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效特牲


效特牲

  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天子適諸侯,諸侯膳用犢;諸侯適天子,天子賜之禮大牢;貴誠之義也。故天子牲孕弗食也,祭帝弗用也。大路繁纓壹就,先路三就,次路五就。郊血,大飨腥,三獻爓,壹獻熟;至敬不飨味而貴氣臭也。諸侯爲賓,灌用郁鬯。灌用臭也,大飨,尚腶修而已矣。大飨,君三重席而酢焉。三獻之介,君專席而酢焉。此降尊以就卑也。飨禘有樂,而食嘗無樂,陰陽之義也。凡飲,養陽氣也;凡食,養陰氣也。故春禘而秋嘗;春飨孤子,秋食耆老,其義壹也。而食嘗無樂。飲,養陽氣也,故有樂;食,養陰氣也,故無聲。凡聲,陽也。鼎俎奇而邊豆偶,陰陽之義也。邊豆之實,水土之品也。不敢用亵味而貴多品,所以交于旦明之義也。賓入大門而奏《肆夏》,示易以敬也。卒爵而樂阕,孔子屢歎之。奠酬而工升歌,發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貴人聲也。樂由陽來者也,禮由陰作者也,陰陽和而萬物得。旅幣無方,所以別土地之宜而節遠迩之期也。龜爲前列,先知也,以鍾次之,以和居參之也。虎豹之皮,示服猛也。束帛加璧,往德也。庭燎之百,由齊桓公始也。大夫之奏《肆夏》也,由趙文子始也。朝觐,大夫之私觌,非禮也。大夫執圭而使,所以申信也;不敢私觌,所以致敬也;而庭實私觌,何爲乎諸侯之庭?爲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大夫而飨君,非禮也。大夫強而君殺之,義也;由三桓始也。天子無客禮,莫敢爲主焉。君適其臣,升自阼階,不敢有其室也。觐禮,天子不下堂而見諸侯。下堂而見諸侯,天子之失禮也,由夷王以下。諸侯之宮縣,而祭以白牡,擊玉磬,朱幹設錫,冕而舞《大武》,乘大路,諸侯之僭禮也。台門而旅樹,反坫,繡黼,丹朱中衣,大夫之僭禮也。故天子微,諸侯僭;大夫強,諸侯脅。于此相貴以等,相觌以貨,相賂以利,而天下之禮亂矣。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諸侯。而公廟之設于私家,非禮也,由三桓始也。

  天子存二代之後,猶尊賢也,尊賢不過二代。諸侯不臣寓公。故古者寓公不繼世。君之南鄉,答陽之義也。臣之北面,答君也。大夫之臣不稽首,非尊家臣,以辟君也。大夫有獻弗親,君有賜不面拜,爲君之答己也。鄉人禓,孔子朝服立于阼,存室神也。孔子曰:「射之以樂也,何以聽,何以射?」孔子曰:「士,使之射,不能,則辭以疾。縣弧之義也。」孔子曰:「三日齊,壹日用之,猶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孔子曰:「繹之于庫門內,祊之于東方,朝市之于西方,失之矣。」

  社祭土而主陰氣也。君南鄉于北墉下,答陰之義也。日用甲,用日之始也。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之氣也。是故喪國之社屋之,不受天陽也。薄社北牖,使陰明也。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家主中溜而國主社,示本也。唯爲社事,單出裏。唯爲社田,國人畢作。唯社,丘乘共資盛,所以報本反始也。季春出火,爲焚也。然後簡其車賦,而曆其卒伍,而君親誓社,以習軍旅。左之右之,坐之起之,以觀其習變也;而流示之禽,而鹽諸利,以觀其不犯命也。求服其志,不貪其得,故以戰則克,以祭則受福。

  天子適四方,先柴。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大報天而主日也。兆于南郊,就陽位也。掃地而祭,于其質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于郊,故謂之郊。牲用骍,尚赤也;用犢,貴誠也。郊之用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蔔郊,受命于祖廟,作龜于祢宮,尊祖親考之義也。蔔之日,王立于澤,親聽誓命,受教谏之義也。獻命庫門之內,戒百官也。大廟之命,戒百姓也。祭之日,王皮弁以聽祭報,示民嚴上也。喪者不哭,不敢凶服,記掃反道,鄉爲田燭。弗命而民聽上。祭之日,王被衮以象天,戴冕,澡十有二旒,則天數也。乘素車,貴其質也。旗十有二旒,龍章而設日月,以象天也。天垂象,聖人則之。郊所以明天道也。帝牛不吉,以爲稷牛。帝牛必在滌三月,稷牛唯具。所以別事天神與人鬼也。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

