肥瘠,確定賦稅,設鹽、鐵官和鑄錢,增加財政收入,寓兵于農,將基層行政組織和軍事組織合爲壹體,增加了兵源和作戰能力,迅速成爲華夏各國中最富強的國家。然後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多次大會諸侯,幫助或幹涉其它國家,抗擊夷狄,終于在周僖王三年(前679)成爲霸主。周惠王二十壹年(前656),齊桓公帶領八個諸侯國的聯軍,以優勢兵力迫使楚國服從他,訂立了召陵之盟,成爲春秋五霸之首。自此,齊桓公建立了會盟霸主的制度。
宋楚之爭:
齊桓公死後,五公子奪位,齊國內亂不止。據說,齊桓公的五個兒子互相戰爭,箭矢射到了齊桓公的屍體上,都沒有人顧及。南方的楚國興起,消滅了其北方的幾個小國之後將矛頭指向中原。宋襄公以抵抗楚國進攻爲名試圖再次大會諸侯以成爲霸主,但宋國實力威望不足。宋襄公十五年(前638),宋楚兩軍交戰于泓水。楚軍渡河時宋大司馬子魚建議宋襄公“半渡擊之”,宋襄公稱趁敵渡河時攻擊是爲不仁不義拒絕建議;楚軍渡河後子魚建議趁楚軍列陣混亂之時攻擊,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義爲由拒絕。楚軍列陣完畢後發起攻擊,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傷重而死。楚國稱雄壹時,楚莊王成爲春秋第二位霸主。
晉國的強盛:
在北方的晉國,與周室同宗。晉獻公寵信愛姬,使國政大亂。前636年,晉獻公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出的軍隊護送下繼承晉國君位,是爲晉文公。他改革政治,發展經濟,整軍經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國,在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楚軍包圍宋國都城商丘。次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戰大敗楚軍,成爲霸主。
秦穆公稱霸西戎:
晉文公死後,秦穆公謀求向東方發展,被晉所阻。崤壹戰,秦全軍覆沒,轉而向西,吞並了壹些戎狄部族,稱霸西戎。
楚國問鼎中原:
楚國在城濮戰後,向東發展,滅了許多小國,勢力南到今雲南,北達黃河。楚莊王改革內政,平息暴亂,興修水利,國力更爲強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詢問祭天地的鼎的大小輕重,意在滅周自立,此即“問鼎”壹詞的來源。周定王十年(前597),楚與晉會戰于邲(今河南武陟東南),大勝。不久又進兵圍宋,晉人不敢去救,于是中原各小國紛紛歸向于楚,楚人稱霸中原。
晉楚大戰:
後來晉楚兩國再度爆發兩次大規模戰役(前576年的鄢陵之戰、前557年的湛阪之戰),雖皆以晉國獲勝收場,但楚國在中原地區仍與晉國保持勢均力敵的態勢。
弭兵會盟:
連續不斷的戰爭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也引起中小國家的厭倦,加以晉楚兩大國勢均力敵,誰都無法吃掉對方。于是由宋發起,于周簡王七年(前579)和周靈王二十六年(前546),舉行了兩次“弭兵”會盟,此後戰爭大大減少。
吳越雄霸東南:
當中原諸侯爭霸接近尾聲時,地處江浙的吳、越開始發展。吳王阖闾重用孫武、伍子婿等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吳王以伍子婿爲大將,統兵伐楚。吳軍攻進楚都郢,伍子婿爲父兄報仇,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吳軍揮師南進伐越。越王勾踐率兵迎戰,越大夫靈姑浮壹戈擊中阖闾,阖闾因傷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吳王夫差爲父報仇,興兵敗越。勾踐求和,賄賂吳臣伯嚭並送給吳王珍寶和美女西施,自己親自爲夫差牽馬。吳王拒絕了伍子婿聯齊滅越的建議,接受越國求和,轉兵向北進擊,大敗齊軍,成爲小霸。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 消滅吳國,夫差羞憤自殺。勾踐北上與齊晉會盟于徐,成爲最後壹個霸主。
