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出國指南/挪威文化



【中文題名】:挪威文化

【外文提名】:culture

【分類號】:K953.3

【關鍵字】:文化

【相關人物】:

【相關事件】:

【內容提要】:挪威最早的文學作品是4世紀的古碑文。這些碑文具有押韻詩歌的雛型。8至9世紀原始公社解體,挪威開始流傳許多以神話和英雄事蹟為內容的民間詩歌。在北歐海盜時期,古挪威人向東、南、西三個方向遠航,進行海上掠奪和貿易,接觸到了異國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從挪威古代民間詩歌中可以看出基督教文化的影響。

     

     中世紀時挪威文學同冰島文學有密切的聯繫。冰島當時是挪威的屬地,居民大多是挪威的移民,兩國有共同的文字。這時挪威的文學作品(包括民間詩歌),有一部分是在冰島寫成,並通過從古挪威語演變而成的冰島語流傳至今。這時期主要的作品有北歐神話和傳說—“薩迦”。著名的神話詩集《艾達》于13世紀初成書,它敍述日爾曼部落向挪威移民時期的事件,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狀態。北歐傳說是中世紀挪威和冰島的另一主要文學形式,其中主要的是關於家族的傳說,它們一般採用敍事體寫成,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它的一個重要分支是“王室傳說”,代表作家是斯諾裏.斯圖魯松(1178—1241),他的《挪威王列傳》對文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挪威人最早的王室傳說是關於11世紀奧拉夫國王的故事,約寫於1150年以前。後來又有一位冰島人奉國王斯凡勒(13世紀初)之命撰寫了《斯凡勒的故事》。在斯凡勒當政時期,由教會主持編寫了挪威歷史。

     

     1350年挪威黑死病蔓延,人口死亡過半。1380年挪威被迫同丹麥結成聯盟,政治上失去了獨立,這時丹麥文成了挪威的正式文字。挪威文學於是進入一個持續幾個世紀的蕭條時期,它的文學傳統主要依靠民間文學才得以維延續下來。這個時期的民間文學具有多種形式,影響較為深遠。最有代表舊性的是關於山怪的傳說,富於神話色彩和童話特點,在挪威西部特別流行。它們反映了古挪威人的傳統和思想方法,其中有不少是關於智探山怪洞窟搭救被劫婦女的故事,直到今天仍為廣大挪威人民所喜愛。

     

     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文藝復興運動席捲歐洲,加速了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民族的覺醒。當時挪威最大城市貝根的一些學者以文學為武器,抨擊在挪威西部地區擁有極大勢力的漢薩同盟。他們的代表人物拜耶(1528—1575)用日記形式揭露漢薩同盟在貝根地區的胡作非為,表現了愛國主義精神,在當時北歐文學中居突出地位。

     

     從17世紀下半葉開始,挪威文學進入了一個丹、挪文學融合的時期。這一時期挪威的作家基本上用丹麥文寫作,產生了一些在丹、挪兩國都受歡迎的有影響的作家。例如丹麥作家恩蓋爾布萊茨達特在挪威很受尊重,她寫的讚美詩至今仍為挪威教堂所採用。這時著名的詩人達斯(1647—1707)被認為是挪威文學史上第一個具有持久影響的作家。稍後又有著名的劇作家霍爾堡(1684—1754),他雖是丹麥人,但出生在挪威的貝根。他創作了30多部劇本,被奉為丹麥和挪威戲劇的鼻祖,而且通過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等活動溝通了北歐文學同西歐文學之間的交流。

     

     18世紀,挪威的獨立傾向加強,啟蒙運動蓬勃開展,文學界也出現了新的局面,特別是許多居留丹麥的挪威作家和留學生在18世紀末建立了“挪威社”,積極宣傳並開展獨立的愛國主義的文學創作活動。

     

     1814年挪威脫離丹、挪聯盟,但又被迫同瑞典結盟,重新陷入附屬國地位。因此19世紀的挪威文學更強烈地反映出民族獨立的要求。韋格朗(1808—1845)是這一時期著名的作家,他的創作開始了挪威文學的復興。挪威的現代文學史以他的劇作《創造力、人和救世主》為開端。但他的主要文學成就在詩歌創作方面,被稱為挪威詩歌的先驅路他的作品的中心思想是爭取民族自由和發展獨立的挪威文化。在他以後,挪威文學中的浪漫主義才與啟蒙時期的傳統結合起來,從而開創了挪威文學史上的新時代。

     