  天子大蠟八。伊耆氏始爲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飨之也。蠟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種以報啬也。飨農及郵表畷,禽獸,仁之至、義之盡也。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爲其食田鼠也;迎虎,爲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與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終也。葛帶榛杖,喪殺也。蠟之祭,仁之至、義之盡也。黃衣黃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黃冠;黃冠,草服也。大羅氏,天子之掌鳥獸者也,諸侯貢屬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羅氏致鹿與女,而诏客告也。以戒諸侯曰:「好田好女者亡其國。」天子樹瓜華,不斂藏之種也。八蠟以記四方。四方年不順成,八蠟不通,以謹民財也。順成之方,其蠟乃通,以移民也。既蠟而收,民息已。故既蠟,君子不興功。

  恒豆之菹,水草之和氣也;其醢,陸産之物也。加豆,陸産也;其醢,水物也。邊豆之薦,水土之品也,不敢用常亵味而貴多品,所以交于神明之義也,非食味之道也。先王之薦,可食也而不可耆也。卷冕路車,可陳也而不可好也。武壯,而不可樂也。宗廟之威,而不可安也。宗廟之器,可用也而不可便其利也,所以交于神明者,不可以同于所安樂之義也。酒醴之美,玄酒明水之尚,貴五味之本也。黼黻文繡之美,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莞簟之安,而蒲越稿鞂之尚,明之也。大羹不和,貴其質也。大圭不琢,美其質也。丹漆雕幾之美,素車之乘,尊其樸也,貴其質而已矣。所以交于神明者,不可同于所安亵之甚也。如是而後宜。鼎俎奇而邊豆偶,陰陽之義也。黃目,郁氣之上尊也。黃者中也;目者氣之清明者也。言酌于中而清明于外也,祭天,掃地而祭焉,于其質而已矣。酰醢之美,而煎鹽之尚,貴天産也。割刀之用,而鸾刀之貴,貴其義也。聲和而後斷也。

  冠義:始冠之,缁布之冠也。大古冠布,齊則缁之。其緌也,孔子曰:「吾未之聞也。冠而敝之可也。」適子冠于阼,以著代也。醮于客位,加有成也。三加彌尊,喻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委貌,周道也。章甫,殷道也。毋追,夏後氏之道也。周弁,殷冔,夏收。三王共皮弁素積。無大夫冠禮,而有其昏禮。古者,五十而後爵,何大夫冠禮之有?諸侯之有冠禮,夏之末造也。天子之元子,士也。天下無生而貴者也。繼世以立諸侯,象賢也。以官爵人,德之殺也。死而益,今也;古者生無爵,死無益。禮之所尊,尊其義也。失其義,陳其數,祝史之事也。故其數可陳也,其義難知也。知其義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

  天地合而後萬物興焉。夫昏禮,萬世之始也。取于異姓,所以附遠厚別也。幣必誠,辭無不腆。告之以直信;信,事人也;信,婦德也。壹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男子親迎,男先于女,剛柔之義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義壹也。執摯以相見,敬章別也。男女有別,然後父子親,父子親然後義生,義生然後禮作,禮作然後萬物安。無別無義,禽獸之道也。婿親禦授綏,親之也。親之也者,親之也。敬而親之,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也。出乎大門而先,男帥女,女從男,夫婦之義由此始也。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玄冕齋戒,鬼神陰陽也。將以爲社稷主,爲先祖後,而可以不致敬乎?共牢而食,同尊卑也。故婦人無爵,從夫之爵,坐以夫之齒。器用陶匏,尚禮然也。三王作牢用陶匏。厥明,婦盥饋。舅姑卒食,婦馂余,私之也。舅姑降自西階,婦降自阼階,授之室也。昏禮不用樂,幽陰之義也。樂,陽氣也。昏禮不賀,人之序也。

  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氣;血腥爓祭,用氣也。殷人尚聲,臭味未成,滌蕩其聲;樂三阕,然後出迎牲。聲音之號,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間也。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陰達于淵泉。灌以圭璋,用玉氣也。既灌,然後迎牲,致陰氣也。蕭合黍稷;臭,陽達于牆屋。故既奠,然後焫蕭合膻鄉。凡祭,慎諸此。魂氣歸于天,形魄歸于地。故祭,求諸陰陽之義也。殷人先求諸陽,周人先求諸陰。诏祝于室,坐屍于堂,用牲于庭,升首于室。直祭,祝于主;索祭,祝于祊。不知神之所在,于彼乎?于此乎?或諸遠人乎?祭于祊,尚曰求諸遠者與?祊之爲言京也,肵之爲言敬也。富也者福也,首也者,直也。相,飨之也。嘏,長也,大也。屍,陳也。毛血,告幽全之物也。告幽全之物者,貴純之道也。血祭,盛氣也。祭肺肝心,貴氣主也。祭黍稷加肺,祭齊加明水,報陰也。取膟菺燔燎,升首,報陽也。明水涚齊,貴新也。凡涚,新之也。其謂之明水也,由主人之絜著此水也。君再拜稽首,肉袒親割,敬之至也。敬之至也,服也。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肉袒,服之盡也。祭稱孝孫孝子,以其義稱也;稱曾孫某,謂國家也。祭祀之相,主人自致其敬,盡其嘉,而無與讓也。腥肆爓腍祭,豈知神之所飨也?主人自盡其敬而已矣。舉斝角,诏妥屍。古者,屍無事則立,有事而後坐也。屍,神象也。祝,將命也。縮酌用茅,明酌也。醆酒涚于清,汁獻涚于醆酒;猶明清與醆酒于舊澤之酒也。祭有祈焉,有報焉,有由辟焉。齊之玄也,以陰幽思也。故君子三日齊,必見其所祭者。

