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四書


  四書又稱四子書,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合稱。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取《禮記》中的《中庸》《大學》兩篇文章單獨成書,與紀錄孔子言行的《論語》、記錄孟轲言行的《孟子》合爲“四書”。 四書的作者包括孔子、子思、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編撰時間間隔達壹千八百年。宋元以後,《大學》《中庸》成爲學校官定教科書和科舉考試必讀書,對古代漢族教育産生了極大的影響。

  它蘊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儒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其在漢族思想史上産生過深遠的影響。至今讀來,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義和啓迪價值,堪稱是源遠流長的漢族文化精華。

  “四書”中所含文章,實則八篇。其中,《論語》記載孔子及其主要門弟子的言行。《孟子》記述孟轲的言論。《大學》章句中之“大學”,在大學章句開頭明確指出:“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也就是說,“大學”是孔子所著。而“大學之章句”,在大學章句中明言是朱熹之語。《中庸》章句中之中庸,在中庸章句開頭也明確指出,中庸“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于書,以受孟子。”也就是說,《中庸》乃子思所著。而“中庸之章句”,在中庸章句中同樣明確注明爲朱熹之言。

  需要說明的是《大學》,雖然是“孔氏之遺書”,但並非孔子親手所著。朱熹在大學章句中講,“右經壹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四書的成書是集大成之作。其作書時間跨度達壹千八百年,作者先後有孔子及其弟子、子思、孟子及其弟子和程子、朱熹。書中作者之關系令初讀者難以理清。

  《論語序說》中介紹孔子,其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纥,母顔氏,以魯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歲十壹月,生孔子于魯昌平鄉陬邑。孔子卒,年七十三。《孟子序說》中介紹孟轲,其驺人也,授業子思之門人。論語序說和中庸章句講,子思,乃孔子之孫,伯魚之子;授業于曾子;傳道于孟子。曾子,孔子之門人,得孔子之真傳。程子和朱熹都是理學家,南宋之鴻儒。朱熹曾向程子學習儒學。

《大學》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壹篇,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傳爲孔子弟子曾參(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韓愈、李翺維護道統而推崇《大學》(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獎宣揚,甚至稱“《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再到南宋朱熹繼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並列,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壹。按朱熹和宋代另壹位著名學者程頤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入門讀物。所以,朱熹把它列爲“四書”之首。

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至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所謂誠其意者,勿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詩雲:瞻彼泣奧,綠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琴兮僴兮,赫兮咺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琴兮僴兮者詢栗也;赫兮咺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兮,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不能忘也。

詩雲:于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

太甲曰:顧是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俊德。皆自明也。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中庸》

《中庸》原來也是《禮記》中壹篇,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壹般認爲它出于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記·孔子世家》稱“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韓愈、李翺維護道統而推崇《中庸》(與《大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獎宣揚,甚至認爲《中庸》是“孔門傳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繼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大學》並列,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壹。從《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觀點來看,也大體上相同的。現存的《中庸》,已經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寫定于秦統壹全國後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學》,不是取正文開頭的兩個字爲題,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內容爲題了。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爲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原文: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迩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爲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 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爲人也,擇乎中庸,得壹善,則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爲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雲:“鸢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不可以爲道。《詩》雲:‘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爲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壹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造造爾!”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鹄,反求諸其身。”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

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子曰:“鬼神之爲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如此夫。”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爲聖人,尊爲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飨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 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子曰:“無憂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爲父,以武王爲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緒,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顯名,尊爲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飨之,子孫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斯禮也,達乎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爲 大夫,子爲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爲士,子爲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喪,達乎大夫。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壹也。”

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旅酬下爲上,所以逮賤也。燕毛,所以序齒也。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 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故爲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爲大;義者宜也。尊賢爲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 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壹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壹也。或安而行之, 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壹也。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凡爲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齊明盛服,非禮不動。 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 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廪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 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凡爲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壹也。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 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 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壹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唯天下至誠,爲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 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爲能化。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祯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著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爲貴。 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 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爲而成。天地之道,可壹言而盡也。其爲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壹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今夫山,壹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壹勺之多,及其不測, 鼋、鼍、蛟龍、魚鼈生焉,貨財殖焉。《詩》曰:“惟天之命,于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爲天也。“于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曰文王之所以爲文也,純亦不已。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然後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驕,爲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缪,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爲天下道,行而世爲天下法,言而世爲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詩》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于天下者。

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疇,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這所以爲大也。

唯天下至聖爲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

唯天下至誠,爲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詩》曰:“衣錦尚絅”,惡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面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詩》雲:“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詩》雲:“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于鈇钺。《詩》曰:“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詩》雲:“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詩》曰:“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


譯文


天所賦予人的東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來修養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離開的,可離開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也要小心謹慎,在無人聽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懼敬畏。隱蔽時也會被人發現,細微處也會昭著,因此君子在獨處時要慎重。喜怒哀樂的情緒沒有表露出來,這叫做中。表露出來但合幹法度,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爲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達到了中和,天地便各歸其位,萬物便生長發育了。

孔子說:“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小人的言行卻違反中庸。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因爲君子的言行時刻都不偏不倚。小人的言行違反中庸,因爲小人的言行無所顧忌、無所畏懼。”

孔子說:“中庸是最高的境界,人們很少能夠長期實行它。”

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被實行,我是知曉的啊:有智慧的人做得太過分,愚昧的人達不到它。中庸之道不能被發揚,我是知曉的啊:賢明的人做得太過分,不賢明的人達不到它。這就好像人沒有不吃飯的,但能夠品嘗滋味的人卻非常少。”

孔子說:“恐怕中庸之道是不能實施的了。”

孔子說:“舜是有大智慧啊!他喜歡詢問且喜歡審察那些淺近的話,他隱瞞別人的壞處,表揚別人的好處。他掌握好兩個極端,對人民使用折中的辦法,這就是爲何他被尊稱爲舜啊!”

孔子說:“人們都說‘我是有智慧的’,但他們被驅使而落入魚網、木籠和陷阱之中,卻不知道躲閃。人們都說‘我是有智慧的’,但他們選擇了中庸之道,卻不能堅持壹個月。”

孔子說:“顔回是這樣做人的,他選擇了中庸之道。得到壹條善理,他就牢牢記在心上而不失掉它。”

孔子說:“天下國家是可以公正治理的,爵位俸祿是可以辭掉的,利刃是可以踩上去的,只是中庸之道不容易實行。”

子路問什麽是強大。孔子說:“妳問的是南方的強大呢?還是北方的強大呢?或者是妳所認爲的強大?用寬容溫柔的態度去教化,對無理的行爲不施行報複,這是南方的強大,君子就屬于這類。頭枕武器、盔甲睡覺,死不反悔,這是北方的強大,強悍的人屬于這壹類。因此,君子要隨和但不隨波逐流,這才是真正的強大!獨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真正的強大!國家政治清明,不改變志向,這才是真正的強大!國家政治晦暗,至死不變節,這才是強大的!”

孔子說:“追求生僻的道理,行爲荒誕不經,後代對此會有所稱述,但我不這樣去做。君子依循中庸之道行事,半途而廢,而我是不會停止的。君子依靠中庸之道行事,雖然在世上聲迹少聞,不爲人知,但不後悔,只有聖人才能做到這壹點。”君子所奉行的道既廣大又精微。黎民百姓雖然愚昧但還是可以知道它的,但至于最高境界的道,即使聖人也有不知曉的地方。普通百姓雖然不賢明,但還是可以實行它,但至于最高境界的道,即使聖人也有不能做到的地方。天地如此之大,但人仍有不滿意的地方。因此,君子說的“大”,天下都載不起;君子說的“小”,天下都不能夠理解。《詩經》上說:“鸢在天空上飛翔,魚在深水處跳躍。”這是說君子的中庸之道在天地上下之間都是顯豁的。君子所奉行的道,發端于普通百姓,在達到最高境界時便彰著于天地之間。

孔子說:“中庸之道不遠離人。人去實行中庸之遭卻遠離了人,他就不是在實行中庸之道。《詩經》上說:‘砍伐斧柄,砍伐斧柄,斧柄制作的方法就在手邊。’手握斧柄伐木制斧柄,斜著眼審度兩者,仍然覺得相差太遠。所以,君子應以對待人的方式治理人,直到他們改正爲止。忠恕與道不遠,不願施于己身的,也不要施與別人。君子所奉行的道有四條,我孔丘壹條都做不到。對侍奉父親的兒子所要求的,我尚未做到;對侍奉國君的臣下所要求的,我尚未做到,對侍奉兄長的弟弟所要求的,我尚未做到;要求朋友做到的自己先做,我尚未做到。在日常德行的實施方面,在日常語言的慎重方面,我做得還不好,不敢不繼續努力,即使有做得完滿的地方也不敢把話說盡。言語要照顧到行爲,行爲要照顧到言語,君子怎麽能不笃實忠厚呢?君子安于目前的地位做他所應該做的事,不羨慕自己地位以外的東西。地位富貴,就做富貴人做的事;地位貧賤,就做貧賤人應該做的事,處在夷狄的地位上,就做夷狄應該做的事;處在患難的地位上,就做患難時應該做的事。如此,君子無處不感覺到悠然自得。居上位,不欺淩下級。在下位,不攀附上級。端正自己不苛求他人,這樣就沒有怨恨,對上不怨恨天命,對下不歸咎別人。所以,君子安于自己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來,小人則冒險求得本不應該獲取的東西。”

孔子說:“射箭的道理與君子的行爲有相似的地方:假如沒有射中靶子,就應反過來責求自己。實行君子的中庸之道,就好像是走遠路,必須從近處開始,就如同是登高,必須從低處開始。《詩經》上說:‘夫妻情投意合,協調有如琴瑟,兄弟和睦相處,快樂安順長久。家庭美滿,妻兒愉快。”

孔子說:“這樣父母是多舒暢啊!”

孔子說:“鬼神的功用真是宏大啊!看,看不到它;聽,聽不到它。它養育萬物,沒有壹種事物可以遺棄它。它使天下的人齋戒沐浴,身穿華麗的祭服,舉行祭祀典禮。它浩浩蕩蕩,好像在天之上,在人身旁。《詩經》上說:‘鬼神來到,不可揣測,不敢對它厭怠不敬啊!’從隱微到明顯,真誠的心意就是這樣隱藏不住啊。”

孔子說:“舜可是個最孝敬的人吧!有聖人的德行,有天子的尊貴地位,有普天下的財富。宗廟祭他,子孫維護他。因此,有崇高德行的人必然會獲得應有的地位,必然會獲得應有的俸祿,必然會獲得應有的名望,必定會獲得應有的爲命。因此,上天生育的萬物,必會因爲它們的資質而受到厚愛。所以,能夠栽培的就培養它們,而歪斜的就讓它們歪斜。《詩經》上說:‘快快樂樂的君子,美德盛明。讓上下都感受快樂,上天賜給他福祿。保佑他,任用他,上天這樣告誡。’因此,有偉大的德行的人壹定是受了天命的。”

孔子說:“恐怕只有周文王是個無憂無慮的人吧!王季是他的父親,周武王是他的兒子。他有父親開創事業,有兒子繼承事業。周武王繼續著大王、王季、文王未完成的功業,披挂戰衣,取得了天下。他沒有失去自己顯赫的名聲,獲得了天子的尊貴,獲得了普天下的財富。宗廟祭奉他,子孫維護他。武王年邁的時候才承受天命。周公成就了文王、武王的德業,追尊大王、王季爲王,用天子的禮制祭祀祖先。這種禮制壹直貫徹到諸侯、大夫、士和普通百姓。假如父親是大夫,兒子是士,父死就要按大夫的禮制安葬,按士的禮制祭祀。如果父親是士,兒子是大夫,父死就要按士的禮制安葬,按大夫的禮制祭祀,守喪壹年,通行到大夫;守喪三年,通行到天子。但給父母守喪本身沒有貴賤的區別,都是壹樣的。”

孔子說:“武王,周公真是最守孝道的人啊!守孝道的人,善于繼承先人的遺志,善于繼承先人未完的功業。在春秋兩季,修繕祖上廟宇,陳列祭祀器具,擺設祭祀服飾,貢獻應時的食品。宗廟祭祀的禮制,是要排列父子、長幼的順序。按官爵排列次序,就可以分辨出貴賤,按職位排列次序,就能分辨出賢與不賢;敬酒時晚輩先向長輩舉杯,這樣祖先的恩惠就會延及到晚輩,宴飲時按頭發的黑白次序坐,這樣就使老少有次序。站在應該站的位置上,行先王傳下的祭禮,演奏先王的音樂,尊敬先王所尊敬的,親愛先王所親愛的。侍奉死者如同侍奉活著的人,侍奉亡故的人如同侍奉現存的人,這是最高境界的孝啊。郊社祭禮。是用于侍奉上天的。廟宇的祭禮,是祭祀祖先的。明白了郊社的祭禮,大祭小祭的意義,治理國家就如同看手掌壹樣容易吧!”

