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雒
漢字:雒
簡要介紹
【注音】:ㄌㄨㄛˋ
【部首】:隹
【部首筆劃】:08
【正體筆劃】:14
【简體】:雒
【拼音】:luò,
【簡體筆劃】:14
【簡體筆順】:撇折捺豎折橫撇豎捺橫橫橫豎橫
【拼音輸入】:luo
【五筆輸入】:tkwy
【五行】:火
【吉凶寓意】:凶
【Emoji符號】:
字體展示
【正體】:
雒
【宋體】:
【楷體】:
詳細介紹
【詳細解釋】:
● 雒 luò〈名〉
(1) 鳥名[owlet]。忌欺,即“鵋鶀”
◇ 雒,鵋鶀也。怪鴟。 ―― 《說文》。今稱鵂鶹,也叫橫紋小鴞
(2) 又如:雒誦(反復誦讀)
(3) 通“駱”。白鬃的黑馬[blackhorsewithwhitemane]
(4) 淨古都邑名[Luocity]。今址河南省洛陽。漢光武建都改名雒陽
(5) 古地名。西漢時置為雒縣。自古為爭蜀的戰略要地。三國時劉備即因破雒城而得成都[Luocounty]。今址四川省廣漢縣北
(6) 印烙。後作“烙”[brand]
◇ 燒之,剔之,刻之,雒之。 ―― 《莊子》
(7) 通“絡”。用網狀物兜住頭[holdsth.inplacewithanet]
◇ 燒之、剔之、刻之、雒之。 ―― 《莊子·馬蹄》
雒
luò ㄌㄨㄛˋ
(1) 古書上指白鬣的黑馬。
(2) 古同“烙”,烙印。
(3) 姓。- 鄭碼:RSJN
- U:96D2
- GBK:F6C3
- 筆劃數:14
- 部首:隹
- 筆順編號:35425132411121
【序號】:12782
首字注音索引
ㄚ(a) | ㄅ(b) | ㄘ(c) | ㄉ(d) |
ㄜ(e) | ㄈ(f) | ㄍ(g) | ㄏ(h) |
ㄐ(j) | ㄎ(k) | ㄌ(l) | ㄇ(m) |
ㄋ(n) | ㄛ(o) | ㄆ(p) | ㄑ(q) |
ㄖ(r) | ㄙ(s) | ㄊ(t) | ㄨ(w) |
ㄒ(x) | 一(y) | ㄗ(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