翻譯

  南郊祭天只用壹頭牛犢,而祭祀社援卻要用牛、羊、永三牲。天子巡守,來到諸侯之國,諸侯招待天子進膳也是用壹頭牛犢,而諸侯朝見天子,天子賜宴卻是牛,羊、采具備。因爲牛犢尚不失童貞,這表明是以誠實爲貴。所以天子不吃懷孕的牛,祭天也不用懷孕的牛。天子祭天所用的大格,只用壹圈繁纓作爲馬的裝飾,而用來幹普通雜事的先格就用三圈,再低壹等的次格就用五圈。這說明禮在某些場合是以少爲貴。祭天而用牲血作供品,祭列祖列宗而用生肉,祭社櫻乃用半生不熟的肉,祭群小祀卻用熟肉。這說明神靈愈是高貴,愈是不以接近活人口味的供品爲貴,而是以能散發強烈氣味的供品爲貴。諸侯互相拜訪,宴席上也只敬以郁色香酒,而沒有七碗八盤的菜,這也是看重郁色的芬芳氣味的緣故。天子設宴招待各國諸侯,上的第壹道菜是服惰,也是重氣味而不重口味的緣故。

  諸侯舉行盛宴招待來訪賓客,如果是國君回敬國君的酒,則只須坐在原有的三重席上,不須變動。如果是大夫來訪,主國國君向大夫的隨員敬酒,主國國君就要把自己的三重席子改爲壹重席子,使與大夫隨員的座席相等,這叫做“降尊以就卑”。春夏二季祭祖,舉行飨禮,有音樂伴奏;秋冬二季祭祖,舉行食禮,沒有音樂伴奏。這是因爲春夏屬陽,秋冬屬陰。凡是飲酒,意在保養陽氣;凡是吃飯,意在保養陰氣。所以春夏祭祖用飨禮,而秋冬祭祖用食禮。春天用飨禮招待烈士遺孤,秋天用食禮招待烈士父祖,其道理和上邊講的壹樣。而春夏二季祭祖的飨禮使用音樂,秋冬二季祭祖的食禮不用音樂。飨禮以飲酒爲主,意在保養陽氣,所以有音樂;食禮以吃飯爲主,意在保養陰氣,所以沒有音樂。凡是音樂,都屬陽類。鼎和姐的數目總是單數,芝和豆的數目總是偶數,這是因爲鼎姐是盛放牲體的,牲體是動物,屬于陽類;而篷豆中盛放的多是植物,植物屬于陰類。篷豆中盛放的食品,都是水中所生,土中所長,屬于陰類。祭品既不敢用生人認爲味美可口者,也不敢追求品種繁多,因爲祭品是用來供奉神靈的。

  夫子大宴來朝的諸侯,當客人進入宗廟大門時,樂隊奏起迎賓曲《肆夏》。賓主入席,又開始奏樂,酒過壹巡,樂曲也恰好終了。對于禮樂配合的如此得體,孔子曾多次加以贊歎。壹獻之禮完成以後,樂工就登堂高歌,意在頌揚賓主之德。歌手在堂上,伴奏的樂工在堂下,這是表示人的歌聲爲貴。樂曲是有聲音可以聽見的,屬陽;而禮儀是人的德行的外部表現,屬陰。樂曲的陽和禮儀的陰協調壹致,萬物就能各得其所。各國諸侯的貢品沒有具體規定,原則上是貢獻本國的土特産,各國朝聘的次數也要根據他距離天子所在的遠近而定。在展覽諸侯貢品時,龜放在最靠前的位置,因爲龜有先知的本領。其次是金屬,因爲金性柔和,所以把它放在龜和其他貢品中間。貢品中的虎豹之皮,是表示天子、諸侯能夠鎮服四方最威猛的東西。至于束帛加璧的見面禮,是表示諸侯向往天子的美德。