魯哀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好政事。孔子說:“文王、武王的政令,都寫在木板竹簡上。像他們那樣有賢臣,政令就會得到貫徹施行,沒有賢臣,政令就會消失。以人立政,政治就會迅速清明,這就像用沃土植樹,樹木會迅速生長。這政事啊,就好像是蒲葦。因此,治理政事取決于賢臣,賢臣的獲得取決于明君的修德養性,修養德行取決于遵循天下的大道,遵循天下大道取決于仁愛之心。所謂仁,就是人,親愛親人是最大的仁。所謂義,就是相宜,尊重賢臣是最大的義。親愛親人時的親疏之分,尊重賢臣時的等級劃分,是從禮制中産生出來的。處在下位的人得不到上級的信任,人民就不可能治理好了。因此,君子不能不修德養性想要修德養性,不能不侍奉親人,想要侍奉親人,不能不知賢善用,想要知賢善用,不能不知道天理。”“普天下的大道有五種,實踐大道的美德有三種。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交往,這五項是天下的大道。智慧、仁愛、英勇這三者是天下的大德行。實踐大道的道理是同樣的。有的人生來就通曉大道,有的人通過學習才通曉大道,有的人經曆過困惑後才通曉大道;他們最終通曉大道,這是同樣的。有的人從容不迫地實行大道,有的人憑著利害關系去實行大道,有的人勉強去實行大道,最終成功的時候是壹樣的。”

孔子說:“喜愛學習就接近智慧了,盡力去實行就接近仁愛了,知曉羞恥就接近英勇了。知道這三點,就知道如何修養德行;知道怎樣修養德行,就知道怎樣治理人,知道怎樣治理人,就知道怎樣治理國家了。““治理天下國家大凡有九條准則,分別是修養德行、尊重賢人、親愛親族、敬重大臣、體貼衆臣、愛民如子、招集各種工匠、優待邊遠異族、安撫四方的諸侯。修養德行,大道就能夠順利實行。尊重賢人就不會被迷惑。親愛親族,父、兄、弟就不會抱怨。敬重大臣,處事就不會恍惚不定。體貼衆臣,士就會以重禮相報。愛民如子,百姓就會勤奮努力。招集各種工匠,財富用度就充足。優待邊遠異族,四方就會、歸順。安撫各諸侯,普天下就會敬畏。清心寡欲,服飾端正,無禮的事不做,這是修養德行的方法;摒棄讒言,遠離美色,輕視財物重視德行,這是勉勵賢人的方法;尊崇親族的地位,重賜他們俸祿,與親族有共同的愛和恨,這是盡力親愛親族的方法,爲大臣多設下官以供任用,這是鼓勵大臣的方法,以忠誠信實、最重俸祿相待,這是勉勵士的方法;根據節令使役,賦稅微薄,這是鼓勵百姓的方法,日日訪視,月月考查,贈送給他們的糧食與他們的工作相稱,這是鼓勵工匠的方法;盛情相迎,熱情相送,獎勵有才幹的,同情才幹不足的,這是優待邊遠異族的方法。承續中斷的家庭世系,複興沒落的國家,整治混亂,解救危難,定期朝見聘問,贈禮豐厚,納貢微薄,這是安撫諸侯的方法。

盡管治理天下國家共有這九條准則,但實行它們的道理是相同的。凡事有預謀就會成功,沒有預謀就會失敗。說話事先想好就不會語塞,做事事先想好就不會感到困難。行動之前事先想好就不會內心不安,法則事先想好就不會陷入絕境。

“在下位的人得不到上級的信任,百姓就治理不好。得到上級的信任是有途徑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上級的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途徑的,不順從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順從父母是有途徑的,自己心不誠就不能順從父母。心誠是有途徑的,不知曉善就不能心誠。誠實是上天的法則。做到誠實是人的法則。誠實,不必努力就能達到,不必思考就能獲得,從容不迫地達到天道法則,這就是聖人。做到誠實,就是選擇善並堅持做到它。”

“要廣泛地學習,仔細地詢問,審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實地實踐。要麽就不學,學了沒有學會就不中止。要麽就不問,問了還不明白就不中止。要麽就不思考,思考了不懂得就不中止。要麽就不辨別,辨別了不分明就不中止。要麽就不實行,實行了但不夠忠實就不中止。別人壹次能做的,我用百倍的工夫,別人十次能做的,我用千倍的工夫。如果真能這樣做,即便愚笨也會變得聰明,即使柔弱也會變得剛強。”

“由真誠達到通曉事理,這叫天性。由通曉事理達到真誠,這叫教化。真誠就會通曉事理,通曉事理就會真誠。只有天下最真誠的人才能充分發揮天賦的本性,能發揮天賦的本性才能發揮所有人的本性,能發揮所有人的本性才能充分發揮事物的本性,能夠發揮事物的本性才能幫助天地養育萬物,可以幫助天地養育萬物,才可以與天地並列。”

次壹等真誠的人從細微處人手。細微之處也能達到誠的境界,達到真誠就會表現出來,表現出來就會昭然著,昭然顯著就會光輝明亮,光輝明亮就會感動萬物,感萬物就會發生變革,發生變革就會感化人們。只有天下最真誠的人才能感化人們。最高境界的真誠可以預知未來。國家將要興盛,必定有吉祥的前兆;國家將要衰敗,必定有妖孽作怪。它呈現在蓍草龜甲上,體現在身體儀態上。禍福要來臨時:好事壹定會提前知道,不好的事也壹定提前知道。因此,最高境界的真誠如同神靈壹般。

“真誠,是自己成全自己。道,是自己引導自己。真誠貫穿萬物的始終,沒有真誠就沒有萬物。因此,君子把真誠看得非常珍貴。真誠,並不只是成全自己就完了,還要成全萬物。成全自己是仁義,成全萬物是智慧。這是發自本性的德行,是結合了內外的道,因此,適合在任何時候實行。”

“所以,最高境界的真誠是永不休止的。永不休止就會長久,長久就會有效驗,有效驗就會深遠無窮,深遠無窮就會博大深厚,博大深厚就會高大光明。博大深厚,能夠負載萬物;高大光明,可以覆蓋萬物;深遠無窮,可以生成萬物。博大深厚與地相配,高大光明與天相配,深遠長久可以無窮無盡。這樣,不表現也會顯著,不行動也有改變,不做也會成功。”

“天地的法則,可以用壹句話涵蓋:作爲物它純壹不二,因而它化生萬物就不可測度了。天地的法則,博大、深厚、高大、光明、滌遠、長久。現在來說天,(論小)它不過是壹小片光明,而它(的整體)無窮無盡,日月星辰懸挂在天上,覆蓋著萬物。現在來說地,(論小)它不過是壹小撮土,而它(的整體)廣大深厚,負載著華山不覺得重,收攏著江河湖海沒有泄,負載著萬物。現在來說山,(論小)這不過是壹小塊石頭,但它(整體)高峻厚重,草木生長在上面,飛禽走獸居住在上面,寶藏從裏面開發出來。現在來說水,(論小)它不過是壹小勺水,但它(的整體)深不可測,裏面生活著鼋鼍、蛟龍、魚鼈,繁殖著貨物財富。《詩經》上說:‘只有上天的定命,深遠不止。’這大概是說天之所以成爲天的原因。啊,難道不光明!文王的德行這麽純潔,這大概是說文王之所以被尊奉爲文王,是因爲他純壹,而且永無止境。”

“偉大啊,聖人的道。浩浩蕩蕩,生長發育萬物,與天壹樣高峻。充足而且偉大啊,三百條禮儀,三千條威儀,等待聖人出現後才能實施。因此說,如果達不到最高境界的道德,最高境界的道就不會成功。所以,君子應當尊奉德行,善學好問,達到寬廣博大的境界同時又深入到細微之處,達到極端的高明同時又遵循中庸之道。溫習過去所學習過的從而獲取新的認識,用樸實厚道的態度尊崇禮儀。這樣,在上位時不驕傲,在下位時不背棄。國家政治清明時力爭主張被接受采納,國家政治黑暗時以沈默保全自己。《詩經》上:‘既明達又聰慧,這樣才能保全自身’這句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孔子說:“愚蠢但又只憑主觀意圖行事,卑賤但又好獨斷專行,生活在現在這個時代,卻要恢複古代的做法,這樣的話,災難就要降臨在他身上了。”不是天子,就不議論禮制,不制定制度,不考核文字。現在普天下車轍統壹,文字統壹,倫理觀念統壹。雖然有天子的地位,但如果沒有天子的德行,就不要輕易制禮作樂,雖有天子的德行,但是如果沒有天子的地位,也不要輕易制禮作樂。”

孔子說:“我解說夏代的禮法,但杞國的文獻不足以驗證。我學習殷朝的禮法,僅僅有宋國保持著它。我學習周代的禮法,現在正實行著它,因此,我遵從周代的禮法。

“統治天下要做三件重要的事情,做好了就會減少損失。居于上位的人,品德雖好但沒有驗證,沒有驗證就不權威,不權威百姓就不會服從;居于下位的人,品德雖好,但不尊貴,不尊貴就不權威,不權威百姓就不服從。因此,君子的道,根本在自身,在黎民百姓那裏得到驗證,考查到三代先王不顯現出錯誤,樹立在天地之間沒有悖理的地方,蔔問鬼神沒有可疑的地方,等到百世以後聖人到來不感到困惑。蔔問鬼神沒有可疑的地方,這是了解了天,等到百世以後聖人到來不感到困惑,這是了解了人。因此,君子的舉動能世世代代成爲天下的法則,君子的行爲能世世代代成爲天下的法度,君子的言談能世世代代成爲天下的准則。離得遠使人仰慕,離得近也不讓人厭煩。《詩經》上說:‘在那裏無人厭惡,在這裏不遭人厭恨。幾乎是日夜操勞,這樣永遠保持大家的稱贊。’君子沒有不先做到這壹點就早已聞名于天下的。”

孔子遵循堯、舜的傳統,模仿文王、武王。上遵從天時變化,下符合地理位置,好像天地沒有什麽不能負載,沒有什麽不能覆蓋的,又好像四季的更替運行,日月交替光明,萬物同時生長發育互不傷害,天地的道同時運行而互不違背。小德如江河流行,大德敦厚化育,這就是天地之所以爲大的原因。

只有天下最高尚的聖人是聰明智慧的,能夠居上位臨下民,寬大爲懷,溫和柔順,能夠包容天下;奮發勇健,剛強堅毅,能夠決斷天下大事,威嚴莊重,忠誠正直,能夠博得人們的尊敬,條理清晰,詳細觀察,能夠分辨區別是非曲直。(聖人的德行)廣博深厚,時時會表現出來。廣博如天,深厚如淵,表現出來百姓沒有不尊敬的,說出話來百姓沒有不信服的,做起事來百姓沒有不高興的。這樣,聲譽在中國廣泛傳播,並延續到蠻貊這樣的邊遠地區。船車所能達到的地方,人的力量所能通到的地方,天所覆蓋的地方,地所負載的地方,日月所照耀的地方,霜露落下的地方,凡有血氣生命的,沒有不尊重親近他們的,因此說能與天相配。

只有天下最高的真誠,才能成爲治理國家的典範,樹立天下的根本,認識到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這需要什麽依憑呢?仁愛之心那樣誠摯,像潭水那樣幽深!像天那樣廣闊。如果不是真正聰明智慧、達到天德的人,還有誰能知道天下最高的真誠呢?

