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匏有苦葉


匏有苦葉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

有彌濟盈,有鷕稚鳴。濟盈不儒軌,稚鳴求其牡。

雝雝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仰否。人涉仰否,仰須我友。

全詩4章,共4句。該詩歌詠壹位年輕女子對情人的又喜悅、又焦躁等候的心情。全詩多種藝術手法兼用,既用賦體,也用比興。興中有賦.賦中有比,聲裏含情,鳥語傳意。

  • 匏(páo):葫蘆之類。苦:壹說苦味,壹說枯。意指葫蘆八月葉枯成熟,可以挖空作渡水工具。
  • 濟(jì):水名。涉:壹說涉水過河,壹說渡口。
  • 厲:帶。壹說解衣涉水,壹說拴葫蘆在腰泅渡。
  • 揭(qì):提起下衣渡水。
  • 彌(mí):大水茫茫。盈:滿。
  • 鷕(yǎo):雌山雞叫聲。
  • 不儒(rú):不,語詞;儒,沾濕。
  • 軌:車軸頭。
  • 牡:雄稚。
  • 雝雝(yōng):大雁叫聲和諧。
  • 旦:天大明。
  • 歸妻:娶妻。
  • 迨(dài):及,等到;乘時。
  • 泮(pàn):分,此處當反訓爲“合”。冰泮,指冰融化。
  • 招招:招喚之貌,壹說搖橹曲伸之貌。
  • 舟子:擺渡的船夫。
  • 人涉:他人要渡河。
  • 仰:(áng),代詞,表示“我”。
  • 否:不(渡河)。
  • 仰否:即我不渡河之意。
  • 須:等待。友:指愛侶。

葫蘆瓜有苦味葉,濟水邊有深渡口。深就垂衣緩緩過,淺就提裙快快走。

濟水茫茫漲得滿,岸叢野稚叫得歡。水漲車軸浸不到,野稚求偶鳴聲傳。

又聽嗈嗈大雁鳴,天剛黎明露晨曦。男子如果要娶妻,趁未結冰來迎娶。

船夫揮手頻招呼,別人渡河我不爭。別人渡河我不爭,我將戀人靜靜等。


詩壹開篇,“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正值炎熱的八月,葫蘆葉子發枯,內部已然成熟。濟水深處也得渡。,“深則厲,淺則揭。”要是水深,那就沒辦法,只能沾濕了裙角緩緩地過河;水淺的話,那就提起旃角步履輕盈地大步向前:簡簡單單六個字,恰切地寫出了女主人公的大膽、勇敢和聰慧。

“有彌濟盈,有鹭稚鳴。濟盈不儒軌,稚鳴求其牡。”濟水豐盈得仿佛要漫過岸邊壹樣,水面波光粼粼,陽光打在上面好似熒光千點。還好河水沒有漫過車軸,免去不少擔心,岸邊草叢裏的野雞叫得正歡,聲聲鳥鳴響徹渡口,看來它們是求偶心切。這壹章幾乎都是景物描寫,詩人將野稚與女主人公進行對比,突出她等待意中人歸來的焦急心情。

“雕雒鳴雁”壹句暗示此時此刻天空中劃過雁影,壹行大雁壹字排開邊鳴邊飛,女子暗自擔憂時光的飛逝,轉眼就到冬天,嘶鳴的大雁似乎都在催促著姑娘早日完成婚嫁。女子之所以有此擔憂是因爲在古代有壹個習俗,當冬天裏河水結冰的時候,就要停辦婚嫁之事。

“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天剛蒙蒙亮.旭日的光輝打在葉子的露珠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男子啊,妳如果想成婚,可壹定要趕在冰還未結之時啊:這壹段將女子的急切表現得淋漓盡致。

“招招舟子,人涉印否。”姑娘的等待沒有白費,萬頃碧波上出現了壹只擺渡船,那必定是遠方的歸客。女爲悅己者容,姑娘喜不自勝,恨不得用銅鏡照照此時的容貌,船夫似乎對女子的萬般焦急早有察覺,老遠就開始召喚:“有人嗎?快上船啊!”殊不知,這位姑娘並非要上船而是在等船。“不涉印否,印須我友。”聽到船夫的招呼,姑娘也焦急地解釋道:“我哪裏是要上船啊,我是在這等我朋友呢。”

結尾“印須我友”,女子用朋友來掩飾等待情人的真實目的,答得含蓄而巧妙,形象地表現出女子的嬌羞和矜持。

《匏有苦葉》通過情境、對話、神態描寫,生動再現了壹名在渡口等候情人的女子焦灼而又喜悅的心情。在短短的壹首小詩裏,有山有水,有人有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情景交融,渾然壹體。


關于“匏有苦葉”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