  庭中的照明火炬使用壹百個,擬于天子,這是從齊桓公開始的。奏《肆夏》迎賓是諸侯之禮,如令大夫也奏《肆夏》迎賓,這是從晉國大夫趙武開始的。諸侯朝見天子(下有脫文)。大夫奉君命出使而以私人名義進見外國國君,這是不合禮的。大夫出使之所以須要執圭(那圭的作用如同今日的國書),就是要證明自己是奉君命出使的。不敢以私人名義晉見國君,就是爲了表示尊敬自己的國君。如果大夫私人備禮作爲庭實,又以私人名義晉見,那怎能像個諸侯之庭呢?作爲臣子,不能背著國君與外國交往,否則就是與國君相抗衡了。大夫宴請國君,不合乎禮,因爲這表明臣強君弱。大夫的勢力超過了國君,國君可以殺掉大夫,這沒有什麽疑問。天子沒有做客人的禮儀,因爲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沒有哪個人敢當天子的主人。國君到臣子家裏去,臣子要請國君從昨階升堂,以表明臣子不敢自以爲是此家的主人、諸侯朝見天子,按規矩天子不下堂迎接諸侯。下堂迎接諸侯,這是天子的失禮,這是從周夷王以後才有的事。

  作爲諸侯而使用天子的宮懸,祭天用白色的公牛,敲擊玉磐,紅色盾牌的後面用黃金裝飾,戴冕而舞《大武》,乘大格,這都是作爲諸侯而潛用天子之禮。大夫的大門建成宮閥狀的,大門內又設屏風,堂上也設置放還空酒杯的土台子,用大紅綢子作中衣,並且在領緣上還繡有斧形圖案,這屬于身爲大夫而僧用諸侯之禮。所以,夫子的勢力微弱,諸侯就僧擬天子;大夫的勢力強大,諸侯的地位就受到威脅。在這種情況下,諸侯、大夫皆無視王命、君命,爵祿由己,大夫也以財貨私自與外國交通,賄賂公行,唯利是圖,天下的禮也就亂套了。諸侯是庶子,不能像天子那樣擁有祖廟;大夫是庶子,不能像諸侯那樣擁有祖廟。今天有把諸侯的祖廟設置于大夫家中者,那是不合禮的,這種事是從魯國的三桓開始的。

  天子要封前兩個朝代的後裔爲國君,准許他們以天子之禮祭祖,這是尊重前代賢者的表示。但這種尊賢也只以前兩個朝代爲限,再遠的朝代就不好說了。對于流亡到他國的國君,諸侯不敢以臣禮相待,但這種優待只限于流亡的國君本人,其子孫就不再享有了。國君的座位朝南,這表示他是對天負責的;臣子朝見國君要面北而拜,這表示他是對國君負責的,大夫家裏的臣仆不對大夫行叩頭禮,這並非是尊重這些臣仆,而是由于叩頭是大夫拜君之禮,大夫要避開自擬國君的嫌疑。大夫有所進獻于國君,不親自出面,而是派家臣送去;國君對大夫有所賞賜,大夫也不須當面拜謝。這都是爲了避免國君的答拜。

  鄉裏人舉行驅除疫鬼之祭,孔子穿著朝服站在百家昨階上面,爲的是讓自家的神靈有所依附,不被驚擾。孔子說:“舉行射禮時有音樂來協調射者的儀容舉止,因此聽到什麽樣的音樂,就知道該怎樣射。”孔子說:“作爲士,,被邀請參加射禮,如果不會射也不能說自己不會,而要托辭說自己有病。因爲男子壹生下來門口就懸挂過弓矢,這表示會射是男子漢的本分。”孔子說:“祭前致齋三天,然後舉行祭祀,就這樣還唯恐裹讀神明,而現在三天之內卻有兩天打鼓,真不知是何道理理”孔子說:“在庫門內舉行繹祭,又到廟門外的東邊去求神,這就像朝市本在東方而設于西方,都是把地點搞錯了。”

  社祭是祭土神,而土是陰氣。祭社時國君南面而立于社壇的北牆外邊,其用意是表示對著陰面。社祭總是用甲日,也就是壹旬的頭壹天。天子大社的祭壇,上面沒有任何遮蓋,壹定要叫它能夠接觸霜露風雨,這樣才可以使夭地之氣貫通。至于亡國之社,其社壇上面就要加上壹層覆蓋物,爲的是不讓它接觸上天的陽氣。毫社只在北面開個小窗,也是爲了讓它只能接觸來自陰處的光明。舉行社祭,是尊敬土神的壹種表示。大地孕育萬物,上天垂示法象。種種生活資料都是取之于地,種種倫理法則都是效法于天,所以人們對天是尊敬而對地是熱愛,百姓要盡量完美地報答土神。對于家來說,在中雷祭土神是主要的;對于國來說,在社壇祭土神是主要的,因爲土地是壹家壹國賴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凡當裏中舉行社祭時,裏中的家家戶戶都要出人幫忙。凡是爲了社祭而田獵時,國中的人都要參加。也只有爲了社祭,各地都要以丘乘爲單位貢獻祭祀所用的黍櫻。所有這些作法,都是爲了報答大地的生養之恩。仲春二月放火,是爲了燒去田野的雜草。然後點驗各地應交的車賦,檢閱部隊,國君親自參加爲社櫻提供禽獸的田獵,並且當衆約法,宣布注意事項,就開始操練部隊。指揮部隊時而向左,時而向右,時而跪下,時而起立,以觀察部隊的熟練應變程度。操練結束,把禽獸趕至陣前開始打獵,並且宣布打到的大獸歸公,用于祭社,小獸歸己,以鼓勵人們爭先恐後,以觀察人們是否違犯命令。這樣做的目的,壹方面是爲了鼓舞士卒的鬥志,壹方面是爲了不要士卒貪圖私利。經過這樣訓練的士卒,用之于戰場則戰無不勝,用之于祭祀則壹定能得到神的賜福。

