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諡
漢字:謚、諡
簡要介紹
【注音】:ㄕˋ
【部首】:訁
【部首筆劃】:02
【正體筆劃】:17
【简體】:謚、諡
【拼音】:shì,
【簡體筆劃】:12
【簡體筆順】:捺折捺撇橫撇捺豎折豎豎橫
【拼音輸入】:shi
【五筆輸入】:yuwl
【五行】:金
【吉凶寓意】:凶
【Emoji符號】:
字體展示
【正體】:
謚、諡
【宋體】:
【楷體】:
謚、諡的筆畫順序書寫演示
“ 諡” 字的讀音 : shì
shi4
詳細介紹
【詳細解釋】:
諡
(1) ● 謚、諡 shì
(2) (形聲。從言,益聲。用言論給予褒貶,故從言。本作“諡”。本義:古代皇帝、貴族、大臣、傑出官員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所加的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同本義[posthumoustitle(ofemperor,distinguishedminister)]
◇ 諡,行之跡也。 ―― 《北堂書鈔》引《說文》
◇ 諡者,別尊卑,彰有德也。 ―― 《白虎通》
◇ 先王諡以尊名。 ―― 《禮記·表記》
◇ 誄生時所行為之諡。 ―― 《論衡·道應》
◇ 增諡美顯,榮於身後。 ―― 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3) 又如:諡法(由主祭者將名號贈給死者,以表彰他一生的功業);諡寶(古代帝王寢墓中,刻有帝后諡號的璽印);諡譜(記載諡號的譜牒);諡名(諡號)
諡
(1) ● 謚 shì
(2) 授與,加封;尤指死後追封[confer]
◇ 幸德諡為洞簫兮。 ―― 王褒《洞簫賦》
◇ 身死無名,諡為至愚,恥及父母,為天下笑。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3) 又如:諡告(贈諡的文告);諡典(贈諡的典禮)
諡
(謚)
shì ㄕˋ
(1) 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後評給的稱號:謚、諡號。謚、諡法。謚、諡寶(帝王陵墓中,刻有帝后諡號的印璽)。
(2) 叫作,稱為:“身死無名,謚、諡為至愚”。- 鄭碼:SUOL
- U:8C25
- GBK:DAD6
- 筆劃數:12
- 部首:訁
- 筆順編號:454313425221
【序號】:7045
首字注音索引
ㄚ(a) | ㄅ(b) | ㄘ(c) | ㄉ(d) |
ㄜ(e) | ㄈ(f) | ㄍ(g) | ㄏ(h) |
ㄐ(j) | ㄎ(k) | ㄌ(l) | ㄇ(m) |
ㄋ(n) | ㄛ(o) | ㄆ(p) | ㄑ(q) |
ㄖ(r) | ㄙ(s) | ㄊ(t) | ㄨ(w) |
ㄒ(x) | 一(y) | ㄗ(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