《詩經》上說:“內穿錦緞,外罩麻衣。”這是討厭錦緞衣服的花紋太豔麗了。因此,君子的道,暗淡無光,但日見彰顯,小人的道,鮮豔顯著但日趨滅亡。君子的道,平淡但不令人厭惡,簡約但文彩熠熠,溫和但有條理。知道遠是從近開始,知道教化是來自哪裏,知道微弱的會變得顯著,這樣就可進入到聖人的德行行列中去了。《詩經》上說:“盡管潛藏隱匿在水下,仍然清晰可見。”因此,君子內心省察自己而不感到內疚,無愧于心。別人不及君子的原因,大概是君子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能嚴格要求自己。《詩經》上說:“看妳獨自壹人在室,應當無愧于神靈。”所以,君子即使沒有行動也能表現出他的恭敬態度,即使沒有言談也能表現出他的忠誠。《詩經》上說:“默默祈禱,不再有爭執。”因此,君子不用賞賜,百姓就會受到勉勵,不用發怒,百姓就會比看到鐵钺還要畏懼。《詩經》上說:“讓上天的德行大放光彩,凡諸侯都來實行。”因此,君子忠厚恭敬天下就會太平。《詩經》上說:“我懷念文王的美德,但不聲張宣揚。”孔子說:“用聲張宣揚來感化百姓,這是最不根本的啊!”《詩經》上說:“德行猶如羽毛。”但羽毛仍是可比的。“上天所承載的道,無聲無味”,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


《論語》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壹部書,由其學生編輯而成。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壹條就是壹章,集章爲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系,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複章節出現。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語》爲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壹個新的本子,並加以注釋。鄭玄的注本流傳後,《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亡佚了。以後各代注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注疏》、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原文:

  學而第壹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爲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有子曰:禮之用,和爲貴。先王之道斯爲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複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貢曰:“貧而無谄,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爲政第二

  子曰: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子曰:詩三百篇,壹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爲孝乎?”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阙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阙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哀公問曰:“何爲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爲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爲政。奚其爲爲政!”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與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見義不爲,無勇也。

  八悄第三

  孔子謂季氏:“八悄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甯儉,與其易也,甯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汝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若林放乎!”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詩已矣。”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或問谛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于竈也。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子曰:“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鄒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子曰:“射不主皮,爲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貢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爲谄也。”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哀公問社于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爲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子語魯太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徼如也,繹如也。以成。”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喪乎?天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爲木铎。”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子曰:“居上不寬,爲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裏仁第四

  子曰:“裏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無惡也。”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這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爲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壹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禮讓爲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爲國,如禮何?”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

  子曰:“參乎,吾道壹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幾谏,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壹則以喜,壹則以懼。”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恭之不逮也。”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公冶長第五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缧泄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爲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謂子貢曰:“汝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壹以知十,賜也聞壹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

  宰予旦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伥。”子曰:“伥也欲。焉得剛!”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謂子産:“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悅,何如其知也。”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爲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愠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于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至壹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醢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顔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顔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雍也第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問子桑伯。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太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問:“弟子孰爲好學?”孔子對曰:“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子華使于齊,冉子爲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庚。”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原思爲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裏鄉黨乎?”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鋅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于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爲費宰。闵子骞曰:“善爲我辭焉。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問之,至牖執其手,曰:“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賢哉回也!壹箪食,壹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在回也!”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畫。”

  子謂子夏曰:“汝爲君子儒,無爲小人儒。”

  子遊爲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明滅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子曰:“不有祝跎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子曰:“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子曰:“齊壹變,至于魯,魯壹變,至于道。”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爲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曰:“君子博學與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子曰:“中庸之爲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衆,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我于老彭。”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複夢見周公。”

  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子曰:“不憤不啓,不非不發,舉壹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于是日哭,則不歌。

  子謂顔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之所慎:齊,戰,疾。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爲樂之至于斯也。”

  冉有曰:“夫子爲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爲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爲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爲有,虛而爲盈,約而爲泰,難乎有恒矣。”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于吳爲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诔曰:禱爾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禱久矣。”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甯固。”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思,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笃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啓予足,啓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顔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悖矣。邊豆之事,則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

  子曰:“三年學,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笃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子曰:“大哉,堯之爲君也。巍巍乎,唯天爲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于斯爲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夫!”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血。禹,吾無間然矣!”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禦乎,執射乎?吾執禦矣。”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衆。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衆,吾從下。”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太宰問于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雲:吾不試,故藝。”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洛不出書,吾已矣夫!”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顔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遂欲從之,末由也已。”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爲臣。病閑,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爲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于臣之手也,無甯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子貢曰:“有美玉于斯,溫椟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爲酒困,何有于我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譬如爲山,未成壹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壹篑,進,吾往也。”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

  子謂顔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爲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爲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曰:“衣敝韫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祈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是室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鄉黨第十

  孔子于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唁唁如也。君子,椒錯如也,與與如也。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攫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谵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複命,曰:“賓不顧矣。”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阈。過位,色勃如也,足攫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壹等,逞顔色,怡怡如也。沒階趨,翼如也,複其位,椒措如也。

  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縮縮,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枧,愉愉如也。

  君子不以绀诹飾,紅紫不以爲亵服。當暑,診稀裕,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霓裘,黃衣狐裘。亵裘長,短右抉。必有寢衣,長壹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齊,必有明衣。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食不厭精,脍不厭細。食噎而谒,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失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席不正,不坐。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階。

  問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伺食于君,君祭,先飯。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入太廟,每事問。

  朋友死,無所歸,曰:“于我殡。”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寢不屍,居不容。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有盛馔,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

  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梁雌稚,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先進第十壹

  子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後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子曰:“從我于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顔淵、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南容三複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季康子問:“弟子孰爲好學?”孔子對曰:“有顔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顔淵死,顔路請子之車以爲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椁。吾不徒行以爲之椁。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顔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顔淵死,子哭之恸。從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爲恸而誰爲?”

  顔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闵子伺側,唁唁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魯人爲長府,闵子骞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曰:“由之瑟,奚爲于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爲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諺。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迹,亦不入于室。”

  子曰:“論笃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畏于匡,顔淵後。子曰:“吾以汝爲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爲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弑父與君,亦不從也。”

  子路使子羔爲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爲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馑,由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爲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铿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爲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

  顔淵第十二

  顔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爲仁。壹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顔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顔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曰:“其言也仞,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爲之難,言之,得無仞乎?”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吾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谮,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谮,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爲?”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椁,猶犬羊之椁。”

  哀公問與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合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以祗以異。”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子曰:“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患盜,問與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爲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樊遲從遊于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壹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不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推,見子夏曰:“向也吾見于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于衆,舉臯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于衆,舉伊尹,不仁者遠矣。”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子路第十三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子曰:“無倦。”

  仲弓爲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爲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阙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爲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爲?”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

  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子適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子曰:“善人爲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定公問:“壹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爲君難,爲臣不易。如知爲君之難也,不幾乎壹言而興邦乎?”曰:“壹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爲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壹言而喪邦乎?”

  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子夏爲苣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爲子隱,子爲父隱,直在其中矣。”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悌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爲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鬥屑之人,何足算也。”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爲也。”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其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之;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子曰:“剛毅木讷,近仁。”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缌缌、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缌缌,兄弟怡怡。”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戒戎矣。”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憲問第十四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爲仁矣?”子曰:“可以爲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爲士矣。”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南宮適問于孔子曰:“羿善射,鏖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無誨乎?”

  子曰:“爲命,脾谌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裏子産潤色之。”

  或問子産。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骈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子曰:“孟公綽,爲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爲滕薛大夫。”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爲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爲成人矣。”

  子問公叔文子于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爲後于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子曰:“晉文公谲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谲。”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管仲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壹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自經于溝犢,而莫之知也。”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撰,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爲文矣。”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幸治賓客,祝砣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子曰:“其言之不炸,則爲之也難。”

  陳成子弑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陳恒弑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子曰:“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

  遽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爲?”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爲是棲棲者與?無乃爲佞乎?”孔子曰:“非敢爲佞也,疾固也。”

  子曰:“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爲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公伯寮訴子路于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作者七人矣。”

  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爲之者與?”

  子擊磬于衛,有荷蒉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铿铿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子張曰:“書雲: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于冢宰,三年。”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悌,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爲賊。”以杖叩其胫。

  阙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于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衛靈公第十五

  衛靈公問陳于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愠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曰:“賜也,如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壹以貫之。”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子曰:“無爲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爲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雖州裏行乎哉?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子貢問爲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顔淵問爲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辂,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則于人,則遠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子曰:“君子義以爲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子貢問曰:“有壹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吾之于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子曰:“吾猶及史之阙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曰:“衆惡之,必察焉;衆好之,必察焉。”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者,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位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位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子曰:“道不同,不相爲謀。”

  子曰:“辭,達而已矣。”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季氏第十六

  季氏將伐颛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颛臾,昔者先王以爲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爲?”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椟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後世必爲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幹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颛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子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孔子曰:“伺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顔色而言謂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爲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吾未見其人也。齊景公有馬千驷,死之日,民無得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壹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陽貨第十七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途,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宰牛刀。”子遊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爲東周乎!”

  子張問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爲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佛刖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于其身爲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刖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其孢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子曰:“由也,汝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汝。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子謂伯魚曰:“汝爲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爲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子曰:“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鍾鼓雲乎哉?”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子曰:“鄉願,德之賊也。”

  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家邦者。”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爲禮,禮必壞;三年不爲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則爲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爲也。今汝安,則爲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焉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爲之猶賢乎已。”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爲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盜。”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讪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敫以爲知者,惡不孫以爲勇者,惡讦以爲直者。”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爲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微子第十八

  微子去之,箕子爲之奴,比幹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柳下惠爲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

  長沮桀溺藕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爲誰?”子路曰:“爲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于桀溺,桀溺曰:“子爲誰?”曰:“爲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避人之士也,豈若從避世之士哉?”猶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和苕,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爲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爲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于是,無可無不可。”

  太師摯適齊,亞飯幹適楚,三飯缭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鼓武入于漢,少師陽、擊磬襄入于海。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于壹人。”

  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娲。

  子張第十九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爲有,焉能爲亡?”

  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爲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子夏曰:“博學而笃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俨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爲厲己也。信而後谏,未信則以爲謗己也。”

  子夏曰:“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子遊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遊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子遊曰:“喪致乎哀而止。”

  子遊曰:“吾友張也,爲難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爲仁矣。”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孟氏使陽膚爲士師,問與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子貢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衛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墮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叔孫武叔語大夫于朝曰:“子貢賢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爲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于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爲恭也,仲尼豈賢與子乎?”子貢曰:“君子壹言以爲知,壹言以爲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勤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堯曰第二十

  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後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壹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衆,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子張問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得仁,又焉貪?君子無衆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子曰:“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孟子》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壹部書。和孔子壹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曆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壹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壹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爲《孟子》是“擬聖而作”。所以,盡管《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爲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把它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了。漢文帝把《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到五代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壹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推到了與《大學》、《論語》等同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爲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 南宋孝宗時,朱熹編注的《四書》收錄了《孟子》,把《孟子》正式推到了與《大學》、《論語》等同的地位。元、明以後,《孟子》成爲科舉考試的內容之壹,是科舉者必讀之書。


原文:


孟子序說

  史記列傳曰:“孟轲,驺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爲迂遠而闊于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鞅,楚魏用吳起,齊用孫子、田忌。天下方務于合從連衡,以攻伐爲賢。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韓子曰:“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傳焉。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    又曰:“孟氏醇乎醇者也。荀與揚,大醇而小疵。”

   又曰:“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門弟子不能遍觀而盡識也,故學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後離散,分處諸侯之國,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遠而末益分。惟孟轲師子思,而子思之學出于曾子。自孔子沒,獨孟轲氏之傳得其宗。故求觀聖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又曰:“揚子雲曰:‘古者楊墨塞路,孟子辭而辟之,廓如也。’夫楊墨行,正道廢。孟子雖賢聖,不得位。空言無施,雖切何補。然賴其言,而今之學者尚知宗孔氏,崇仁義,貴王賤霸而已。其大經大法,皆亡滅而不救,壞爛而不收。所謂存十壹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無孟氏,則皆服左衽而言侏離矣。故愈嘗推尊孟氏,以爲功不在禹下者,爲此也。”或問于程子曰:“孟子還可謂聖人否?”程子曰:“未敢便道他是聖人,然學已到至(或聖)處。”