     這一時期,浪漫主義派詩人、藝術家和學者通過發掘民間文學藝術寶庫而給挪威文學注入了新的血液。著名作家阿斯布約恩森(1812—1885)和穆(1813—1882)在挪威文學史上第一次系統地記載了許多民間傳說,並最先擺脫丹麥語的影響,完全用挪威本國口頭語言進行創作。作家奧森(1813—1896)又根據挪威各地的方言進一步創造了“新挪威語”,在文學創作上獲得廣泛的應用。這一時期著名女作家科萊特(1813—1895)寫的《總督的女兒》(1855)是挪威第一部社會小說。挪威文學史上享有盛名的文學巨匠易卜生(1828—1906)和比昂松(1832—1910),這時已寫出了不少劇本與詩歌,大多取材於挪威古代的傳說。

     

     19世紀下半葉,挪威社會發生了巨大變革,工業革命改變了挪威的經濟與社會結構,政治鬥爭加劇,農民和新興中產階級紛起反抗。在這一鬥爭中,作家大多站在進步力量方面。他們注意社會問題,發表了很多抨擊社會黑暗的現實主義作品,使挪威的文學創作進入了繁榮時期,湧現出了許多現實主義作家。大約從19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易蔔生和比昂松也轉而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使現實主義不斷深化。他們二人的主要作品都在這個時期寫成。他們同約納斯.李(1833—1908)和謝朗(1849—1906)並稱為挪威文壇“四傑”丶 1890年恩格斯曾經指出,最近20年來,挪威文學的繁榮,除了同時期的俄國以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與之相比。

     

     19世紀80年代充滿政治與文學的紛爭。自然主義開始抬頭。耶格爾的小說《放殤不霸的人》和克羅格的小說《阿爾布亭》引起了關於自由戀愛問題的論戰,兩部作品都被當局禁止。19世紀末,挪威文學中的反動傾向加劇,神秘主義和個人主義舊思想的影響加深,一些偉大作家也受到了影響。一度轟動文壇的名作家漢姆生(1859—1952)晚年甚至走上了同納粹德國佔領者合作的道路。

     

     1905年瑞、挪聯盟解體,挪威獲得獨立,文學中的現實主義傳統得到了恢復並有所發展。戲劇方面出現了格裏格(1902一1943)和尼爾森(1901—1929)等無產階級作家,他們的作品反映了工人的生活和革命鬥爭。在藝術技巧上,克羅格(1889—1962)繼承了易蔔生和海貝格的心理分析手法,格裏格則沿襲了比昂松的行動劇的傳統。這時小說創作也呈現了新的面貌,產生了揭露資本主義剝削和反映工人鬥爭的作品,其中以法爾克貝格(1879—1967)和烏普達爾(1878—1961)描寫礦工和建築工人鬥爭生活的小說較有名。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一些激進知識份子創辦了《破曉》雜誌,因而被稱為“破曉派”,主要代表人物是青年作家歐弗朗、胡爾和克羅格。他們同以方恩為代表的自由主義保守派和信奉宗教的作家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論戰。儘管他們的政治觀點不同,但在創作上他們都注重心理描寫。這個時期的小說創作主要有兩個流派,一是“鄉土文學”派,以挪威農村生活為題材。隨著工業的發展和農業經至濟的逐步解體,許多作家越發懷念田園生活,因而促進了“鄉土文學”的發展。另一派是受到現代心理學派影響的“心理文學””派,以描寫人物的心理狀態為主。突出的作品是女作家溫塞特的歷史小說《克裏斯汀.拉夫朗的女兒》(1920—1922),192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在德國法西斯佔領挪威期間和戰後的一個時期,出現了許多反法西斯主義的作品,如南森的《日復一日》和穆恩的《日記》等。小說方面,以埃文斯摩的敍事作品《西渡曆瞼記》影響較大。其他作家如海貝格、班.漢森、韋索斯、哈夫雷沃爾等也寫了不少這方面的作品。歐弗朗、格裏格、雷斯安德森和哈格魯普等,都以自已的詩歌為爭取自由作出了貢獻。韋索斯的小說《萌芽》(1940)和戰後創作的其他作品,把象徵主義同現實主義結合在一起,使挪威小說有了新的特色。博爾根同魯德、奈特勒奧斯、米克勒、克裏斯托夫等人的短篇小說在表現手法上也有創新。戰後的詩歌創作大體上沿用了傳統的詩歌語言。50年代,霍夫莫、佈雷克和布耶爾克等人繼續遵循和發展了現實主義。60年代產生了一批有才華的青年作家,如索爾斯塔、烏佈雷斯塔和延森等。60年代末則出現了“紀實主義”,表明挪威文學有了新發展。 1956年開始,挪威政府設立“文化基金”,對作家給予經濟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挪威文學創作的繁榮。

