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掎
漢字:掎
簡要介紹
【注音】:ㄐ|ˇ
【部首】:扌
【部首筆劃】:03
【正體筆劃】:12
【简體】:掎
【拼音】:jǐ,
【簡體筆劃】:11
【簡體筆順】:橫豎橫橫撇捺橫豎折橫豎
【拼音輸入】:ji
【五筆輸入】:rdsk
【五行】:木
【吉凶寓意】:凶
【Emoji符號】:
字體展示
【正體】:
掎
【宋體】:
【楷體】:
掎的筆畫順序書寫演示
“ 掎” 字的讀音 : jǐ
ji3
詳細介紹
【詳細解釋】:
● 掎 jǐ
(1) [從旁或從後]用力拉住,拖住[drag]
◇ 掎,偏引也。從手,奇聲。 ―― 《說文》
◇ 伐木掎矣。 ―― 《詩·小雅·小弁》
◇ 諸戎掎之。 ―― 《左傳·襄公十四年》。疏:“言戾其足也。”
◇ 掎止晏萊焉。 ―― 《國語·魯語》。注:“從後曰掎。”
◇ 躬掎祿曰。 ―― 《漢書·息夫躬傳》。注:“從後引之也。”
◇ 昔秦失其鹿,劉季遂而掎之。 ―― 《漢書·敘傳》
(2) 又如:掎汩(猶牽動);掎拔(提引而出;挺拔);掎鹿(拉著鹿);掎裳連袂(牽裙連袖)
(3) 發射[shoot]
◇ 機不虛掎。 ―― 班固《西都賦》
(4) 牽制,拖住使不能自由行動[pindown]。如:掎角(分兵牽制或夾擊敵人);掎掣(牽制);掎挈(牽制)
(5) 指摘[censure]
◇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 韓愈《古鼓歌》
(6) 又如:掎挈(掎契。指摘);掎奪(指摘擯棄)
● 掎摭 jǐzhí
(1) [censure]∶指摘
掎摭利弊
(2) [pluck]∶摘取
掎
jǐ ㄐㄧˇ
(1) 拖住,牽引:掎止(從後截獲)。掎角(分兵牽制或夾擊敵人)。
(2) 發射:“機不虛掎”。
(3) 古同“倚”,支撐。- 鄭碼:DGAJ
- U:638E
- GBK:DEE1
- 筆劃數:11
- 部首:扌
- 筆順編號:12113412512
【序號】:9063
首字注音索引
ㄚ(a) | ㄅ(b) | ㄘ(c) | ㄉ(d) |
ㄜ(e) | ㄈ(f) | ㄍ(g) | ㄏ(h) |
ㄐ(j) | ㄎ(k) | ㄌ(l) | ㄇ(m) |
ㄋ(n) | ㄛ(o) | ㄆ(p) | ㄑ(q) |
ㄖ(r) | ㄙ(s) | ㄊ(t) | ㄨ(w) |
ㄒ(x) | 一(y) | ㄗ(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