   程子又曰:“孟子有功于聖門,不可勝言。仲尼只說壹個仁字,孟子開口便說仁義。仲尼只說壹個志,孟子便說許多養氣出來。只此二字,其功甚多。”

   又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

   又曰:“孟子性善、養氣之論,皆前聖所未發。”

   又曰:“學者全要識時。若不識時,不足以言學。顔子陋巷自樂,以有孔子在焉。若孟子之時,世既無人,安可不以道自任。”

   又曰:“孟子有些英氣。纔有英氣,便有圭角,英氣甚害事。如顔子便渾厚不同,顔子去聖人只豪發閑。孟子大賢,亞聖之次也。”或曰:“英氣見于甚處?”曰:“但以孔子之言比之,便可見。且如冰與水精非不光。比之玉,自是有溫潤含蓄氣象,無許多光耀也。”

   楊氏曰:“孟子壹書,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養性,收其放心。至論仁、義、禮、智,則以測隱、善惡、辭讓、是非之心爲之端。論邪說之害,則曰:‘生于其心,害于其政。’論事君,則曰:‘格君心之非’,‘壹正君而國定’。千變萬化,只說從心上來。人能正心,則事無足爲者矣。大學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本只是正心、誠意而已。心得其正,然後知性之善。故孟子遇人便道性善。歐陽永叔卻言‘聖人之教人,性非所先’,可謂誤矣。人性上不可添壹物,堯舜所以爲萬世法,亦是率性而已。所謂率性,循天理是也。外邊用計用數,假饒立得功業,只是人欲之私。與聖賢作處,天地懸隔。”


卷壹梁惠王章句上


   ●壹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爲不多矣。苟爲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餍。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二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顧鴻鴈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雲:‘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于牣魚躍。’文王以民力爲台爲沼。而民歡樂之,謂其台曰靈台,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鼈。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台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三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誇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養,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爲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爲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爲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五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裏;南辱于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壹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裏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六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壹。’‘孰能壹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壹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禦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

  ●七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聞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鍾。’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鍾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爲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壹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爲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曰:“ 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王說曰:“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複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壹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然則壹羽之不舉,爲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爲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爲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爲也,非不能也。”曰:“不爲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爲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爲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詩雲:‘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禦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爲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爲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後快于心與?”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王笑而不言。曰:“爲肥甘不足于口與?輕暖不足于體與?抑爲采色不足視于目與?聲音不足聽于耳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爲是哉?”曰:“否。吾不爲是也。”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位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爲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曰:“若是其甚與?”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爲,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爲之,後必有災。”曰:“可得聞與?”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爲孰勝?”曰:“楚人勝。”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衆,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裏者九,齊集有其壹。以壹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塑于王。其若是,孰能禦之?”

   王曰:“吾惛,不能進于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曰:“無恒産而有恒心者,惟士爲能。若民,則無恒産,因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爲已。及陷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爲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産,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于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産,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壹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于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他日見于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曰:“可得聞與?”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曰:“與少樂樂,與衆樂樂,孰樂?”曰:“不若與衆。”

   “臣請爲王言樂: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鍾鼓之聲,管鑰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鍾鼓之聲,管鑰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二

  齊宣王問曰:“文王之囿方七十裏,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猶以爲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裏,民猶以爲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裏,刍荛者往焉,稚兔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爲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問國之大禁,然後敢入。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裏,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則是方四十裏,爲阱于國中。民以爲大,不亦宜乎?”

  ●三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

   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爲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爲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詩雲:‘畏天之威,于時保之。’”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對曰:“王請無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壹人者也。王請大之!詩雲:‘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對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壹怒而安天下之民。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喝敢有越厥志?’壹人衡行于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壹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壹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四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爲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齊景公問于晏子曰:‘吾欲觀于轉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觀也?’晏子對曰:‘善哉問也!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夏諺曰:“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壹遊壹豫,爲諸侯度。”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饑者弗食,勞者弗息。睊睊婿讒,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飲食若流。流連荒亡,爲諸侯憂。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說,大戒于國,出舍于郊。于是始興發補不足。召大師曰:‘爲我作君臣相說之樂!’蓋征招角招是也。其詩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五

  齊宣王問曰:“人皆謂我毀明堂。毀諸?已乎?”

   孟子對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則勿毀之矣。”王曰:“王政可得聞與?”

   對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壹,仕者世祿,關市譏而不征,澤梁無禁,罪人不孥。老而無妻曰鳏。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詩雲:‘賀矣富人,哀此茕獨。’”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則何爲不行?”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貨。”

   對曰:“昔者公劉好貨;詩雲:‘乃積乃倉,乃裹喉糧,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張,幹戈戚揚,爰方啓行。’故居者有積倉,行者有裹糧也,然後可以爰方啓行。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對曰:“昔者大王好色,愛厥妃。詩雲:‘古公亶甫,來朝走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婿宇。’當是時也,內無怨女,外無曠夫。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六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七

  孟子見齊宣王曰:“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王無親臣矣,昔者所進,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識其不才而舍之?”

   曰:“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與?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故曰,國人殺之也。如此,然後可以爲民父母。”

  ●八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纣,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壹夫。聞誅壹夫纣矣,未聞弒君也。”

  ●九

  孟子見齊宣王曰:“爲巨室,則必使工師求大木。工師得大木。則王喜,以爲能勝其任也。匠人斲而小之,則王怒,以爲不勝其任矣。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學而從我’,則何如?今有璞玉于此,雖萬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國家,則曰‘姑舍女所學而從我’,則何以異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十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箪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十壹

  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對曰:“臣聞七十裏爲政于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裏畏人者也。書曰:‘湯壹征,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爲後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書曰:‘徯我後,後來其蘇。’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爲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于燕衆,置君而後去之,則猶可及止也。”

  ●十二

  鄒與魯哄。穆公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

   孟子對曰:“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廪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十三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間于齊楚。事齊乎?事楚乎?”孟子對曰:“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壹焉:鑿斯池也,築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則是可爲也。”

  ●十四

  滕文公問曰:“齊人將築薛,吾甚恐。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擇而取之,不得已也。苟爲善,後世子孫必有王者矣。君子創業垂統,爲可繼也。若夫成功,則天也。君如彼何哉?強爲善而已矣。”

  ●十五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竭力以事大國,則不得免焉。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屬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聞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無君?我將去之。’去邠,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從之者如歸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爲也。效死勿去。’君請擇于斯二者。”

  ●十六

  魯平公將出。嬖人臧倉者請曰:“他日君出,則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輿已駕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請。”公曰:“將見孟子。”

   曰:“何哉?君所爲輕身以先于匹夫者,以爲賢乎?禮義由賢者出。而孟子之後喪踰前喪。君無見焉!”公曰:“諾。”

   樂正子入見,曰:“君奚爲不見孟轲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後喪踰前喪’,是以不往見也。”

   曰:“何哉君所謂踰者?前以士,後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後以五鼎與?”曰:“否。謂棺椁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謂踰也,貧富不同也。”樂正子見孟子,曰:“克告于君,君爲來見也。嬖人有臧倉者沮君,君是以不果來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魯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卷三 公孫醜章句上


   ●壹

  公孫醜問曰:“夫子當路于齊,管仲、晏子之功,可複許乎?”

   孟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問乎曾西曰;‘吾子與子路孰賢?’曾西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則吾子與管仲孰賢?’曾西艴然不悅,曰:‘爾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專也;行乎國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爾何曾比予于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爲也,而子爲我願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爲與?”

   曰:“以齊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則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猶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繼之,然後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則文王不足法與?”

   曰:“文王何可當也?由湯至于武丁,賢聖之君六七作。天下歸殷久矣,久則難變也。武丁朝諸侯有天下,猶運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遺俗,流風善政,猶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幹、箕子、膠鬲皆賢人也,相與輔相之,故久而後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壹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猶方百裏起,是以難也。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今時則易然也。夏後、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裏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時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時者也。饑者易爲食,渴者易爲飲。孔子曰:‘

   德之流行,速于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爲然。”

  ●二

  公孫醜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

   曰:“若是,則夫子過孟贲遠矣。”

   曰:“是不難,告子先我不動心。”

   曰:“不動心有道乎?”

   曰:“有。北宮黝之養勇也,不膚撓,不目逃,思以壹豪挫于人,若撻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寬博,亦不受于萬乘之君。視刺萬乘之君,若刺褐夫。無嚴諸侯。惡聲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養勇也,曰:‘視不勝猶勝也。量敵而後進,慮勝而後會,是畏三軍者也。舍豈能爲必勝哉?能無懼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宮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賢,然而孟施舍守約也。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氣,又不如曾子之守約也。”

   曰:“敢問夫子之不動心,與告子之不動心,可得聞與?”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氣。’不得于心,勿求于氣,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既曰‘志至焉,氣次焉’,又曰‘持其志無暴其氣’者,何也?”

   曰:“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

   “敢問夫子惡乎長?”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爲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閑。其爲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爲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何謂知言?”

   曰:“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生于其心,害于其政;發于其政,害于其事。聖人複起,必從吾言矣。”

   “宰我、子貢善爲說辭,冉牛、闵子、顔淵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辭命則不能也。’然則夫子既聖矣乎?”

   曰:“惡!是何言也?昔者子貢、問于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夫聖,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昔者竊聞之:子夏、子遊、子張皆有聖人之壹體,冉牛、闵子、顔淵則具體而微。敢問所安。”

   曰:“姑舍是。”

   曰:“伯夷、伊尹何如?”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伊尹也。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皆古聖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

   曰:“否。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

   曰:“然則有同與?”

   曰:“有。得百裏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壹不義、殺壹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爲也。是則同。”

   曰:“敢問其所以異?”

   曰:“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觀于夫子,賢于堯舜遠矣。’子貢曰:‘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曰:‘豈惟民哉?麒麟之于走獸,鳳凰之于飛鳥,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類也。聖人之于民,亦類也。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三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裏,文王以百裏。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雲:‘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四

  孟子曰:“仁則榮,不仁則辱。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下也。

   如惡之,莫如貴德而尊士,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閑暇,及是時明其政刑。雖大國,必畏之矣。詩雲:‘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缪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爲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

   今國家閑暇,及是時般樂怠敖,是自求禍也。禍褔無不自己求之者。詩雲:‘永言配命,自求多褔。’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五

  孟子曰:“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而願藏于其市矣。關譏而不征,則天下之旅皆悅而願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願耕于其野矣。廛無夫裏之布,則天下之民皆悅而願爲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來,未有能濟者也。如此,則無敵于天下。無敵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六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測隱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由是觀之,無測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測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七

  孟子曰:“矢人豈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傷人,函人唯恐傷人。巫匠亦然,故術不可不慎也。孔子曰:‘裏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禦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無禮、無義,人役也。人役而恥爲役,由弓人而恥爲弓,矢人而恥爲矢也。如恥之,莫如爲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八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于人以爲善。耕、稼、陶、漁以至爲帝,無非取于人者。取諸人以爲善,是與人爲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爲善。”

  ●九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惡人之朝,不與惡人言。立于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塗炭。推惡惡之心,思與鄉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將浼焉。是故諸侯雖有善其辭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汙君,不卑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故曰:‘爾爲爾,我爲我,雖袒裼裸裎于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與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


卷四 公孫醜章句下


   ●壹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二

  孟子將朝王,王使人來曰:“寡人如就見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風。朝,將視朝......不識可使寡人得見乎?”對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昔者辭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問疾,醫來。孟仲子對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于朝,我不識能至否乎?”使數人要于路,曰:“請必無歸,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醜氏宿焉。

   景子曰:“內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醜見王之敬子也,未見所以敬王也。”

   曰:“惡!是何言也!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爲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雲爾,則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于王前,故齊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謂也。禮曰:‘父召,無諾;君命召,不俟駕。’固將朝也,聞王命而遂不果,宜與夫禮若不相似然。”

   曰:“豈謂是與?曾子曰:‘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夫豈不義而曾子言之?是或壹道也。天下有達尊三:爵壹,齒壹,德壹。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壹,以慢其二哉?故將大有爲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爲也。故湯之于伊尹,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霸。今天下地醜德齊,莫能相尚。無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湯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則不敢召。管仲且猶不可召,而況不爲管仲者乎?”