     挪威的早期戲劇不發達,而且很難和丹麥戲劇截然分開,因從1380年起,挪威實際上已淪為丹麥的附屬國。據記載,挪威教會於1562年在教堂裏上演過一部名叫《亞當的墮落》的戲劇。挪威最早的一位重要戲劇家是L.霍爾堡(1684—1754)他是挪威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文學家和歷史學家,生於貝根,早年就讀于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後成為丹麥文化名人。霍爾堡對阿裏斯托芬、普勞圖斯、泰倫提烏斯、莫里哀、義大利的即興喜劇很有研究。1721年,他出任哥本哈根丹麥劇院的導演,直到1728年劇院關閉為止。他的大部分戲劇是在這一時期寫成的,共有30多部,其中許多諷刺喜劇在當時北歐以及德國、法國和荷蘭都很流行。因此,霍爾堡被譽為挪威的莫里哀。H.韋格朗(1808—1845)被認為是挪威自霍爾堡以後的一個天才。他寫下許多論戰性作品,其民族主義思想對挪威戲劇有強烈影響。他的劇本有《辛克萊之死》(1828)、《卡姆貝爾一家》以及一些具有諷刺意義的鬧劇。

     

       19世紀後半期,挪威戲劇得到重大發展。它的代表作家是H.易蔔生和B.比昂松。他們都是在民族浪漫主義運動的影響下開始戲劇創作的。在他們從事戲劇工作以前,丹麥在挪威戲劇界還佔有統治地位,挪威沒有自己的劇院和演員。1851年,小提琴家歐勒.布林在貝根修建了第一所挪威劇院,並聘請易蔔生擔任劇院編導。易蔔生是真正的挪威民族戲劇的創始人,1851—1857年,他在貝根挪威劇院期間,研究戲劇藝術、選擇上演劇碼、訓練挪威演員,並根據挪威的神話和歷史寫了一系列民族浪漫主義戲劇。1857年,易蔔生從貝根到挪威首都克利斯蒂安尼亞的挪威劇院,擔任導演工作。他不僅為挪威戲劇寫下了最光輝的一頁,同時給整個歐洲戲劇藝術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B.比昂松(1832—1910)是19世紀下半期至20世紀初僅次於易蔔生的挪威戲劇家。他于易蔔生離職以後擔任貝根劇院的導演工作,後來又在克利斯蒂安尼亞劇院任導演,並創作劇本,為發展挪威的戲劇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易蔔生和比昂松的戲劇創作完全改變了挪威戲劇的落後面貌,而且使它走在歐洲各國戲劇藝術的最前列。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挪威戲劇界曾出現一批推崇易卜生的劇作家,但是他們的創作成就不大。值得注意的有劇作家兼導演G.海貝格。他是易蔔生和H.克羅格 (1889—1962)之間的一個承前啟後的戲劇家。192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 K.漢姆生(1859—1952)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劇作家,但他的主要創作成就是在小說方面。克羅格以社會問題劇聞名於世,他與易蔔生不同的是更加強調人物心理的描繪,這又比較接近海貝格。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20年間,易蔔生的現實主義傳統在挪威戲劇界一直受到普遍重視。後來,不少劇作家力圖突破這個傳統,創造新型戲劇,從而把挪威戲劇推向前進。1937年,著名的實驗劇作家N.格裏格(1902—1943)寫出一部史詩戲劇《失敗》,有的評論家認為該劇對B.布萊希特產生過直接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反映戰時生活的劇本有詩人T.韋薩斯(1897—1970)的《最後通牒》、《晨風》(1947),T.埃加言特爾(1886—1968)的《漫長的蜜月》(1949),H.海貝格(1904— )的《追悍會》(1946)等。描繪農村生活的戲劇有女詩人A.瓦婭(1889—1965)的 《第二十天》(1947)和《僧鐘》(1950)。T.埃加言特爾的《聖克利斯托夫》(1948)是一部現實主義戲劇,但也有表現主義的特徵。更多地接受表現主義影響的劇本有T.韋薩斯的《潔白的地方》(1946)和J.伯爾根的《冒險》(1949)。這些作品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生活作了無情的揭露,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們的消極情緒。荒誕戲劇不大受挪威觀眾和劇作家的歡迎,但伯爾根的《解放那一天》(1963)卻是一部荒誕戲劇。在1938年,他就寫過一部類似貝克特《等持文多》的劇本《我們等持的時候》。

     

