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繒
漢字:繒
簡要介紹
【注音】:ㄗㄥˋ, ㄗㄥ
【部首】:糸
【部首筆劃】:03
【正體筆劃】:18
【简體】:繒
【拼音】:zèng,zēng,
【簡體筆劃】:15
【簡體筆順】:折折橫捺撇豎折豎捺撇橫豎折橫橫
【拼音輸入】:zeng
【五筆輸入】:xulj
【五行】:金
【吉凶寓意】:凶
【Emoji符號】:
字體展示
【正體】:
繒
【宋體】:
【楷體】:
繒的筆畫順序書寫演示
“ 繒” 字的讀音 : zēng
詳細介紹
【詳細解釋】:
繒1
(1) ● 繒 zēng
(2) (形聲。從糸(mì),曾聲。本義:古代對絲織品的總稱)
(3) 同本義[silkfabrics]
◇ 繒,帛也。 ―― 《說文》
◇ 雜帛曰繒。 ―― 《三蒼》
◇ 瘞繒。 ―― 《禮記·禮運》
◇ 赤綈緣繒。 ―― 《漢書·匈奴傳》。注:“繒者帛之總名。”
◇ 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 ―― 《史記·滑稽列傳》
◇ 灌嬰,睢陽販繒者也。 ―― 《漢書·灌嬰傳》
(4) 又如:繒服(絲織的衣服);繒絮(絲絮。也指絲絮作成的棉衣);繒纊(絲布與絲棉絮的合稱);繒帛(絲綢之統稱);繒布(繒帛布疋)
(5) 通“矰”。古代射鳥用的箭[arrowforshootingbirds]
◇ 治其繒繳。 ―― 《戰國策·楚策四》
◇ 好弋者先具繳與繒。 ―― 《淮南子·說山》
◇ 繒繳充蹊。 ―― 《三國志·袁紹傳注》
(6) 又如:繒繳(即矰繳。獵取飛鳥的射具。繳為系在短箭上的絲繩;比喻陷害他人的手段)
(7) 古國名[Zengstate]。姒姓,相傳為夏禹後裔
(8) 姓
另見zèng
繒2
(1) ● 繒 zèng
(2) 綁;紮[tie;bind;fasten]
◇ 繒絲為弦。 ―― 《新增格古要論·制琴法》
另見zēng
繒1
(繒)
zēng ㄗㄥˉ
古代對絲織品的總稱:繒纊(絲織品和絲綿的合稱)。繒彩。- 鄭碼:ZULK
- U:7F2F
- GBK:E7D5
- 筆劃數:15
- 部首:糸
- 筆順編號:551432524312511
繒2
(繒)
zèng ㄗㄥˋ
捆,紮:把這根竿子繒好。- 鄭碼:ZULK
- U:7F2F
- GBK:E7D5
- 筆劃數:15
- 部首:糸
- 筆順編號:551432524312511
【序號】:9570
首字注音索引
ㄚ(a) | ㄅ(b) | ㄘ(c) | ㄉ(d) |
ㄜ(e) | ㄈ(f) | ㄍ(g) | ㄏ(h) |
ㄐ(j) | ㄎ(k) | ㄌ(l) | ㄇ(m) |
ㄋ(n) | ㄛ(o) | ㄆ(p) | ㄑ(q) |
ㄖ(r) | ㄙ(s) | ㄊ(t) | ㄨ(w) |
ㄒ(x) | 一(y) | ㄗ(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