  ●三

  陳臻問曰:“前日于齊,王饋兼金壹百而不受;于宋,饋七十镒而受;于薛,饋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則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則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壹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皆適于義也。當在宋也,予將有遠行。行者必以赆,辭曰:‘饋赆。’予何爲不受?當在薛也,予有戒心。辭曰:‘聞戒。’故爲兵饋之,予何爲不受?若于齊,則未有處也。無處而饋之,是貨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

  ●四

  孟子之平陸。謂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壹日而三失伍,則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則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饑歲,子之民,老羸轉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爲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爲之牧之者,則必爲之求牧與刍矣。求牧與刍而不得,則反諸其人乎?抑亦立而視其死與?”曰:“此則距心之罪也。”

   他日,見于王曰:“王之爲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爲王誦之。”王曰:“此則寡人之罪也。”

  ●五

  孟子謂蚔鼁(去改圭)曰:“子之辭靈丘而請士師,似也,爲其可以言也。今既數月矣,未可以言與?”蚔鼁谏于王而不用,致爲臣而去。齊人曰:“所以爲蚔鼁,則善矣;所以自爲,則吾不知也。”公都子以告。

   曰:“吾聞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

  ●六

  孟子爲卿于齊,出吊于滕,王使蓋大夫王驩爲輔行。王驩朝暮見,反齊滕之路,未嘗與之言行事也。

   公孫醜曰:“齊卿之位,不爲小矣;齊滕之路,不爲近矣。反之而未嘗與言行事,何也?”

   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

  ●七

  孟子自齊葬于魯,反于齊,止于嬴。充虞請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嚴,虞不敢請。今願竊有請也,木若以美然。”

   曰:“古者棺椁無度,中古棺七寸,椁稱之。自天子達于庶人。非直爲觀美也,然後盡于人心。不得,不可以爲悅;無財,不可以爲悅。得之爲有財,古之人皆用之,吾何爲獨不然?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于人心獨無恔乎?吾聞之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

  ●八

  沈同以其私問曰:“燕可伐與?”

   孟子曰:“可。子哙不得與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悅之,不告于王而私與之吾子之祿爵;夫士也,亦無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則可乎?何以異于是?”齊人伐燕。或問曰:“勸齊伐燕,有諸?”

   曰:“未也。沈同問‘燕可伐與’?吾應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則將應之曰:‘爲天吏,則可以伐之。’今有殺人者,或問之曰‘人可殺與’?則將應之曰‘可’。彼如曰‘

   孰可以殺之’?則將應之曰:‘爲士師,則可以殺之。’今以燕伐燕,何爲勸之哉?”

  ●九

  燕人畔。王曰:“吾甚慚于孟子。”

   陳賈曰:“王無患焉。王自以爲與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惡!是何言也?”

   曰:“周公使管叔監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盡也,而況于王乎?賈請見而解之。”見孟子問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聖人也。”曰:“使管叔監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諸?”曰:“然。”

   曰:“周公知其將畔而使之與?”曰:“不知也。”

   “然則聖人且有過與?”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過,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爲之辭。”

  ●十

  孟子致爲臣而歸。王就見孟子,曰:“前日願見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棄寡人而歸,不識可以繼此而得見乎?”對曰:“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他日,王謂時子曰:“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鍾,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子盍爲我言之?”時子因陳子而以告孟子,陳子以時子之言告孟子。

   孟子曰:“然。夫時子惡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辭十萬而受萬,是爲欲富乎?季孫曰:‘異哉子叔疑!使己爲政,不用,則亦已矣,又使其子弟爲卿。人亦孰不欲富貴?而獨于富貴之中,有私龍斷焉。’古之爲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賤丈夫焉,必求龍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爲賤,故從而征之。征商,自此賤丈夫始矣。”

  ●十壹

  孟子去齊,宿于晝。有欲爲王留行者,坐而言。不應,隱幾而臥。客不悅曰:“弟子齊宿而後敢言,夫子臥而不聽,請勿複敢見矣。”

   曰:“坐!我明語子。昔者魯缪公無人乎子思之側,則不能安子思;泄柳、申詳,無人乎缪公之側,則不能安其身。子爲長者慮,而不及子思,子絕長者乎?長者絕子乎?”

  ●十二

  孟子去齊。君士語人曰:“不識王之不可以爲湯武,則是不明也;識其不可,然且至,則是幹澤也。千裏而見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後出晝,是何儒滯也?士則茲不悅。”高子以告。

   曰:“夫尹士惡知予哉?千裏而見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豈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晝,于予心猶以爲速。王庶幾改之。王如改諸,則必反予。夫出晝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後浩然有歸志。予雖然,豈舍王哉?王由足用爲善。王如用予,則豈徒齊民安,天下之民舉安。王庶幾改之,予日望之。予豈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則怒,性性然見于其面。去則窮日之力而後宿哉?”

   尹士聞之曰:“士誠小人也。”

  ●十三

  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壹時,此壹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余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爲不豫哉?”

  ●十四

  孟子去齊,居休。公孫醜問曰:“仕而不受祿,古之道乎?”

   曰:“非也。于崇,吾得見王。退而有去志,不欲變,故不受也。繼而有師命,不可以請。久于齊,非我志也。”


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


   ●壹

  滕文公爲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世子自楚反,複見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壹而已矣。成(間見)謂齊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顔淵

   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爲者亦若是。’公明儀曰:‘文王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

   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裏也,猶可以爲善國。書曰:‘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

  ●二

  滕定公薨。世子謂然友曰:“昔者孟子嘗與我言于宋,于心終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問于孟子,然後行事。”然友之鄒問于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親喪固所自盡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雖然,吾嘗聞之矣。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達于庶人,三代共之。”然友反命,定爲三年之喪。

   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喪祭從先祖。’”

   曰:“吾有所受之也。”謂然友曰:“吾他日未嘗學問,好馳馬試劍。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盡于大事,子爲我問孟子。”然友複之鄒問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聽于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是在世子。”然友反命。

   世子曰:“然。是誠在我。”五月居廬,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謂曰知。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顔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悅。

  ●三

  滕文公問爲國。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也。詩雲:‘晝爾于茅,宵爾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爲道也,有恒産者有恒心,無恒産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爲已。及陷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爲也?是故賢君必恭儉禮下,取于民有制。陽虎曰:‘爲富不仁矣,爲仁不富矣。’陽虎,陽貨,魯季氏家臣也。天理人欲,不容並立。虎之言此,恐爲仁之害于富也;孟子引之,恐爲富之害于仁也。君子小人,每相反而已矣。夏後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壹也。徹者,徹也;助者,借也。龍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貢。貢者校數歲之中以爲常。樂歲,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爲虐,則寡取之;凶年,糞其田而不足,則必取盈焉。爲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將終歲勤動,不得以養其父母,又稱貸而益之。使老稚轉乎溝壑,惡在其爲民父母也?’夫世祿,滕固行之矣。詩雲:‘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爲有公田。由此觀之,雖周亦助也。設爲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爲王者師也。詩雲‘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謂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國。”使畢戰問井地。

   孟子曰:“子之君將行仁政,選擇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鈞,谷祿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將爲君子焉,將爲野人焉。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請野九壹而助,國中什壹使自賦。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余夫二十五畝。死徒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方裏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爲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潤澤之,則在君與子矣。”

  ●四

  有爲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踵門而告文公曰:“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壹廛而爲氓。”文公與之處,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屦、織席以爲食。

   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曰:“聞君行聖人之政,是亦聖人也,願爲聖人氓。”

   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學而學焉。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倉廪府庫,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惡得賢?”

   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曰:“然。”“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曰:“否。許子衣褐。”“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織之與?”曰:“否。以粟易之。”曰:“許子奚爲不自織?”曰:“害于耕。”曰:“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曰:“然。”“自爲之與?”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爲厲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豈爲厲農夫哉?且許子何不爲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何爲紛紛然與百工交易?何許子之不憚煩?”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爲也。”

   “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爲與?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壹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爲備。如必自爲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于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谷不登,禽獸偪人。獸蹄鳥迹之道,交于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當是時也,禹八年于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

   後稷教民稼穑。樹藝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爲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放勳曰:‘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德之。’聖人之憂民如此,而暇耕乎?

   堯以不得舜爲己憂,舜以不得禹、臯陶爲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爲己憂者,農夫也。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爲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爲天下得人難。孔子曰:‘大哉堯之爲君!惟天爲大,惟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堯舜之治天下,豈無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于夷者也。陳良,楚産也。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于中國。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謂豪傑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數十年,師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沒,三年之外,門人治任將歸,入揖于子貢,相向而哭,皆失聲,然後歸。子貢反,築室于場,獨居三年,然後歸。他日,子夏、子張、子遊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強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師而學之,亦異于曾子矣。吾聞出于幽谷遷于喬木者,末聞下喬木而入于幽谷者。魯頌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學,亦爲不善變矣。”

   “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國中無僞。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五谷多寡同,則賈相若;屦大小同,則賈相若。”

   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萬。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賈,人豈爲之哉?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爲僞者也,惡能治國家?”

  ●五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見孟子。孟子曰:“吾固願見,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見,夷子不來!”他日又求見孟子。

   孟子曰:“吾今則可以見矣。不直,則道不見;我且直之。吾聞夷子墨者。墨之治喪也,以薄爲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豈以爲非是而不貴也?然而夷子葬其親厚,則是以所賤事親也。”徐子以告夷子。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謂也?之則以爲愛無差等,施由親始。”徐子以告孟子。

   孟子曰:“夫夷子,信以爲人之親其兄之子爲若親其鄰之赤子乎?彼有取爾也。赤子葡匐將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壹本,而夷子二本故也。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于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颡有此,睨而不視。夫此也,非爲人此,中心達于面目。蓋歸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爲閑曰:“命之矣。”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


   ●壹

  陳代曰:“不見諸侯,宜若小然;今壹見之,大則以王,小則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爲也。”

   孟子曰:“昔齊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將殺之。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尋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則枉尋直尺而利,亦可爲與?昔者趙簡子使王良與嬖奚乘,終日而不獲壹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賤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請複之。’強而後可,壹朝而獲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簡子曰:‘我使掌與女乘。’謂王良。良不可,曰:‘吾爲之範我馳驅,終日不獲壹;爲之詭遇,壹朝而獲十。詩雲:“不失其馳,舍矢如破。”我不貫與小人乘,請辭。’禦者且羞與射者比。比而得禽獸,雖若丘陵,弗爲也。如枉道而從彼,何也?且子過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二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壹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爲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爲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三

  周霄問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傳曰:‘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公明儀曰:‘古之人三月無君則吊。’”

   “三月無君則吊,不以急乎?”

   曰:“士之失位也,猶諸侯之失國家也。禮曰:‘諸侯耕助,以供資盛;夫人蠶缫,以爲衣服。犧牲不成,資盛不潔,衣服不備,不敢以祭。惟士無田,則亦不祭。’牲殺器皿衣服不備,不敢以祭,則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出疆必載質,何也?”

   曰:“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農夫豈爲出疆舍其耒耜哉?”

   曰:“晉國亦仕國也,未嘗聞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難仕,何也?”

   曰:“丈失生而願爲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踰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與鑽穴隙之類也。”

  ●四

  彭更問曰:“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于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則壹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爲泰,子以爲泰乎?”

   曰:“否。士無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則農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則梓匠輪輿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後之學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輪輿而輕爲仁義者哉?”

   曰:“梓匠輪輿,其志將以求食也;君子之爲道也,其志亦將以求食與?”

   曰:“子何以其志爲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毀瓦畫墁,其志將以求食也,則子食之乎?”曰:“否。”

   曰:“然則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五

  萬章問曰:“宋,小國也。今將行王政,齊楚惡而伐之,則如之何?”