  天子到四方巡守,在所到之處的名山要先播柴告天。郊外祭天,是爲了迎接冬至的到來,是爲了普遍回報上天諸神而以日爲主。郊祭的地方選擇在南郊,因爲南方是陽位。瘾不在壇上進行,因爲再高的壇也高不過天,所以清掃地面就可以行禮,這叫順其自然。祭祀所用的器皿都是陶制的,不假雕琢,這是效法天地的自然之性。祭天是在郊,所以祭天又叫郊。祭天的犧牲用赤色牛犢,這是因爲周代崇尚赤色。用牛犢作犧牲,是因爲牛犢尚無化牡之情,其童貞可貴。郊之所以選用辛日,是因爲周代的第壹次郊禮是在冬至,那天恰巧是辛日,後人就因襲了下來。占蔔郊天的日期,必先告察子始祖之廟,然後才在父廟中占蔔,這表示對始祖是尊對父廟是親。蔔人占蔔的那天,天子立于澤宮,親自聆聽有司宣布的應該注意事項,這表示連天子也要接受教誨約束。天子從澤宮回來,在王宮的庫門之內重申應該注意的事項,這樣做意在告誡百官;又在太廟內重申應該注意的事項,這樣做意在告誡親屬。郊祭那天的早晨,天子穿著皮棄服聽取有關官員報告郊祭的准備情況,這是向民衆表示對天帝要格外尊敬。在通往南郊的道路兩旁,誰家死了人也不敢哭,也不敢披麻帶孝,道路要經過打掃,路面要鋪上新土,鄉民都在地頭點燃火炬。這些都是百姓的自覺行動,用不著上邊下命令。祭天的時候,天子身穿繪有日、月、星辰圖案的大裘以效法上天,頭上戴冕,冕的前端垂著十二條貫有珠玉的流蘇,這是取法天有十二次之數。乘的車子沒有任何裝飾,這表示是以質樸爲貴。車上的旗子有十二根飄帶,上面畫著龍和日月的圖案,這也是取法上天之義。上天垂示日月星辰等等法象,聖人壹壹效法,郊天之禮就是爲了讓人們都知道效法天道的。祭天的牛如果由于某種原因不便使用,那就用祭後櫻的牛來代替。祭天所用的牛必須在清潔的牛舍裏精心飼養三個月,而祭後櫻所用的牛只要有壹頭就行,哪怕是臨時拉來的。從這上面可以看出祭祀天神和祭祀人鬼是有區別的‘世上的萬物都是天生的,世上的人也都是老祖宗壹代壹代傳下來的,這就是祭天時爲什麽要讓始祖配享的原因。郊天之祭,就是壹次對天對始祖的普遍回報。

  天子的蠟祭,主要祭八種神。從伊謄氏開始才有蠟祭。蠟字的含義,從詞源學上來講就是索的意思,因爲按古音“蠟”與“索”疊韻,讀音相近。說具體點,就是在周曆的十二月農事終了,把壹切和農作物有關的神都找來祭祀壹番。蠟祭的神靈,主要是,始創農業的先音,附帶而及主管農事的司音。祭祀谷神,就是報答先音和司音的。還要祭田官之神、祭田間廬舍和葉陌之神,祭包括虎貓在內的禽獸,從報恩的角度上說,真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古代的君子,對于有利于農作物的神靈,壹定都要報答。例如,邀請貓來加以祭祀,那是因爲貓幫助人們吃掉了危害農作物的田鼠;邀請虎來加以祭祀,那是因爲虎幫助人們吃掉了危害農田的野豬‘所以要把它們請來加以祭祀。至于祭祀堤防和祭祀溝渠,也是因爲它們有功于農事。蠟祭的祝祠中有這樣的話:“希望堤防安然無事,溝渠不要漫溢;病蟲害不要發生,荒草野樹不要生于良田。”天子身著皮棄素服參加蠟祭。之所以穿素服,是因爲有助于農事的萬物都衰老了,這就等于爲其送終。但是腰系葛帶,手執棒杖,這種禮數又比喪禮略低。就蠟祭的這種禮數而言,真’可謂是仁至義盡了。身穿黃衣頭戴草笠來參加蠟祭的人,都是終年勞碌難得有閑的農夫。農夫頭戴黃冠身穿黃衣,是因爲季秋草木黃落,服象其色的緣故。