三家分晉:
在晉文公回晉即位的時候,有不少隨從隨他回國,結果這些人漸漸在晉國成爲貴族,而晉國的國政亦落入這些貴族的手上。前455年,晉國貴族只余下智、趙、韓、魏四家。智氏出兵攻趙氏,並脅迫魏韓兩氏出兵。戰事持續兩年,後趙氏遊說魏韓兩家倒戈,滅智氏,瓜分智地並把持晉國國政。前438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晉幽公僅余绛、曲沃兩地。前403年周威烈王冊立韓趙魏三家爲侯國,即爲資治通鑒中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
統計:
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余次。
政治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實際上和壹個中等諸侯國地位相近。各國之間互相攻伐,戰爭持續不斷,小國被吞並。各國內部,卿大夫勢力強大,動亂時有發生,弑君現象屢見不鮮。《春秋》和《左傳》中記載的弑君事件達43起之多,主要集中在春秋前期,這也反映了西周東周交替時權力的急劇變化。
春秋時期,中國五等爵,大國稱公、侯,小國稱伯、子、男,而吳、越、楚、徐、巴、蜀、義渠皆蠻夷之邦,故不用中國之禮,自稱王。國君之下設諸卿,二卿、三卿或六卿,其中主持政務的稱正卿或上卿,楚國稱令尹,亦稱相,秦又曾稱庶長、不更。卿出征時爲三軍之將佐。卿之官職,有司徒、司馬、司空、司寇等,分掌民事.軍事、工事、法事。春秋初期,晉、楚等國開始在新兼並的地方設縣,或聚若幹小邑爲縣,或將私家之田分置縣。而在邊境地區則設郡。郡縣之間沒有隸屬關系,其長官由國君百接任命,只有少數作爲采邑賞給貴族。
經濟
春秋時期,鐵制農具開始普及,春秋時期除使用塊煉鐵外,還掌握了冶煉生鐵的先進技術。鐵器的使用使大規模開墾荒地成爲可能,促進了私田的發展,同時也爲手工業提供了銳利的工具,牛耕漸趨普遍起來,牛耕技術的發展,只有與鐵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發揮出它的功能。在青銅冶鑄方面發明了錯金、錯銀、嵌紅銅等新工藝。侯馬大批鑄造陶範的出土,顯示出這壹時期青銅冶鑄業和采礦業的規模很大、水平很高。春秋中期以後,各諸侯國已經大量使用貨幣。金屬貨幣的流通,促進了手工業、商業的發展。
春秋時期,鐵農具較多地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産力。許多荒地被開墾爲良田,耕作技術由粗放轉向精耕細作,農業産量大增。私田增加,井田制崩潰,土地關系向私有化發展。諸侯們不得不陸續實行改革,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田稅,自耕農的生産積極性高漲。由于戰爭的需要,馬的數量增多。中原地區的畜牧業則基本上變了農業的附庸,專門從事畜牧業生産的人很少。
春秋時期,青銅器上的雕镂紋飾趨向細致工整,造型輕巧靈便,出現了錯金銘文。存世的吳、越青銅劍,其冶鑄淬煉之精,合金技術之巧,外鍍之精良,花紋之鑄造,皆世所罕見。煮鹽、冶鐵、漆器等部門發展起來。鐵器主要爲手工業工具和農具。齊國的絲織品、楚國的漆器等水平很高。壹部分工匠成爲個體生産和經營者,聚居于城中的“肆”裏,邊生産邊銷售。被稱爲匠師之祖的公輸般“魯班”,就生活于春秋末年。鑄造金屬貨幣産生于春秋時期,晉國是最早鑄造和使用鑄幣的地區之壹。春秋後期,越國的谷價,每石最貴時六十錢,最賤時三十錢。
春秋時,産生了新的賦稅制度。魯宣公十五年(前594)實行初稅畝,國家根據土地面積向田主征收壹定的實物稅。這是古代田稅的開始。魯成公元年(前590),作丘甲,按土地面積征收壹定量的軍賦(甲),從而使稅和賦合而爲壹。春秋戰國之際,地稅的征收已很普遍。秦國于簡公七年(前408)實行“初稅禾”的實物地稅制度。戰國時,各國稅制不壹。秦國首先實行戶口登記制,並據以征收田地租稅和接人頭征收“頭會”(人口稅)。
