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成語使用的廣泛性
這也值得你們大驚小怪、冷嘲熱諷。(《魯迅全集"卷五引《奇文共賞》)
這句話裏連用了"大驚小怪""冷嘲熱諷"兩個成語。"大驚小怪"是我們口頭上常用的成語,宋朝的朱熹就已經用過,見《朱子語類》。"冷嘲熱諷"意思是用名言暗語譏笑諷刺。"冷嘲熱諷"和"冷言冷語"的意思很相近,但是又有區別。"冷言冷語"指的是譏笑諷刺的話。如果把這裏所引的句子改為"這也值得你們大驚小怪,冷言冷語",就感覺著有點兒不順,這是因為這裏應該用動詞,不能用名詞。"冷嘲熱諷"可以作動詞用,"冷言冷語"適宜於作名詞。這類細微的區別,使用成語時也應該加以辨析。又如:幹部雷厲風行,戰士就不會鬆鬆散散;幹部一絲不苟,戰士就不會馬馬虎虎。(《人民日報》社論《把三八連隊作風傳播到全國去》)
這句話裏用了"雷厲風行""一絲不苟"兩個成語。"鬆鬆散散""馬馬虎虎"還沒有取得成語的資格。"雷厲風行"意思是象雷響那樣猛烈,象風刮那樣迅速。往往用它形容作起事來說幹就幹,聲勢猛烈迅速的情況。這個成語出於唐朝韓愈的《潮州刺史謝上表》,原作"雷厲風飛"。"一絲不苟"是形容作事嚴肅認真,對極細微的地方也絕不馬虎過去。又如:
脫離群眾一事無成,依靠群眾百戰百勝。(《光明日報》新聞標題)
在這個新聞標題裏,連用了兩個成語:"一事無成""百戰百勝"。"一事無成"是說什麼事也辦不成。這個成語出於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除夜寄元微之詩》:"鬢毛不覺白毿毿, 一事無成 百不堪。""百戰百勝"見《孫子·謀攻》:"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打了無數次的勝仗,還算不得好中的最好的,不用動兵打仗,就能使敵人的隊伍屈服,這才是好中的最好的。在兵法家孫子看來,"百戰百勝"還算不得是最好的軍事家。後來這四個字用為成語,就表示每戰必勝,所向無敵的意思。這就是取這四個字的字面意思了。
文章的題目,有時也用成語,如:
鞠躬盡瘁,砥柱中流(《回憶周總理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片斷》)這是徐向前同志一篇文章的標題。題目共有八的字,而是兩個成語。這裏所用的"鞠躬盡瘁"這個成語,意思是恭敬謹慎、竭盡辛勞地為國家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直到生命結束時為止。這是諸葛亮《後出師表》裏的名句,頗為人們所傳誦。"瘁"是"辛勞"的意思。《後出師表》"盡瘁"作"盡力"。大概人們因為《詩經·北山》有"或盡瘁國事"之語,所以把"力"換成了"瘁"。這仍然可以算是照用原話。"砥柱"是立在黃河水中的一座山,在現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儘管黃河之水洶湧澎湃,一刻不停地向這座山衝擊,但是千百年來,它始終屹(yì)立不動。這裏用"中流砥柱"這個成語,形容周總理所起的堅強的柱石作用。
我們經常看報,報紙上新聞或評論的標題就往往用成語。如:
漏洞百出,欲蓋彌彰(《人們日報》)
事實勝於雄辯(《人民日報》)
我們不夜郎自大,也不卑躬屈膝(《人民日報》)
文藝作品的標題,特別是章回小說的回目,也往往用成語。如:
村老老是信口開河
情哥哥偏尋根究底
這個古典小說《紅樓夢》第三十九回的回目,裏面用了兩個成語。"信口開河"是口頭上常用的成語,本來作"信口開合"。"信"是任其自然不加控制的意思。"開合"就是張開閉上。"信口開合"的意思是把嘴任意開閉,捏造出許多不可靠的話來。元朝人《爭報恩》雜劇有"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開合的合也寫作"河",這是因為"河"與"合"同音,而且有一個形容說話滔滔不絕的成語是"口若懸河"。
《紅樓夢》的回目使用成語的,除了上邊舉的這個例子,另外還有一些。其他古典章回小說,在回目中使用成語的例子也不少。不僅古典章回小說的回目,就是當代小說的章節標題,也有大量使用成語的。
我們常見的對聯,也往往用成語。下面幾幅對聯,每幅裏便都有兩個常用的成語。如:
1.又讀書又勞動能文能武
學政治學技術又紅又專
2.三大革命波瀾壯闊
六億人民鬥志昂揚
3.山河錦繡
人物風流
這裏再舉一個使用成語的例子。有人在某報上發表過一篇《學習十字訣》,全文是這樣:
"勤 業精於勤 問 不恥下問
恒 持之以恆 習 溫故知新
序 循序漸進 思 好求甚解
博 博覽群書 記 勤做筆記
專 專心致志 用 學以致用"
這裏邊"勤做筆記"一條是普通片語,"好求甚解"一條,是由成語"不求甚解"改造的新成語;除此以外,其餘八條都是成語。這些成語大部分可以找到它的出處,這裏不一一說明了。
從上邊所引的這些例子看來,成語的使用範圍是相當廣泛的。因此,我們學習語文也就很有必要對成語加以注意,並且學習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