   孟子曰:“湯居亳,與葛爲鄰,葛伯放而不祀。湯使人問之曰:‘何爲不祀?’曰:‘無以供犧牲也。’湯使遺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湯又使人問之曰:‘何爲不祀?’曰:‘無以供資盛也。’湯使亳衆往爲之耕,老弱饋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奪之,不授者殺之。有童子以黍肉饷,殺而奪之。書曰:‘葛伯仇饷。’此之謂也。爲其殺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內皆曰:‘非富天下也,爲匹夫匹婦複雠也。’‘湯始征,自葛載’,十壹征而無敵于天下。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爲後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歸市者弗止,芸者不變,誅其君,吊其民,如時雨降。民大悅。書曰:‘徯我後,後來其無罰。’‘有攸不惟臣,東征,綏厥士女,匪厥玄黃,紹我周王見休,惟臣附于大邑周。’其君子實玄黃于匪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壺漿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殘而已矣。太誓曰:‘我武惟揚,侵于之疆,則取于殘,殺伐用張,于湯有光。’不行王政雲爾,苟行王政,四海之內皆舉首而望之,欲以爲君。齊楚雖大,何畏焉?”

  ●六

  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

   曰:“使齊人傅之。”

   曰:“壹齊人傅之,衆楚人休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爲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爲善?壹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七

  公孫醜問曰:“不見諸侯,何義?”

   孟子曰:“古者不爲臣不見。段幹木踰垣而辟之,泄柳閉門而不內,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見矣。陽貨欲見孔子而惡無禮,大夫有賜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則往拜其門。陽貨矙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當是時,陽貨先,豈得不見?曾子曰:‘脅肩谄笑,病于夏畦。’子路曰:‘未同而言,觀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觀之,則君子之所養可知已矣。”

  ●八

  戴盈之曰:“什壹,去關市之征,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後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壹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九

  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

   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壹治壹亂。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于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爲巢,上者爲營窟。書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驅蛇龍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險阻既遠,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

   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爲汙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爲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汙池,沛澤多而禽獸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亂。周公相武王,誅纣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于海隅而戮之,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書曰:‘丕顯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啓我後人,鹹以正無缺。’

   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聖王不作,諸侯放咨,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爲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怠,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吾爲此懼。閑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聖人複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甯;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詩雲:‘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無父無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跛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

  ●十

  匡章曰:“陳仲子豈不誠廉士哉?居于陵,三日不食,耳無聞,目無見也。井上有李,螬食實者過半矣,葡匐往將食之,三咽,然後耳有聞,目有見。”

   孟子曰:“于齊國之士,吾必以仲子爲巨擘焉。雖然,仲子惡能廉?充仲子之操,則蚓而後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飲黃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築與?抑亦盜跖之所築與?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樹與?抑亦盜跖之所樹與?是未可知也。”

   曰:“是何傷哉?彼身織屦,妻辟纑,以易之也。”

   曰:“仲子,齊之世家也。兄戴,蓋祿萬鍾。以兄之祿爲不義之祿而不食也,以兄之室爲不義之室而不居也,辟兄離母,處于于陵。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鵝者,己頻顣曰:‘惡用是鶂鶂者爲哉?’他日,其母殺是鵝也,與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鶂鶂之肉也。’出而哇之。以母則不食,以妻則食之;以兄之室則弗居,以于陵則居之。是尚爲能充其類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後充其操者也。”


卷七 離婁章句上


   ●壹

  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于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爲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詩雲:‘不愆不忘,率由舊章。’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

   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准繩,以爲方員平直,不可勝用也;既竭耳力焉,繼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勝用也;既竭心思焉,繼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爲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謂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衆也。

   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國之災也;田野不辟,貨財不聚,非國之害也。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

   詩曰:‘天之方蹶,無然泄泄。’泄泄,猶踏踏也。事君無義,進退無禮,言則非先王之道者,猶踏踏也。故曰:責難于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

  ●二

  孟子曰:“規矩,方員之至也;聖人,人倫之至也。欲爲君盡君道,欲爲臣盡臣道,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堯之所以治民治民,賊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詩雲‘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此之謂也。”

  ●三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猶惡醉而強酒。”

  ●四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雲:‘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五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六

  孟子曰:“爲政不難,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壹國慕之;壹國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七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天下無道,小役大,弱役強。斯二者天也。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齊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絕物也。’涕出而女于吳。今也小國師大國而恥受命焉,是猶弟子而恥受命于先師也。如恥之,莫若師文王。師文王,大國五年,小國七年,必爲政于天下矣。詩雲:‘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膚敏,祼將于京。’孔子曰:‘仁不可爲衆也。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今也欲無敵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猶執熱而不以濯也。詩雲:‘誰能執熱,逝不以濯?’”

  ●八

  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九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圹也。故爲淵驅魚者,獺也;爲叢驅爵者,鹯也;爲湯武驅民者,桀與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爲之驅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爲不畜,終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終身憂辱,以陷于死亡。詩雲‘其何能淑,載婿及溺’,此之謂也。”

  ●十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爲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十壹

  孟子曰:“道在爾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之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十二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獲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獲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獲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親弗悅,弗信于友矣;悅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悅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十三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太公辟纣,居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歸之,是天下之父歸之也。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內,必爲政于天下矣。”

  ●十四

  孟子曰:“求也爲季氏宰,無能改于其德,而賦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觀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棄于孔子者也。況于爲之強戰?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戰者服上刑,連諸侯者次之,辟草萊、任土地者次之。”

  ●十五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

  ●十六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侮奪人之君,惟恐不順焉,惡得爲恭儉?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爲哉?”

  ●十七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

   孟子曰:“禮也。”

   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十八

  公孫醜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十九

  孟子曰:“事孰爲大?事親爲大;守孰爲大?守身爲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孰不爲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爲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養曾皙,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問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養曾子,必有酒肉。將徹,不請所與。問有余,曰:‘亡矣’。將以複進也。此所謂養口體者也。若曾子,則可謂養志也。事親若曾子者,可也。”

  ●二十

  孟子曰:“人不足與適也,政不足間也。惟大人爲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壹正君而國定矣。”

  ●二十壹

  孟子曰:“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二十二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

  ●二十三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爲人師。”

  ●二十四

  樂正子從于子敖之齊。樂正子見孟子。孟子曰:“子亦來見我乎?”

   曰:“先生何爲出此言也?”

   曰:“子來幾日矣?”曰:“昔昔。”

   曰:“昔昔,則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

   曰:“舍館未定。”

   曰:“子聞之也,舍館定,然後求見長者乎?”

   曰:“克有罪。”

  ●二十五

  孟子謂樂正子曰:“子之從于子敖來,徒餔啜也。我不意子學古之道,而以餔啜也。”

  ●二十六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爲大。舜不告而娶,爲無後也,君子以爲猶告也。”

  ●二十七

  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二十八

  孟子曰:“天下大悅而將歸己。視天下悅而歸己,猶草芥也。惟舜爲然。不得乎親,不可以爲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爲子。舜盡事親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爲父子者定,此之謂大孝。”


卷八 離婁章句下


   ●壹

  孟子曰:“舜生于諸馮,遷于負夏,卒于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裏;世之相後也,夭有余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壹也。”

  ●二

  子産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濟人于溱有。

   孟子曰:“惠而不知爲政。歲十壹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濟之?故爲政者,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

  ●三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雠。”

   王曰:“禮,爲舊君有服,何如斯可爲服矣?”

   曰:“谏行言聽,膏澤下于民;有故而去,則君使人導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後收其田裏。此之謂三有禮焉。如此,則爲之服矣。今也爲臣。谏則不行,言則不聽;膏澤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則君搏執之,又極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裏。此之謂寇雠。寇雠何服之有?”

  ●四

  孟子曰:“無罪而殺士,則大夫可以去;無罪而戮民,則士可以徒。”

  ●五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

  ●六

  孟子曰:“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爲。”

  ●七

  孟子曰:“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如中也棄不中,才也棄不才,則賢不肖之相去,其閑不能以寸。”

  ●八

  孟子曰:“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

  ●九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

  ●十

  孟子曰:“仲尼不爲已甚者。”

  ●十壹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十二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十三

  孟子曰:“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

  ●十四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十五

  孟子曰:“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十六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然後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十七

  孟子曰:“言無實,不祥。不祥之實,蔽賢者當之。”

  ●十八

  徐子曰:“仲尼亟稱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爲無本,七八月之閑雨集,溝會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十九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于禽于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二十

  孟子曰:“禹惡旨酒而好善言。湯執中,立賢無方。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武王不泄迩,不忘遠。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二十壹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楚之梼杌,魯之春秋,壹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

  ●二十二

  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予未得爲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

  ●二十三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可以與,可以無與,與,傷惠;可以死,可以無死,死,傷勇。”

  ●二十四

  逄蒙學射于羿,盡羿之道,思天下惟羿爲愈己,于是殺羿。

   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儀曰:‘宜若無罪焉。’曰薄乎雲爾,惡得無罪?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衛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吾死矣夫!’問其仆曰:‘追我者誰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衛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曰:‘庾公之斯學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爲不執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曰:‘小人學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雖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抽矢扣輪,去其金,發乘矢而後反。”

  ●二十五

  孟子曰:“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雖有惡人,齊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

  ●二十六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故者以利爲本。所惡于智者,爲其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則無惡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無事,則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遠也,苟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二十七

  公行子有子之喪,右師往吊,入門,有進而與右師言者,有就右師之位而與右師言者。孟子不與右師言,右師不悅曰:“諸君子皆與驩言,孟子獨不與驩言,是簡驩也。”

   孟子聞之,曰:“禮,朝廷不曆位而相與言,不踰階而相揖也。我欲行禮,子敖以我爲簡,不亦異乎?”

  ●二十八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于禽獸又何難焉?’

   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壹朝之患也。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爲法于天下,可傳于後世,我由未免爲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

   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爲也,非禮無行也。如有壹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

  ●二十九

  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孔子賢之。顔子當亂世,居于陋巷。壹箪食,壹瓢飲。人不堪其憂,顔子不改其樂,孔子賢之。

   孟子曰:“禹、稷、顔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顔子易地則皆然。今有同室之人鬥者,救之,雖被發纓冠而救之,可也。鄉鄰有鬥者,被發纓冠而往救之,則惑也,雖閉戶可也。”

  ●三十

  公都子曰:“匡章,通國皆稱不孝焉。夫子與之遊,又從而禮貌之,敢問何也?”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壹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爲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壹于是乎?

   夫章子,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

   夫章子,豈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屬哉?爲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終身不養焉。其設心以爲不若是,是則罪之大者,是則章子已矣。”

  ●三十壹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諸?”

   曰:“無寓人于我室,毀傷其薪木。”寇退,則曰:“修我牆屋,我將反。”寇退,曾子反。

   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則先去以爲民望,寇退則反,殆于不可。”

   沈猶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猶有負刍之禍,從先生者七十人,未有與焉。”

   子思居于衛,有齊寇。或曰:“寇至,盍去諸?”子思曰:“如急去,君誰與守?”

   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師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則皆然。”

  ●三十二

  儲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異于人乎?”孟子曰:“何以異于人哉?堯舜與人同耳。”

  ●三十三

  齊人有壹妻壹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餍酒肉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餍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閑,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爲餍足之道也。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卷九 萬章章句上


   ●壹

  萬章問曰:“舜往于田,號泣于旻天,何爲其號泣也?”孟子曰:“

   怨慕也。”

   萬章曰:“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然則舜怨乎?”

   曰:“長息問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則吾既得聞命矣;號泣于旻天,于父母,則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爾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爲不若是恝,我竭力耕田,共爲子職而已矣,父母之不我愛,于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倉廪備,以事舜于畎畝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將婿天下而遷之焉。爲不順于父母,如窮人無所歸。天下之士悅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憂;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憂;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憂;貴,人之所欲,貴爲天子,而不足以解憂。人悅之、好色、富貴,無足以解憂者,惟順于父母,可以解憂。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于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見之矣。”

  ●二

  萬章問曰:“詩雲:‘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

   孟子曰:“告則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如告,則廢人之大倫,以對父母,是以不告也。”

   萬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則吾既得聞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

   曰:“帝亦知告焉則不得妻也。”

   萬章曰:“父母使舜完廪,捐階,瞽瞍焚廪。使浚井,出,從而揜之。象曰:‘谟蓋都君鹹我績。牛羊父母,倉廪父母,幹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棲。’象往入舜宮,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爾。’醜怩。舜曰:‘惟茲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識舜不知象之將殺己與?”