       從50—60年代的最初幾年,挪威戲劇沒有重大發展。1965年,J.比耶恩波(1920—1977)將他的一部小說改編成音樂劇《祝賀生日》(1965),挪威戲劇又有了起色。繼之,他又寫了《愛鳥者》(1966)評論家們認為,他深受布萊希特的影響,但沒有達到布萊希特的思想高度。此外,F.卡爾林格(1925—)的《籠子》(1966)以象徵主義的表現手法,揭示了分清事物界限的重要性。G.約翰南森(1931— )的諷刺喜劇《卡珊多拉》(1967)也是比較著名的,主人公卡珊多拉竟成了審判上帝和撒旦之間訟事的法官。在青年劇作家當中,愛德華.霍姆(1949— )比較引人注目,劇作有《住在峽灣邊的婦女們》(1973)和《葛籣傳來的音樂》(1978)等。

     

       19世紀末挪威的劇院和演出事業也得到不斷發展。 1899年,首都奧斯陸的國家劇院建成,由比昂松的兒子比昂.比昂松(1859—1924)領導,在戲劇演出方面作出了顯著成績。到了20世紀,挪威的劇院逐漸增多,演出水準也在不斷提高。1948年,挪威成立了一個旅行劇團,它在傳播挪威的戲劇文化方面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首都奧斯陸,除了挪威國家劇院以外,著名的劇院還有挪威劇院和人民劇院。為了更好地培養戲劇藝術人才,挪威還于1953年建立了一所國立戲劇學校,開設有一套比較完整的戲劇專業課程。這些措施對於發展挪威的戲劇事業都具有重要意義。

     

       半個多世紀以來,,挪威的戲劇演出事業一直是在向前發展的。在演出劇碼中,易蔔生的作品始終佔有突出的地位。在一批導演當中G.克利斯滕森和G.貢德爾森都享有較高的聲譽。L.易蔔生、E.海貝格、O.伊塞尼和桑德爾蘭等人都是比較優秀的演員。他們都為挪威戲劇演出事業作出了各自的貢獻。

     1904年在克利斯蒂阿尼亞(奧斯陸)開設了挪威的第一家電影院,主要放映外國影片。1908年挪威攝製了第一部短故事片《漁人的艱險生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拍攝了一些娛樂性電影。1916年,作家和導演P.柳克.謝斯特創辦了克利斯蒂阿尼亞電影公司,拍攝了現實生活題材的影片《青春的心》、《冬夜》、《孤兒》、《引水員的女兒》。從1919年開始,各大中城市著手建立城市電影業聯合會,使權營影院市有化,同時兼管製片和發行業務。20年代挪威拍攝故事片很少,其中比較好的作品如導演R.布列斯丁的《棄兒安娜》(1920)、《結婚列車在哈當厄》(1926)和導演L.辛丁格的《新警務稅務代理人》(1926)、《山中奇遇》(1927)等。有些導演的作品在創作思想和塑造形像原則方面近似瑞典電影學派。20年代以來,挪威和丹麥建立了各種拍片的關係。丹麥導演C.T.德萊葉在挪威執導了影片《格隆斯達爾的未婚妻》(1925),導演G肖納沃伊特則執導了影片《巴爾德溫的婚禮》(1926評唱《萊拉》(1929)。

     

       30年代裏,由於工人運動的高漲,挪威電影的題材發生了變化,出現了描寫城市貧民,揭示尖銳的社會問題的作品。優秀的導演T.易蔔生根據O.布洛丁的作品拍攝了挪威第一部有聲電影故事片《大洗禮宴》(1931)。其後,其他導演也根據O.布洛丁的作品拍攝了影片,如《好人們》(1937,導演L.辛丁格)、《嬰兒》(1938,導演R.布列斯丁)、《可愛的馬林》(1940,導演K.赫格爾)。導演T.易卜生拍攝了心理描寫的影片《兩個生者與一個死者》(1937)之後,又拍攝了電影三部曲:《流浪漢》(1937)、《托列斯.斯涅爾傑沃德》(1940)和《包爾德森》(1939)這幾部作品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與挪威工人運動有緊密聯繫的導演U.德格爾的影片《北方破曉》(1939)、《山谷上空轟鳴》(1940)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德國法西斯佔領期間,設立了國家電影部,對電影生產進行嚴格的管制,強迫挪威電影工作者宣傳納粹思想,但大多數挪威電影創作和技術人員進行了抵制,或者只拍攝一些遠離當時生活的喜劇片。戰後,戰爭和抵抗運動的題材在挪威電影裏佔有重要位置。如《我們要活下去》(1946,導演U.德格爾)、《奔向英格蘭的逃亡者》(1946,導演T.桑紐)。導演T.維特—姆勒爾拍攝了再現挪威傘兵炸毀““重水””工廠經至過的影片《重水之戰》(1949),與法國導演J.德萊威合作)和描述被俘的船員們逃出後參加祖國解放鬥爭的影片《逃出達喀爾》