  大羅氏,這是負責爲天子掌管鳥獸的官,諸侯進貢的鳥獸由他接管。進貢的使者是戴著草笠而來,這表示對捕捉到鳥獸的野人的尊重。大羅氏搬出鹿和女子讓使者們看,並且要他們捎話給自己的國君,告誡他們說:“喜好聲色狗馬的人壹定要亡國。天子種的瓜鮑,其種子既不收回也不收藏,以免與民爭利。”八蠟有探明四方年成的作用。如果四方風不調雨不順年不成,就不舉行八蠟之祭,這樣還可以讓百姓少花壹筆錢。東南西北四方,哪壹方風調雨順年成好,哪壹方才舉行蠟祭,老百姓也好借此機會痛飲壹番,松弛壹下壹年的緊張勞動。蠟祭之後,就把谷物收藏起來,讓農民休養生息。所以蠟祭以後,君子就不再大興土木征召民衆。

  祭祀的時候,在朝事之豆中盛放的腌菜,都是由生長茂盛的水草加工制成的;而豆中的肉醬,幾卻是陸地所産之物制成的。祭末醋屍所獻的豆,其中盛放的腌菜是陸地産品,而其中盛放的肉醬卻是水中産品。篷豆中盛放的祭品,不是水中所生就是土中所長。這些祭品不敢制作得近乎活人的口味,也不敢講究品種的繁多,因爲這是獻給神明享用的,而不是爲了叫活人大飽口福。祭祀先王的供品,吃也可以吃,但味道欠佳:活人並不愛吃。祭祀時所穿的衰龍袍,所戴的冕,所乘的大路,尊貴是夠尊貴了,陳列還可以,但平常並不好穿好坐。《大武》之舞雖然氣勢雄壯,但真正娛樂時也不用它。宗廟的建築雖則巍峨壯觀,但也不能平時寢處其中。宗廟祭祀時所用的器皿,活人也未嘗不可以用,但說到方便適用就差得遠了。道理就在于,用來和神明打交道的東西是講究樸實的,它和活人所追求的安適歡樂大相徑庭。酒酸雖然香甜可口,但在祭祀時卻是以寡味的玄酒明水作爲上品。這是以味寡爲貴,而味寡乃是五味的根本。繡有脯敝圖案的織品固然好看,但祭祀時卻使用粗布蒙蓋酒尊,因爲粗布乃是最原始的紡織品。下面壹層蒲席,上面再加壹層竹席,活人寢臥其上自然非常舒服;而祭祀時只用壹層蒲席或者鋪上壹層莊稼的稭稈就可以了,因爲這是神明所用的啊。祭神的牛肉湯不加任何調料,這是以原湯原味爲貴。天子所用的大圭不加任何雕飾,這是以其本身的質樸爲貴。在車上雕出或凹或凸的圖案,並且漆得紅彤彤的,這自然好看不過,但祭天時卻用毫無雕飾的車輛,這是尊重其樸質,貴重其本色而已。總而言之,凡是用以祭祀神明的東西,不可以活人所追求的舒服華麗去衡量。鼎姐的數目總是單數而篷豆的數目總是偶數,這是取陰陽相配之義。黃目這種酒尊,是用來盛放郁毯的上等酒尊。黃色,在五行當中居于中央;目,是人五官當中洞察外界的器官。這就是說,斟酒于其中而能清澈透亮于外。祭天,只要把地打掃幹淨就可以了,這也不外乎以質樸爲貴罷了。以醋調制的肉醬雖然味美,而祭祀時卻把煎鹽放在前列,這是因爲鹽來自大自然,所以可貴。人們日常使用的刀鋒利稱手,但祭祀‘時殺牲卻偏要使用莺刀,因爲莺刀上有鈴,鈴聲和諧然後才能割斷。