   曰:“奚而不知也?象憂亦憂,象喜亦喜。”

   曰:“然則舜僞喜者與?”

   曰:“否。昔者有饋生魚于鄭子産,子産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幸幸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産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謂子産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彼以愛兄之道來,故誠信而喜之,奚僞焉?”

  ●三

  萬章問曰:“象日以殺舜爲事,立爲天子,則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

   萬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殺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誅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則誅之,在弟則封之。”

   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矣。親之欲其貴也,愛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貴之也。身爲天子,弟爲匹夫,可謂親愛之乎?”“敢問或曰放者,何謂也?”

   曰:“象不得有爲于其國,天子使吏治其國,而納其貢稅焉,故謂之放,豈得暴彼民哉?雖然,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不及貢,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謂也。”

  ●四

  鹹丘蒙問曰:“語雲:‘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堯帥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見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于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識此語誠然乎哉?”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堯老而舜攝也。堯典曰:‘二十有八載,放勳乃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無二日,民無二王。’舜既爲天子矣,又帥天下諸侯以爲堯三年喪,是二天子矣。”

   鹹丘蒙曰:“舜之不臣堯,則吾既得聞命矣。詩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舜既爲天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詩也,非是之謂也;勞于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獨賢勞也。’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爲得之。如以辭而已矣,雲漢之詩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遺。’信斯言也,是周無遺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爲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詩曰:‘永言孝思,孝思維則。’此之謂也。書曰:‘只載見瞽瞍,夔夔齊栗,瞽瞍亦允若。’是爲父不得而子也。”

  ●五

  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

   “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曰:“天與之。”

   “天與之者,諄諄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與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薦人于天,不能使天與之天下;諸侯能薦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與之諸侯;大夫能薦人于諸侯,不能使諸侯與之大夫。昔者堯薦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問薦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與之,人與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舜相堯二十有八載,非人之所能爲也,天也。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觐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堯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太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

  ●六

  萬章問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傳于賢而傳于子。’有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昔者舜薦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喪畢,禹避舜之子于陽城。天下之民從之,若堯崩之後,不從堯之子而從舜也。禹薦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喪畢,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陰。朝觐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啓,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啓,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堯,禹之相舜也,曆年多,施澤于民久。啓賢,能敬承繼禹之道。益之相禹也,曆年少,施澤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遠,其子之賢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爲也。莫之爲而爲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薦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繼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廢,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湯以王于天下。湯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顛覆湯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于桐處仁遷義;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己也,複歸于亳。周公之不有天下,猶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後、殷、周繼,其義壹也。’”

  ●七

  萬章問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湯’有諸?”

   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祿之以天下,弗顧也;系馬千驷,弗視也。非其義也,非其道也,壹介不以與人,壹介不以取諸人,湯使人以幣聘之,囂囂然曰:‘我何以湯之聘幣爲哉?我豈若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哉?’湯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與我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吾豈若使是君爲堯舜之君哉?吾豈若使是民爲堯舜之民哉?吾豈若于吾身親見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湯而說之以伐夏救民。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況辱己以正天下者乎?聖人之行不同也,或遠或近,或去或不去,歸潔其身而已矣。吾聞其以堯舜之道要湯,末聞以割烹也。林氏曰:“以堯舜之道要湯者,非實以是要之也,道在此而湯之聘自來耳。猶子貢言夫子之求之,異乎人之求之也”愚謂此語亦猶前章所論父不得而子之意。伊訓曰:‘天誅造攻自牧宮,朕載自亳。’    ”

  ●八

  萬章問曰:“或謂孔子于衛主癰疽,于齊主侍人瘠環,有諸乎?”

   孟子曰:“否,不然也。好事者爲之也。于衛主顔雠由。彌子之妻與子路之妻,兄弟也。彌子謂子路曰:‘孔子主我,衛卿可得也。’子路以告。孔子曰:‘有命。’孔子進以禮,退以義,得之不得曰‘有命’。而主癰疽與侍人瘠環,是無義無命也。孔子悅于魯衛,遭宋桓司馬將要而殺之,微服而過宋。是時孔子當阨,主司城貞子,爲陳侯周臣。吾聞觀近臣,以其所爲主;觀遠臣,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癰疽與侍人瘠環,何以爲孔子?”

  ●九

  萬章問曰:“或曰:‘百裏奚自鬻于秦養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信乎?”

   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爲之也。百裏奚,虞人也。晉人以垂棘之璧與屈産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宮之奇谏,百裏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幹秦穆公之爲汙也,可謂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謂不智乎?知虞公之將亡而先去之,不可謂不智也。時舉于秦,知穆公之可與有行也而相之,可謂不智乎?相秦而顯其君于天下,可傳于後世,不賢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鄉黨自好者不爲,而謂賢者爲之乎?”


卷十 萬章章句下


   ●壹

  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橫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與鄉人處,如以朝衣朝冠坐于塗炭也。當纣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此道覺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汙君,不辭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與鄉人處,由由然不忍去也。‘爾爲爾,我爲我,雖袒裼裸裎于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故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

   孔子之去齊,接浙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二

  北宮锜問曰:“周室班爵祿也,如之何?”

   孟子曰:“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嘗聞其略也。天子壹位,公壹位,侯壹位,伯壹位,子、男同壹位,凡五等也。君壹位,卿壹位,大夫壹位,上士壹位,中士壹位,下士壹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裏,公侯皆方百裏,伯七十裏,子、男五十裏,凡四等。不能五十裏,不達于天子,附于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大國地方百裏,君十卿祿,卿祿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祿足以代其耕也。次國地方七十裏,君十卿祿,卿祿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祿足以代其耕也。小國地方五十裏,君十卿祿,卿祿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祿足以代其耕也。耕者之所獲,壹夫百畝。百畝之糞,上農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爲差。”

  ●三

  萬章問曰:“敢問友。”

   孟子曰:“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孟獻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樂正裘、牧仲,其三人,則予忘之矣。獻子之與此五人者友也,無獻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獻子之家,則不與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爲然也。雖小國之君亦有之。費惠公曰:‘吾于子思,則師之矣;吾于顔般,則友之矣;王順、長息則事我者也。’非惟小國之君爲然也,雖大國之君亦有之。晉平公之于亥唐也,入雲則入,坐雲則坐,食雲則食。雖疏食菜羹,未嘗不飽,蓋不敢不飽也。然終于此而已矣。弗與共天位也,弗與治天職也,弗與食天祿也,士之尊賢者也,非王公之尊賢也。舜尚見帝,帝館甥于貳室,亦飨舜,叠爲賓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謂之貴貴;用上敬下,謂之尊賢。貴貴、尊賢,其義壹也。”

  ●四

  萬章問曰:“敢問交際何心也?”孟子曰:“恭也。”

   曰:“卻之卻之爲不恭,何哉?”曰:“尊者賜之,曰‘其所取之者,義乎,不義乎”,而後受之,以是爲不恭,故弗卻也。”

   曰:“請無以辭卻之,以心卻之,曰‘其取諸民之不義也’,而以他辭無受,不可乎?”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斯孔子受之矣。”

   萬章曰:“今有禦人于國門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饋也以禮,斯可受禦與?”曰:“不可。康诰曰:‘殺越人于貨,闵不畏死,凡民罔不譈。’是不待教而誅者也。殷受夏,周受殷,所不辭也。于今爲烈,如之何其受之?”

   曰:“今之諸侯取之于民也,猶禦也。苟善其禮際矣,斯君子受之,敢問何說也?”曰:“子以爲有王者作,將比今之諸侯而誅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後誅之乎?夫謂非其有而取之者盜也,充類至義之盡也。孔子之仕于魯也,魯人獵較,孔子亦獵較。獵較猶可,而況受其賜乎?”

   曰:“然則孔子之仕也,非事道與?”曰:“事道也。”

   “事道奚獵較也?”曰:“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曰:“奚不去也?”

   曰:“爲之兆也。兆足以行矣,而不行,而後去,是以未嘗有所終三年淹也。孔子有見行可之仕,有際可之仕,有公養之仕也。于季桓子,見行可之仕也;于衛靈公,際可之仕也;于衛孝公,公養之仕也。”

  ●五

  孟子曰:“仕非爲貧也,而有時乎爲貧;娶妻非爲養也,而有時乎爲養。爲貧者,辭尊居卑,辭富居貧。辭尊居卑,辭富居貧,惡乎宜乎?抱關擊柝。孔子嘗爲委吏矣,曰‘會計當而已矣’。嘗爲乘田矣,曰‘牛羊茁壯,長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恥也”

  ●六

  萬章曰:“士之不托諸侯,何也?”孟子曰:“不敢也。諸侯失國,而後托于諸侯,禮也;士之托于諸侯,非禮也。”

   萬章曰:“君饋之粟,則受之乎?”曰:“受之。”

   “受之何義也?”曰:“君之于氓也,固周之。”

   曰:“周之則受,賜之則不受,何也?”曰:“不敢也。”

   曰:“敢問其不敢何也?”曰:“抱關擊柝者,皆有常職以食于上。無常職而賜于上者,以爲不恭也。”

   曰:“君饋之,則受之,不識可常繼乎?”曰:“缪公之于子思也,亟問,亟饋鼎肉。子思不悅。于卒也,標使者出諸大門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急。’蓋自是台無饋也。悅賢不能舉,又不能養也,可謂悅賢乎?”

   曰:“敢問國君欲養君子,如何斯可謂養矣?”曰:“以君命將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後廪人繼粟,庖人繼肉,不以君命將之。子思以爲鼎肉,使己仆仆爾亟拜也,非養君子之道也。堯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倉廪備,以養舜于畎畝之中,後舉而加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賢者也。”

  ●七

  萬章曰:“敢問不見諸侯,何義也?”孟子曰:“在國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謂庶人。庶人不傳質爲臣,不敢見于諸侯,禮也。”

   萬章曰:“庶人,召之役,則往役;君欲見之,召之,則不往見之,何也?”曰:“往役,義也;往見,不義也。且君之欲見之也,何爲也哉?”

   曰:“爲其多聞也,爲其賢也。”曰:“爲其多聞也,則天子不召師,而況諸侯乎?爲其賢也,則吾未聞欲見賢而召之也。缪公亟見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國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悅,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雲乎,豈曰友之雲乎?’子思之不悅也,豈不曰:‘以位,則子,君也;我,臣也。何敢與君友也?以德,則子事我者也。奚可以與我友?’千乘之君求與之友,而不可得也,而況可召與?齊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將殺之。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曰:“敢問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豈敢往哉。況乎以不賢人之招招賢人乎?欲見賢人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詩雲:‘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

   萬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駕而行。然則孔子非與?”曰:“孔子當仕有官職,而以其官召之也。”

  ●八

  孟子謂萬章曰:“壹鄉之善士,斯友壹鄉之善士;壹國之善士,斯友壹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爲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九

  齊宣王問卿。孟子曰:“王何卿之問也?”

   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貴戚之卿,有異姓之卿。”

   王曰:“請問貴戚之卿。”曰:“君有大過則谏,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王勃然變乎色。

   曰:“王勿異也。王問臣,臣不敢不以正對。”王色定,然後請問異姓之卿。

   曰:“君有過則谏,反覆之而不聽,則去。”


卷十壹 告子章句上


   ●壹

  告子曰:“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桊也。以人性爲仁義,猶以杞柳爲桮桊。”

   孟子曰:“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爲桮桊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爲桮桊也?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爲桮桊,則亦將戕賊人以爲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二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袂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于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

   孟子曰:“水信無分于東西。無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爲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三

  告子曰:“生之謂性。”

   孟子曰:“生之謂性也,猶白之謂白與?”曰:“然。”

   “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曰:“然。”“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

  ●四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孟子曰:“何以謂仁內義外也?”

