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汽車車標/SL級



SL級

  賓士sl系列 “sl”代表兩項屬性——sporty(運動化)和light(輕量化)。這也的確成為了賓士sl級雙門跑車的追求目標。

  1954年的300sl

  sl系列的傳奇始於1954年的“鷗翼”300 sl。從那時起,斯圖加特的sl製造廠已經生產了490,000輛這一系列的車。賓士sl系列目前已經發展到第五代了。在前期,第五代sl系列的產品線相當單薄,除了基本的sl500之外,另外一款就剩下amg所推出的強化版本—amg sl55了。為了改變這一劣勢,賓士在2002年底推出了入門級的sl350,在2003年底特律車展上又推出了頂級的裝備了帶雙渦輪增壓v12發動機(和新款s600所裝備的是同一款,只是調教略有差異)的sl600,豐富了sl系列。

  強悍的sl600

  沒有濃烈的戰鬥風格、也沒有傳統gt跑車標榜的古典味道,不過sl卻以科技質感為基調創造出賓士獨有的敞篷跑車路線。

  每次駕駛敞篷車坐進車室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篷頂,講好聽一些是為了表現敞篷車先天擁有的高度環境溝通性,不過講直接一點、誠實一點,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電動硬頂敞篷之前已經有slk以及標緻 206 cc為前例,和傳統軟頂比較起來的方便性及實用性自然不在話下。sl500的開篷速度相當地快,上撥開篷的開關之後,後廂的廂門會先外開、然後硬頂會向後收折進後廂、最後後廂再蓋起完成整個收納的動作,整個過程費時約末是16秒鐘。

  電動硬頂開啟示意

  有什麼缺點?除了後行李廂空間被硬頂收納機構占去了不小的空間、容積剩下不多之外,帶動整個硬頂收折的伸縮關節用手可以就輕易晃動、感覺上好象有點〝不那麼堅固〞,會讓人有點擔心其可靠度。不過後來查閱了相關資料和聽了專業人士的講解之後,才知道這點大可不用擔心,因為賓士為了確保這套硬頂系統的耐用度,早就經過了無數次的測試,除了最基本的防滲防漏測試之外,整個關節的強固度、還有反復不停運作的耐用性,都有超水準的表現。

  防滲漏測試  

  高空跌落測試

  在坐進車裏之前,差一點就碰上了sl那扁平的a柱,即使去掉硬頂,仍然感覺不太方便。坐進車室,調整好駕駛坐姿,以前sl給人的印象就已經是相當寬敞好坐了,這一代的sl空間寬裕度又有更上層樓的表現,就筆者這兩年來的試駕(或試乘)的經驗來比對,sl的乘坐空間比同級對手捷豹 xkr、瑪莎拉蒂 spyder、或是 雷克薩斯sc430等車都要寬敞,因為sl500的座位是這些車中唯一一部標準雙座的設定,少了其他對手身上都有的那“雖小,但是確實存在”的兩張後座。

  slk尺寸示意圖

  後座已經不是座位,變成了行李包的“座位”

  按下排檔杆上方的引擎起動按鈕,低沉有力的聲音倏地從前方傳來,空檔的狀態下試著給了幾腳油,轉速攀升的速度不是忽上忽下的類型,不過對應的聲浪卻是沈穩厚實。

  運動風格的側進氣口

  好像是賓士車的所有車的風格,sl的油門反應不是很直接迅捷的那種,輕點油門,駕駛者不會感到那種躍躍然的突進感,有的車廠會刻意將油門踏板和引擎反應之間的互動設定地相當靈敏,像是雷克薩斯(淩志)的車子就是如此,稍微踏一下油門,車子的動力立刻湧現,仿佛要破殼而出似地有相當直接的反應。sl則非如此,在踩踏油門踏板速度不快、角度不深的情況下,駕駛者只會感覺到綿長順滑的推力,有的時候甚至會讓人懷疑:這真的是一部跑車嗎?

  話又說回來,如果真的因為在低轉速下引擎的動力輸出不夠明顯就對sl的性能提出質疑的話,那犯的錯誤可就大了,踩下油門的深度稍深、速度稍快,引擎的推力會立刻聽話地釋放出來,沒有突兀的暴動感,可是卻是飽滿而扎實,我們並不覺得整個動力系統有朝向性能輸出而刻意做出什麼調校,可是大排氣量為性能表現做了最基本的保障。

  esp、sbc線控刹車系統、abc動態車身控制和sequentronic方向盤集成按鈕式變速控制系統系統……sl的底盤由各項高科技連袂輔佐而成,操控表現雖不算犀利,但是卻是穩得驚人。

  sequentronic方向盤集成按鈕式變速控制sbc工作主體

  圖為有無sbc的區別

  左側的圖是沒有sbc系統的情況,若此時高速過彎並制動,由於離心力作用而發生甩尾傾向,於是esp介入,並通過加大外側車輪制動力,放鬆內側後輪制動力,使得外側後輪受到的地面抓地力把有甩尾傾向的車輛“推回”到正常的行駛路線上來;右側的圖則是有sbc的情況,由於sbc分別控制四個車輪的制動缸的液壓力,因此可以使車輛高速過彎時四個車輪的制動力都不一樣(黃色箭頭的長短不一樣),從而消除了入彎時的甩尾傾向,也就省得esp“代勞”了。

  操控表現方面,駕駛sl級車要先適應的是它不小的體態,雖然敞篷車開篷之後提供了不錯的環境溝通感,可是實際坐上去時,sl偏長的車頭還是讓人有不易上手的感覺。 克服了這點,還有對於高價位帶來的駕馭障礙之後,sl級是可以應付駕駛者用不慢的速度過彎的,懸掛調教地屬於穩定一派,一般的速度下呈現略微的轉向不足,刻意用過度的油門或是不合理的轉向角度進彎,sl頂多就是車尾一晃,在眾多電子設備的介入之下,很快就會導正行進的方向。在這個方面,abc動態車身控制也是功不可沒的。駕駛者可選擇“舒適”和“運動”兩種模式,由電子監控的液壓活塞控制空氣彈簧的充氣和放氣,在不破壞駕駛舒適感的情況下,儘量減少車身的晃動。

  動態車身控制示意

  當然,以sl的車格設定來說,我們並不指望這樣的大型巡航gt跑車可以擁有多犀利的過彎表現、或是多高明的操控樂趣,可是我們必須承認:sl已經做得相當好了。

關于“汽車車標/SL級”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