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韜
漢字:韜、鞱
簡要介紹
【注音】:ㄊㄠ
【部首】:韋
【部首筆劃】:04
【正體筆劃】:19
【简體】:韜、鞱
【拼音】:tāo,
【簡體筆劃】:14
【簡體筆順】:橫橫折豎撇捺捺撇撇豎橫折橫橫
【拼音輸入】:tao
【五筆輸入】:fnhv
【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Emoji符號】:
字體展示
【正體】:
韜、鞱
【宋體】:
【楷體】:
韜、鞱的筆畫順序書寫演示
“ 韜” 字的讀音 : tāo
詳細介紹
【詳細解釋】:
韜
(1) ● 韜、鞱 tāo〈名〉
(2) (形聲。從韋,舀(yǎo)聲。韋,熟皮。本義:劍套)
(3) 同本義[scabbard]
◇ 韜,劍衣也。 ―― 《說文》
(4) 裝弓的袋子[bowcase]
◇ 韜,弓衣也。 ―― 陸德明《經典釋文》
(5) 用兵的計謀[militarystrategy]
◇ 不勞孫子法,自得太公韜。 ―― 李德裕《李文饒集》
(6) 又如:韜鈐(用兵的謀略);韜略(指軍事上的謀略)
韜
(1) ● 韜 tāo〈動〉
(2) 掩藏[conceal;hide;coverup]
◇ 韜舌辱壯志,叫閽無助聲。 ―― 杜牧《感懷詩一首》
(3) 又如:韜光晦跡,韜光諱彩(收斂鋒芒;隱藏蹤跡);韜日(日光隱藏);韜世(比喻度量之大,足以容世);韜光(收斂光彩,比喻人懷才不露);韜沉(隱逸);韜含(諳記,熟諸);韜表(彌封書表);韜面(遮面)
(4) 納弓於弓袋[putbowintocase]
◇ 韜,弓藏也。 ―― 《廣雅·釋器》
(5) 如:韜弓(納弓入弓套)
(6) 包容[contain]
◇ 有韜世之量。 ―― 潘岳《寡婦賦》
(7) 又如:韜世(度量大);韜合(包容切合);韜涵(包含)
(8) 寬;緩[relax]
◇ [梁元帝]常言:“我韜于文士,愧于武夫。” ―― 《資治通鑒》
韜光養晦
tāoguāng-yǎnghuì
[hideone'scapacitiesandhideone'stime;drawinone'sclaws]隱匿光彩、才華,收斂鋒芒、蹤跡
● 韜晦 tāohuì
(1) [refrainfromrevealingone'sambitionsandputothersoffthetrack]∶韜,韜光;晦,晦跡。韜晦,即收斂鋒芒,隱藏不露
◇ 愈事韜晦,群居遊處,赤嘗有言。 ―― 《唐書·宣宗紀》
(2) [dark;gloomy]∶陰暗無光;陰晦
● 韜略 tāolüè
[militarystrategy]由古兵書《六韜》、《三略》引申而來,指計策、謀略
◇ 此人胸懷韜略,腹引機謀。 ―― 《三國演義》
韜
(韜)
tāo ㄊㄠˉ
(1) 弓或劍的套子。
(2) 隱藏,隱蔽:韜、鞱光養晦(隱藏才能,收斂鋒芒,不使外露。亦作“韜晦”)。
(3) 用兵的謀略:韜、鞱鈐。韜、鞱略。- 鄭碼:BIPN
- U:97EC
- GBK:E8BA
- 筆劃數:14
- 部首:韋
- 筆順編號:11523443321511
韜韜的遊戲天堂
韜韜的遊戲天堂
【序號】:10625
首字注音索引
ㄚ(a) | ㄅ(b) | ㄘ(c) | ㄉ(d) |
ㄜ(e) | ㄈ(f) | ㄍ(g) | ㄏ(h) |
ㄐ(j) | ㄎ(k) | ㄌ(l) | ㄇ(m) |
ㄋ(n) | ㄛ(o) | ㄆ(p) | ㄑ(q) |
ㄖ(r) | ㄙ(s) | ㄊ(t) | ㄨ(w) |
ㄒ(x) | 一(y) | ㄗ(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