     

     (1951)這兩部影片利用大部分紀素影片,有很大的真實感,它們可以說是故事片和紀素片的獨具匠心的結合。參加這兩部影片拍攝的是曾經參加過上述兩次戰鬥的倖存者和一些職業演員。50年代導演N.P.默雷爾拍攝的反法西斯的影片《接觸》(1956)也運用了這個手法。在抵抗運動題材的影片中還有描述挪威愛國者支援被俘的南斯拉夫遊擊隊員的事蹟的《血腥的道路》(1955,導演K.貝格斯特洛姆和南斯拉夫導演R.諾瓦科維奇)和關於挪威醫務工作者營救一批猶太人兒童的影片《如此一個夜晚》(1958,導演S.馬特曼—莫)導演兼編劇A.斯庫恩的創作把挪威反映戰爭題材的影片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在他的影片《迫降》(1952)、《九條生命》(1957)、《包圍》1960)裏探討了英雄行為的精神根源,這期間反映挪威國內現代生活的作品有《克拉涅糖果店》(1951)、《一個不認識的人》(1952,導演A.辛寧格—仁森)、《白馬群》(1951,導演S.馬特曼—莫和H.尼爾森)和T.易蔔生執導的故事片《神秘的偶然事件》(1948)、《大與小》(1951)和《朋友們》(1959)。

     

       到了60年代,由於電視的發展,電影觀眾人數急劇減少。這時期攝製了一些品質不很高的娛樂片。國家增加了對影片生產的資助。出現了幾家新電影公司,並繼續拍攝了一些戰爭題材的影片,如《偉大的遊戲》(1967,導演K.包韋姆)、《曬焦的大地》(1969,導演K.安德森)。

     

       70—80年代,挪威電影界湧現出了新一代導演,P.廖克貝格執導了《出路》(1970),A.布列因執導了《強制》(1971)、《妻子們》(1975)、《捕獵女妖記》(1981),L.米克爾森執導了《我們》(1976)、《小伊達》(1981),V.廖克貝格執導了《啟示》(1977)、《聽使喚的女孩》(1981)。對現實生活問題發生興趣是青年導演們的共同特點。這些特點在P.貝爾格的《關著門的單間》(1970)、《員警之戰》(1974),P.布盧姆的《安東》(1973)、《媽媽的家》(1974),P.班格—漢森的《金絲鳥》(1973)等影片中都有反映。這一時期的喜劇片有《小貝尤爾森》(1974,導演J.久林格)、《最後的弗列克斯涅斯》(1974,導演B.赫爾拉森)。導演S.瓦姆和P.溫涅列德合作拍攝了很多影片,如《拉塞和蓋爾》(1971)、《沉默的多數》(1978)、《比夜更黑暗》(1979)、《生和死》(1980)等。根據文學作品改編的影片有《一個短工的血》(1978,導演E.蘇勒巴根)、《柳細》(1979,導演J.久林格)。70年代以後,兒童片有進一步發展,如《到耶誕節星星上旅行》(1976,導演O.索盧姆)、《柴貝林》(1981,導演L.格洛姆)、《愛說漂亮話的人》(1982,導演P.布盧姆)。

     

       挪威的紀錄片和科普片頗有成就。如攝製了《昆—季基》(1950,導演T.黑爾達)、《拉普蘭人亞基》(1957,導演P.休斯特)、《沖向狂風暴雨的人們》(1964,導演A.貝爾格)等。70—80年代拍攝的政論性紀錄片有《久塞達爾屬於誰》和《好!好!》(1978)等。40年代末,I.卡布里諾開始了木偶片的實驗工作,他成了斯堪的納維亞優秀美術電影工作者之一。他的木偶片《大獎》(1975)獲得很大成功。

     

       挪威于80年代初有10家電影公司,年產長故事片12部。諾爾斯克電影公司是挪威最大的電影生產廠家,挪威政府是該公司的主要的股東。1955年創立挪威電影研究所和國家電影博物館。特隆赫姆市的大學設有電影專業,培養電影創作人員。

     

       挪威每年在首都奧斯陸舉行一次挪威國際電影節。

     

     

     

     

     

     

     

     

     

     

【序號】:7862

關于“出國指南/挪威文化”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