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梅
漢字:梅
簡要介紹
【注音】:ㄇㄟˊ
【部首】:木
【部首筆劃】:4
【正體筆劃】:11
【简體】:梅
【拼音】:méi
【簡體筆劃】:11
【簡體筆順】:橫豎撇捺撇橫折折捺橫捺
【拼音輸入】:mei
【五筆輸入】:STXU
【五行】:木
【吉凶寓意】:吉
字體展示
【正體】:
梅
【宋體】:
【楷體】:
詳細介紹
【詳細解釋】:
梅plum;梅
(1)
楳、槑méi
(2)
(形聲。從木,每聲。本義:楠木)
(3)
同本義
[nanmu
(Phoebe
zhennan)
◇ ]其木多梅梓。――《山海經·中山經》有條有梅。――《詩·秦風·終南》墓門有梅。 ―― 《詩·陳風·墓門》。按,子青不可食。
(4)
梅樹
◇ 。薔薇科,落葉喬木,少有灌木。早春開花,後生葉芽。花以白色、淡紅色為主。氣味清香。核果近球形,未熟時為青色,成熟後一般呈黃色,味極酸靈山其木多桃李梅杏。――《山海經·中山經》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 ―― 清·龔自珍《病梅館記》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
(5)
(梅:這裏指梅的枝幹。以……為固定結構,至今延用,在此可不譯。以,介詞;為,動詞。直、正:直為不曲,正為不斜。欹:傾斜、歪。景:景致,文中指可供人觀賞的形態。姿、景、態
(形態)
,均為中性詞,在文中均用作褒義詞。則:就,承接連詞)
。又如:梅圃
(種植梅樹的園地)
;梅屏
(成排如屏的梅樹)
;梅溪
(旁植梅樹的溪水)
(6)
梅樹的果實,稱酸果,即酸梅子
◇ 摽有梅。 ―― 《詩·召南·摽有梅》。陸疏:“杏類也。”
(7)
又如:梅仁
(梅實之仁)
;梅瓜
(以梅子汁醃制的瓜)
;梅汁
(梅子製成的調味汁液或飲料)
;梅林止渴
(猶言望梅止渴)
(8)
梅樹的花
。也指臘梅科的臘梅花。如:梅英
(梅花)
;梅亭
(觀賞梅花的亭閣)
;梅骨
(梅花的風骨)
(9)
節候名
。如:梅天
(梅雨時節的天氣)
;梅月
(農曆四月,亦泛指梅雨季節)
;梅風
(黃梅季節的風)
(10)
通“枚”。馬鞭
◇ 穆王七梅,夫何為周流? ―― 《楚辭·天問》
(11)
◇ 通“莓”。入榛薄,食薦梅。 ―― 《淮南子·覽冥》
(12)
姓梅毒méidú
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後天患者
95%由性交引起,先天者由孕婦傳給胎兒,病原體為梅毒螺旋體,臨床病程分三期,持續多年,可侵害許多器官和組織梅花méihuā
(1)
梅樹的花
(2)
臘梅
(3)
◇ 梅花形的梅花翅。 ―― 《聊齋志異·促織》梅花嶺記méihuā
lǐng
jì
梅花嶺,在揚州
(今江蘇揚州市)
廣儲門外,明代知州吳秀疏浚運河積土而成,因山上種植許多梅樹,故名。記,文體名;是一種以記事為主的文體梅蘭芳méi
lánfāng
(1894―1961)
京劇表演藝術家。名瀾,字畹華,原籍江蘇泰州,生於北京。出身京劇世家,8歲學戲,11歲登臺。在長期的舞臺實踐中,對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化妝各方面都不斷有所創造發展,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梅派”,影響很大。論著編有《梅蘭芳文集》,常演劇碼編有《梅蘭芳演出劇碼選集》,另有自述傳記《舞臺生活40年》梅香méixiāng
◇ 丫頭,舊時婢子的別稱兩個梅香,一日伏侍到晚,精神困倦,亦皆睡了。 ―― 《水滸傳》梅雨méiyǔ
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續較長的陰雨天氣,正值梅子黃熟,故稱梅子méizi
梅樹的果實梅méi ㄇㄟˊ
(1)
落葉喬木,品種很多,性耐寒,初春開花,有白、紅等顏色,分五瓣,香味很濃,果實球形,味酸:梅花。梅子。
(2)
姓。
鄭碼:FMZY,U:6885,GBK:C3B7
筆劃數:11,
部首:木,
筆順編號:12343155414plum;
梅格萊恩梅格萊恩http://www.focusasia.com/home/timchou
梅蘭芳紀念館梅蘭芳紀念館http://www.bcbnet.org/guju/meilf.html
梅隆大學"世界歷史"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http://cil.andrew.cmu.edu/projects/World_History/world.html
梅隆電腦學院卡內基.梅隆電腦學院http://www.cs.cmu.edu:8001/Web/FrontDoor.html
梅斯足球隊梅斯足球隊http://www.fcmetz.com
梅豔芳星網娛樂資訊梅豔芳http://starnet.163.net/star/meiyanfang/meiyanfang.htm
梅州中學梅州中學中學生物http://biology.easthome.net
梅州中學中學生物梅州中學中學生物http://biology.easthome.net
【序號】:13205
首字注音索引
ㄚ(a) | ㄅ(b) | ㄘ(c) | ㄉ(d) |
ㄜ(e) | ㄈ(f) | ㄍ(g) | ㄏ(h) |
ㄐ(j) | ㄎ(k) | ㄌ(l) | ㄇ(m) |
ㄋ(n) | ㄛ(o) | ㄆ(p) | ㄑ(q) |
ㄖ(r) | ㄙ(s) | ㄊ(t) | ㄨ(w) |
ㄒ(x) | 一(y) | ㄗ(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