文化
春秋戰國是中國文化大發展的時期,實現了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由蔔巫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爲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曆史轉型。在春秋這個轉型期,盡管夏商周以來的傳統觀念仍在人們心中起著巨大的作用,普遍地發生著影響。周天子及其諸侯政治權威的動搖與衰落,學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隨之而出現的學術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間等社會方方面面的變化,又引起了人們思想觀念的某種改變,這些變化正是春秋時期思想文化轉型得以實現的曆史條件。
宗教
春秋時期並沒有壹種廣泛流行的宗教,因爲道教是從漢代才開始出現的,佛教也是在西漢時起傳入中國的。不過,春秋時期也可能有壹些不太知名的原始宗教。
藝術
春秋時代的藝術,主要是青銅器上面的雕刻。著名的三足羊首鼎就是春秋時代的青銅藝術品。1923年,在新鄭市出土了大量春秋時代的青銅鼎、爵,和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相比之下工藝已經大大發展。青銅器上的紋飾也很講究。
科技
《墨子》壹書記述了類似秤的杠杆原理。這是最早的杠杆原理理論。
鐵器和牛耕在春秋時期得到推廣,推動了曆史的發展。
在天文學、物理學、醫學方面,春秋時期的中國在世界上處于領先水平。
形成于春秋戰國時的陰陽五行之說,將整個世界包括天文都納入五行體系。“天”不僅以天象,而且還以各種物象來顯示“天命”,因此,人們要以各種符應去體察“天命”,改變了以往用民心去體察天命的方法。這些符應顯示于“五德轉”。顯示于“五行之運”。天象的觀察不旦是用于國家政治,特別是異常天象。因爲事關“天命”。更是備受重視。春秋戰國時期,壹些精巧的醫療技術被發明並在臨床得到應用。《靈樞.四時汽》記載了中國醫學史上最早的腹腔穿刺術。
中國傳統農業在春秋時期才開始形成。春秋時期的人們發明了以前沒有的鐵犁铧、鐵鋤、連枷、石磨等新農具。
春秋時期的青銅器鑄造也是這壹時代的特征,以曾國和楚國、徐國的青銅器爲代表。
哲學思想
中華思想文化的源泉是《易》。作爲儒家六經之壹的《易經》,有很長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被後人稱爲河圖、洛書的東西,是燒灼蔔骨的表現,是遠古先民在長期生活和占蔔的實踐中感悟出的理性思維和形象思維互相串連、互相滲透的反映。相傳伏義氏將其歸納總結,對蓍草反覆排列,而畫爲八卦,將天地間萬物的現象都包括于其中,這是原始的易。後來,據說經過周文王的悉心鑽研,將其規範化、條理化,演繹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辭、爻辭,人稱《周易》。它以簡單的圖像和數字,以陰和陽的對立變化,來闡述紛纭繁複的社會現象,顯示成千上萬直至無窮的數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簡示繁,充滿變化的特點。其所以稱爲“易”,鄭玄解釋有三義:壹是簡,二是變易,三是不易。就是講萬物之理有變有不變,現象在不斷變化,而壹些最基本的原則又具不會變的,這就從客觀世界的辯證發展中抽象出了理論上十分豐富的樸素的辯證法。舊說到春秋後期,孔子對《周易》進行解釋和論說,完成十翼,即《易傳》。這樣,《周易》就發展成爲壹部內容博大精深的闡述宇宙變化的哲學著作。中華文明學術的起源很早,但是到了春秋時代才發展起來。這時的學術思想,可以說是中華文明的大黃金時代。中國人把這壹時期稱爲“諸子百家”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