   曰:“彼長而我長之,非有長于我也;猶彼白而我白之,從其白于外也,故謂之外也。”

   曰:“異于白馬之白也,無以異于白人之白也;不識長馬之長也,無以異于長人之長與?且謂長者義乎?長之者義乎?”

   曰:“吾弟則愛之,秦人之弟則不愛也,是以我爲悅者也,故謂之內。長楚人之長,亦長吾之長,是以長爲悅者也,故謂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無以異于耆吾炙。夫物則亦有然者也,然則耆炙亦有外與?”

  ●五

  孟季子問公都子曰:“何以謂義內也?”

   曰:“行吾敬,故謂之內也。”

   “鄉人長于伯兄壹歲,則誰敬?”曰:“敬兄。”

   “酌則誰先?”曰:“先酌鄉人。”

   “所敬在此,所長在彼,果在外,非由內也。”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將曰‘敬叔父’。曰:‘弟爲屍,則誰敬?’彼將曰‘敬弟。’子曰:‘惡在其敬叔父也?’彼將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須之敬在鄉人。’”季子聞之曰:“敬叔父則敬,敬弟則敬,果在外,非由內也。”公都子曰:“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然則飲食亦在外也?”

  ●六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爲善,可以爲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爲君而有象,以瞽瞍爲父而有舜;以纣爲兄之子且以爲君,而有微子啓、王子比幹。’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爲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爲不善,非才之罪也。測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測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爲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七

  孟子曰:“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今夫麰麥,播種而耰之,其地同,樹之時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時,皆熟矣。雖有不同,則地有肥硗,雨露之養,人事之不齊也。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于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故龍子曰:‘不知足而爲屦,我知其不爲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與人殊,若犬馬之與我不同類也,則天下何耆皆從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聲,天下期于師曠,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聲也,有同聽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刍豢之悅我口。”

  ●八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于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爲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爲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爲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爲,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爲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

  ●九

  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壹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爲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壹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壹人雖聽之,壹心以爲有鴻鹄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十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爲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爲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爲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壹箪食,壹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于我何加焉?爲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宮室之美爲之;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妻妾之奉爲之;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爲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十壹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十二

  孟子曰:“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則不遠秦楚之路,爲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則知惡之;心不若人,則不知惡,此之謂不知類也。”

  ●十三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養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養之者,豈愛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十四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愛。兼所愛,則兼所養也。無尺寸之膚不愛焉,則無尺寸之膚不養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豈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體有貴賤,有小大。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養其小者爲小人,養其大者爲大人。今有場師,舍其梧槚,養其樲棘,則爲賤場師焉。養其壹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則爲狼疾人也。飲食之人,則人賤之矣,爲其養小以失大也。飲食之人無有失也,則口腹豈適爲尺寸之膚哉?”

  ●十五

  公都子問曰:“鈞是人也,或爲大人,或爲小人,何也?”

   孟子曰:“從其大體爲大人,從其小體爲小人。”

   曰:“鈞是人也,或從其大體,或從其小體,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此爲大人而已矣。”

  ●十六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十七

  孟子曰:“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詩雲:‘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于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

  ●十八

  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爲仁者,猶以壹杯水,救壹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十九

  孟子曰:“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苟爲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二十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學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


   ●壹

  任人有問屋廬子曰:“禮與食孰重?”曰:“禮重。”

   “色與禮孰重?”曰:“禮重。”

   曰:“以禮食,則饑而死;不以禮食,則得食,必以禮乎?親迎,則不得妻;不親迎,則得妻,必親迎乎!”屋廬子不能對,明日之鄒以告孟子。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金重于羽者,豈謂壹鈎金與壹輿羽之謂哉?取食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應之曰:‘紾兄之臂而奪之食,則得食;不紾,則不得食,則將紾之乎?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則得妻;不摟,則不得妻,則將摟之乎?’”

  ●二

  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爲堯舜,有諸?”孟子曰:“然。”“交聞文王十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

   曰:“奚有于是?亦爲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勝壹匹雛,則爲無力人矣;今曰舉百鈞,則爲有力人矣。然則舉烏獲之任,是亦爲烏獲而已矣。夫人豈以不勝爲患哉?弗爲耳。徐行後長者謂之弟,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夫徐行者,豈人所不能哉?所不爲也。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見于鄒君,可以假館,願留而受業于門。”

   曰:“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有余師。”

  ●三

  公孫醜問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詩也。’”

   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

   曰:“固哉,高叟之爲詩也!有人于此,越人關弓而射之,則己談笑而道之;無他,疏之也。其兄關弓而射之,則己垂涕泣而道之;無他,戚之也。小弁之怨,親親也。親親,仁也。固矣夫,高叟之爲詩也!”曰:“凱風何以不怨?”

   曰:“凱風,親之過小者也;小弁,親之過大者也。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四

  宋牼將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將何之?”

   曰:“吾聞秦楚構兵,我將見楚王說而罷之。楚王不悅,我將見秦王說而罷之,二王我將有所遇焉。”

   曰:“轲也請無問其詳,願聞其指。說之將何如?”

   曰:“我將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則大矣,先生之號則不可。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于利,以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于利也。爲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爲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爲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于仁義,而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于仁義也。爲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爲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爲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五

  孟子居鄒,季任爲任處守,以幣交,受之而不報。處于平陸,儲子爲相,以幣交,受之而不報。他日由鄒之任,見季子;由平陸之齊,不見儲子。屋廬子喜曰:“連得閑矣。”

   問曰:“夫子之任見季子,之齊不見儲子,爲其爲相與?”

   曰:“非也。書曰:‘享多儀,儀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爲其不成享也。”屋廬子悅。或問之。屋廬子曰:“季子不得之鄒,儲子得之平陸。”

  ●六

  淳于髡曰:“先名實者,爲人也;後名實者,自爲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實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賢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湯,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惡汙君,不辭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趨壹 也。壹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曰:“魯缪公之時,公儀子爲政,子柳、子思爲臣,魯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賢者之無益于國也!”

   曰:“虞不用百裏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不用賢則亡,削何可得與?”

   曰:“昔者王豹處于泣,而河西善讴;綿駒處于高唐,而齊右善歌;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有諸內必形諸外。爲其事而無其功者,髡未嘗睹之也。是故無賢者也,有則髡必識之。”

   曰:“孔子爲魯司寇,不用,從而祭,燔肉不至,不稅冕而行。不知者以爲爲肉也。其知者以爲爲無禮也。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不欲爲苟去。君子之所爲,衆人固不識也。”

  ●七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天子適諸侯曰巡狩,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慶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蕪,遺老失賢,培克在位,則有讓。壹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是故天子討而不伐,諸侯伐而不討。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爲盛。葵丘之會諸侯,束牲、載書而不砍血。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爲妻。’再命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籴,無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于好。’今之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惡,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

  ●八

  魯欲使慎子爲將軍。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堯舜之世。壹戰勝齊,遂有南陽,然且不可。”

   慎子勃然不悅曰:“此則滑厘所不識也。”

   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裏;不千裏,不足以待諸侯。諸侯之地方百裏;不百裏,不足以守宗廟之典籍。周公之封于魯,爲方百裏也;地非不足,而儉于百裏。太公之封于齊也,亦爲方百裏也;地非不足也,而儉于百裏。今魯方百裏者五,子以爲有王者作,則魯在所損乎?在所益乎?徒取諸彼以與此,然且仁者不爲,況于殺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務引其君以當道,志于仁而已。”

  ●九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爲君辟土地,充府庫。’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爲君約與國,戰必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不志于仁,而求爲之強戰,是輔桀也。由今之道,無變今之俗,雖與之天下,不能壹朝居也。”

  ●十

  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壹,何如?”

   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萬室之國,壹人陶,則可乎?”

   曰:“不可,器不足用也。”

   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無城郭、宮室、宗廟、祭祀之禮,無諸侯幣帛饔飧,無百官有司,故二十取壹而足也。今居中國,去人倫,無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爲國,況無君子乎?欲輕之于堯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堯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十壹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爲壑,今吾子以鄰國爲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

  ●十二

  孟子曰:“君子不亮,惡乎執?”

  ●十三

  魯欲使樂正子爲政。孟子曰:“吾聞之,喜而不寐。”

   公孫醜曰:“樂正子強乎?”曰:“否。”

   “有知慮乎?”曰:“否。”

   “多聞識乎?”曰:“否。”

   “然則奚爲喜而不寐?”曰:“其爲人也好善。”

   “好善足乎?”曰:“好善優于天下,而況魯國乎?夫苟好善,則四海之內,皆將輕千裏而來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則人將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聲音顔色,距人于千裏之外。士止于千裏之外,則讒谄面谀之人至矣。與讒谄面谀之人居,國欲治,可得乎?”

  ●十四

  陳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則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禮,言將行其言也,則就之;禮貌未衰,言弗行也,則去之。其次,雖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禮,則就之;禮貌衰,則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饑餓不能出門戶。君聞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從其言也,使饑餓于我土地,吾恥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十五

  孟子曰:“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築之閑,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裏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後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十六

  孟子曰:“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卷十三 盡心章句上


   ●壹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二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三

  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四

  孟子曰:“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五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衆也。”

  ●六

  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七

  孟子曰:“恥之于人大矣。爲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八

  孟子曰:“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樂其道而忘人之勢。故王公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見之。見且由不得亟,而況得而臣之乎?”

  ●九

  孟子謂宋句踐曰:“子好遊乎?吾語子遊。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

   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十

  孟子曰:“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

  ●十壹

  孟子曰:“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

  ●十二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

  ●十三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遷善而不知爲之者。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

  ●十四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十五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十六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遊,其所以異于深山之野人者幾希。及其聞壹善言,見壹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

  ●十七

  孟子曰:“無爲其所不爲,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十八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恒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十九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則爲容悅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爲悅者也。有天民者,達可行于天下而後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二十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壹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炸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二十壹

  孟子曰:“廣土衆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二十二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太公辟纣,居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 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天下有善養老,則仁人以爲己歸矣。五畝之宅,樹牆下以桑,匹婦蠶之,則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雞,二母彘,無失其時,老者足以無失肉矣。百畝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無饑矣。所謂西伯善養老者,制其田裏,教之樹畜,導其妻子,使養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飽。不暖不飽,謂之凍餒。文王之民,無凍餒之老者,此之謂也。”

  ●二十三

  孟子曰:“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門戶,求水火,無弗與者,至足矣。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二十四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爲水,遊于聖人之門者難爲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爲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

  ●二十五

  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爲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爲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二十六

  孟子曰:“楊子取爲我,拔壹毛而利天下,不爲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爲之。子莫執中,執中爲近之,執中無權,猶執壹也。所惡執壹者,爲其賊道也,舉壹而廢百也。”

  ●二十七

  孟子曰:“饑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饑渴害之也。豈惟口腹有饑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無以饑渴之害爲心害,則不及人不爲憂矣。”

  ●二十八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二十九

  孟子曰:“有爲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猶爲棄井也。”

  ●三十

  孟子曰:“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

  ●三十壹

  公孫醜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順。’放太甲于桐,民大悅。太甲賢。又反之,民大悅。賢者之爲人臣也,其君不賢,則固可放與?”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三十二

  公孫醜曰:“詩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曰:“君子居是國也,其君用之,則安富尊榮;其子弟從之,則孝弟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三十三

  王子墊問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謂尚志?”    曰:“仁義而已矣。殺壹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三十四

  孟子曰:“仲子,不義與之齊國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義也。人莫大焉亡親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三十五

  桃應問曰:“舜爲天子,臯陶爲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執之而已矣。”“然則舜不禁與?”    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則舜如之何?”

   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

  ●三十六

  孟子自範之齊,望見齊王之子。喟然歎曰:“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夫非盡人之子與?”

   孟子曰:“王子宮室、車馬、衣服多與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況居天下之廣居者乎?魯君之宋,呼于垤澤之門。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聲之似我君也?’此無他,居相似也。”

  ●三十七

  孟子曰:“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恭敬者,幣之未將者也。恭敬而無實,君子不可虛拘。”

  ●三十八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三十九

  齊宣王欲短喪。公孫醜


關于“四書”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