  冠禮的意義:第壹次加的冠,是細布冠。遠古的時候人們是以白布爲冠,到了齋戒時再把它染成黑色的。至于細布冠是否有縷,孔子說:“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細布冠有縷。細布冠在第壹次加冠戴過之後,就可以棄而不用了。”爲嫡子加冠,是在昨階上近于主人的位置進行,這表示嫡子是未來的繼承人。在客位對冠者行醛禮,這表示他已受到了成人的尊重。三次加冠,壹次比壹次尊貴,這是要啓發冠者立志向上。加冠時給冠者取壹個字,從此以後就要以字相稱而避諱其名,這表示對父母所取之名的敬重。委貌是周代日常所戴的冠,章甫是殷代日常所戴的冠,毋追是夏代日常所戴的冠。齋戒和祭祀所戴的冠,周代戴棄,殷代戴辱,夏代戴收。至于皮棄和腰間有皺褶的素裳,則是三代所共同的。上古時沒有大夫的冠禮,但是有大夫的婚禮。因爲上古時五十以後才能受爵爲大夫,而冠禮是在二十歲時進行的,在這種情況下怎麽可能有大夫的冠禮呢?諸侯有冠禮,那是夏代末年才有的事。天子的長子舉行冠禮也用士禮,這說明天下沒有生下來就尊貴的人。之所以讓諸侯的子孫繼位爲諸侯,是爲了讓他們效法自己祖宗的賢德,而不是說他們生下來就尊貴。至于說以官爵授人,也是因爲他有功德;功德大的授以大官,功德小的授以小官,也不是看他出身是否尊貴。壹如今不論什麽樣的人死了,都可以弄到壹個溢號。古代可不壹樣,如果活著時沒有爵位,死後就不給他加溢號。

  禮之所以值得尊重,是尊重它的深刻含義。如果不明了其深刻含義,而只會機械地模仿其形式和作法,那就是壹般意義上的禮。所以說,禮的具體作法和形式是容易學會的,而其深刻的含義就難于領會了。領會禮的深刻含義並且恭敬地遵守執行,這就是天子治理天下的良方。

  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配而萬物生。婚禮也是傳宗接代繁衍子孫以至于無窮的事。娶異姓女子爲妻,這既是爲了和血緣關系疏遠的人家結親,也是爲了嚴格區別血緣相近的族人。男方向女方獻納的禮品壹定要誠信不欺,講究實用,男方的使者在贈送聘禮時也不要說“禮物太菲薄了”這類客氣話,要直言相告,開誠相見。這表示誠信是做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作媳婦應有的本分。只要和丈夫在同牢的儀式上同吃了壹碗菜,同喝了壹杯酒,那就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鬼,所以丈夫死了也不再嫁。成親的那天,男子親自到女家迎娶,從女家出來以後,男的要先走壹走,女的隨後跟著,這表示陽剛陰柔的意思。這就好比天先于地,君先于臣,其道理是壹樣的。迎親的時候,男子到了女家,先拜過嶽父,然後放下禮品,這才和新娘施禮相見,這樣做是要彰明男女之別。男女有別,然後才有父子之親;父子相親,然後才有君臣之義;君臣有義,然後才有禮;有了禮,然後才萬物各得其所,天下太平。如果男女無別,無親疏之分,那豈不是禽獸之行了嗎!從女方家中出來,婿親自爲新娘趕車,讓車子往前走三圈,然後又親自把登車的引繩交給新娘,這樣做是表示對新娘的親愛。新郎對新娘表示親愛,作爲回報,新娘自然也親愛新郎。對新娘又敬又愛,把這種敬愛推而廣之,有的先主就是憑借這點得到天下的。從女家大門出來以後男的就壹直在前,男的領著女的,女的跟著男的,夫唱婦隨的表現就由此開始。所謂“婦人”,就是服從別人的人。幼小時服從父兄,出嫁後服從丈夫,丈夫死了則服從兒子。所謂“夫”,就是師傅的意思。作爲師傅,自然要以智慧領導別人。迎親之前,新郎要身著祭服,齋戒沐浴,察告祖先和天地。試想,成親之後,新娘就成了內當家的,生男育女,繁衍後代,事體如此重大,怎能不虔誠地祭告天地祖宗呢。成親的當晚,在新房裏,夫婦同吃壹個碗裏的菜,其含義是夫婦平等,尊卑相同。所以婦人是沒有爵位的,丈夫有了爵位,妻子就跟著作命婦,這叫夫貴婦榮;就是席間座次的安排,也是以丈夫的輩分和年齡爲准。遠古時的食器用的都是沒有裝飾的陶器,當時崇尚的風氣就是如此。夏商周三代始有共牢之禮,其食器就沿用陶器。成親次日的黎明,新娘先拜見公婆,然後洗手,向公婆進獻食品,表示新婦開始履行孝養的義務;而公公婆婆吃畢,把剩下的食物賜給新婦,表示對新婦的疼愛。禮畢,公婆先從西階下堂,然後新婦從昨階下堂,這表示主持家務的權利將要授予新婦了。結婚典禮上不興奏樂,因爲婚禮屬于幽陰之事,而音樂則屬于陽氣。舉行婚禮,也不邀請親朋好友前來祝賀,因爲結婚就意味著新陳代謝,下壹代將要産生,上壹代將要衰亡啊。

