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標有梅


標有梅

標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標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標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梅子落地紛紛,樹上還留七成。有心求我的小夥子,請不要耽誤良辰。

梅子落地紛紛,枝頭只剩三成。有心求我的小夥子,到今兒切莫再等。

梅子紛紛落地,收拾要用簸箕。有心求我的小夥子,快開口莫再遲疑。


  • 標(biào鳔):壹說墜落,壹說擲、抛。有:語助詞。
  • 七:壹說非實數,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
  • 庶:衆多。士:未婚男子。
  • 迨(dài代):及,趁。吉:好日子。
  • 今:現在。
  • 傾筐:斜口淺筐,猶今之簸箕。塈(jì既):壹說取,壹說給。
  • 謂:壹說聚會;壹說開口說話;壹說歸,嫁。


這是壹首委婉而大膽的求愛詩。

此篇的詩旨、詩藝和風俗背景,前人基本約言點出。《毛詩序》曰:“《標有梅》,男女及時也。召南之國,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時也。”“男女及時”四字,已申明詩旨;後數語乃經師附會,應當略去。《周禮·媒氏》曰:“仲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明白了先民的這壹婚戀習俗,對這首情急大膽的求愛詩,就不難理解了。陳奂則對此篇巧妙的興比之意作了簡明的闡釋:“梅由盛而衰,猶男女之年齒也。梅、媒聲同,故詩人見梅而起興”(《詩毛氏傳疏》)。龔橙《詩本義》說“《標有梅》,急婿也。”壹個“急”字,抓住了此篇的情感基調,也揭示了全詩的旋律節奏。

全詩三章,“庶士”三見。“庶”者,衆多之意;“庶士”,意謂衆多的小夥子。可見這位姑娘尚無意中人。她是在向整個男性世界尋覓、催促,呼喚愛情。青春無價,然流光易逝。“真正的青春,貞潔的妙齡的青春,周身充滿了新鮮的血液、體態輕盈而不可侵犯的青春,這個時期只有幾個月”(《羅丹藝術論·女性美》)。如今梅子黃熟,嫁期將盡,仍夫婿無覓,不能不令人情急意迫。青春流逝,以落梅爲比。“其實七兮”、“其實三兮”、“頃筐塈之”,由繁茂而衰落;這也正壹遍遍在提醒“庶士”:“花枝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無名氏《金縷曲》之憂心“無花空折枝”,似乎深有《標有梅》之遺意。

從抒情主人公的主觀心態看,“急”就急在青春流逝而夫婿無覓。從詩篇的藝術結構看,“急”就急在三章複唱而壹步緊逼壹步。重章複唱,是《詩經》基本結構。但從詩意的表達看,有兩種不同的形態,即重章之易辭申意和重章之循序漸進。《標有梅》屬于重章之循序漸進。三章重唱,卻壹層緊逼壹層,生動有力地表現了主人公情急意迫的心理過程。首章“迨其吉兮”,尚有從容相待之意;次章“迨其今兮”,已見敦促的焦急之情;至末章“迨其謂之”,可謂真情畢露,迫不及待了。三複之下,聞聲如見人。

珍惜青春,渴望愛情,是中國詩歌的母題之壹。《標有梅》作爲春思求愛詩之祖,其原型意義在于建構了壹種抒情模式:以花木盛衰比青春流逝,由感慨青春易逝而追求婚戀及時。

《標有梅》作爲先民的首唱之作,質樸而清新,明朗而深情。


關于“標有梅”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