  虞舜時的祭祀,貴尚腥氣。所以祭祀的時候,先是用鮮血,接著用生肉,再接著用半生不熟的肉,他們就是用這些祭品散發的腥氣來敬神的。殷人的祭祀,貴尚聲音。在尚未宰殺犧牲之前,先聲音或高或低地奏樂,樂曲奏過三章,然後才出門迎接犧牲。這樂曲的聲音,就是用來召喚天地之間的鬼神前來受飨。周人的祭祀,貴尚芳香之氣,所以在祭祀開始的時候,他們用獸酒澆地,以笆酒的香氣召神降臨。泡有郁金香草的獸酒芳香異常,用它來澆地降神,其香氣可以透入地的深層。再說,酌酒澆地用的勺子是以圭璋作柄,其用意也在于利用玉的潔潤之氣。先以酒澆地降神,然後才出門迎接犧牲,這是爲了召致地府的陰氣。殺牲之後,先在香篙上加上黍櫻和牲體的腸間脂肪,然後將其燎著,縷縷煙氣上升,彌漫于牆屋之間,這是爲了召致天曹的陽氣。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周人才在薦熟時燎著香篙使之産生沖天的煙氣。凡是祭祀,其目的都是爲了請神降臨受飨,那就不得不留意于這些不同的降神方式。人死了以後,其靈魂上升于天,其軀殼下降于地。所以在祭祀降神時,既須要到天曹去請,也須要到地府去請。殷人是先到天曹請神,周人是先到地府請神。

  宗廟之祭,未殺牲時,在室中舉行告神之祭;殺牲之後,則在堂上設祭飨屍。在庭中殺牲時要舉行告祭,獻首于室時也要舉行告祭。正祭時,祝官以祝辭告于神主;尋求衆神之祭則在廟門外舉行。在這麽多的地方設祭:由室內而堂上,由堂上而庭中,由庭中而門外,就是因爲不知道神究竟在哪裏。在那邊呢?還是在這邊呢?或是在離人更遠的地方?連廟門外都設祭,應該說請神也請得夠遠了吧?廟門外之祭之所以叫做“訪”,是因爲訪有遠的意思。所姐之所以稱“所”,是因爲所有敬的意思。什麽叫福?萬事具備就是福。爲什麽要“升首于室”因爲首是牲體之正,是牲體的最尊貴部分。所謂相,就是勸導屍享用供品。所謂暇,有長久和廣大的意思。因爲暇辭是神靈對其子孫的祝福,哪個祖先不希望自己的子孫福壽綿長呢。屍是神主的意思。祭祀時的進獻毛血,是要向神表示所用犧牲完整無缺。向神報告犧牲完整無缺,是表示子孫很重視犧牲的選擇,只有內外都挑不出毛病的才敢進獻。用牲血祭神,還有壹層意思,就是血是生氣最盛的東西。至于以肺、肝、心作爲供品祭神,是看重它們是滋生生氣的器官。用黍櫻加肺祭祀,用五齊加明水祭祀,這是爲了報答陰氣。把香篙抹上牲血和腸間脂肪,點燃讓其冒煙,以及用牲首作爲供品,這是爲了報答陽氣。用收集的露水沖淡五齊,是看重它的清潔透明。凡是加水沖淡,都是爲了提高酒的清潔透明度。至于把露水稱作明水,是取義于主人的明潔之心就像露水顯示的那樣。

  國君在祭祀時要行再拜稽首之禮,要袒露左臂,親自分解牲體,這是表示對神的極端尊敬。極端尊敬,就意味著服從。俯身下拜是表示服從;稽首則表示加倍服從;袒露左臂,那是表示毫無保留的完全服從。祭于祖廟,自稱“孝孫”;祭于父廟,自稱“孝子”。諸侯、卿大夫在祭祀曾祖以上的祖先時,統統自稱“曾孫某”。祭祀中的相,只須勸屍吃好喝好,毋須勸屍謙讓,因爲主人的目的就是要表達他對神的虔敬。祭祀時,或進獻生肉,或進獻肢解後的牲體,或進獻半生不熟的肉,或進獻熟肉,也搞不清楚神究竟享用了哪壹樣,對于主人來說總算是對祖宗盡了孝敬之心罷了。把屍迎入室內之後,當屍入席並舉起放在他面前的酒杯時,祝要提示主人對屍行禮,請屍安坐。古時候,屍壹般都是立著,只有在飲酒吃飯時才坐著。屍是神的代表。祝是溝通神和人的傳話者。對于五齊中的泛齊、醋齊,因其混濁,要先用事酒沖淡,再用茅草過濾,使其透明可用。對于盎齊以下三齊,因其較清,不用過濾,只須用清酒沖淡壹下就行了。至于郁色,用盎齊來沖淡。古代的這些作法,就像如今的事酒、清酒與盎齊都要和陳年老窖攙兌壹樣。祭祀有三種作用,壹是祈福,二是報恩,三是消災。齋服之所以是黑色,是因爲黑色屬陰,能夠使人靜下心來思念鬼神。所以,君子如果專心致志的致齋三日,到了祭時,就能仿佛看到了自己要祭的神靈。


關于“效特牲”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