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涕泗滂沱
成語解釋
【名稱】:涕泗滂沱
【拼音】:tì sì páng tuó
【注音】:ㄊ|ˋ ㄙˋ ㄆㄤˊ ㄊㄨㄛˊ
【釋義】:滂沱:雨下得很大。雨下得很大的樣子。形容哭得很厲害,眼淚鼻涕象下雨一樣。
【出處】:《詩經·陳風·澤陂》:“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
【例子】:月中再設淨饌,每至展拜,涕泗滂沱,哀動左右。(《南史·梁本紀中》)
【序號】:9749
【Emoji符號】:🤧
【宋體】:
【楷體】:
首字母索引
ㄚ(A) | ㄅ(B) | ㄘ(C) | ㄉ(D) |
ㄜ(E) | ㄈ(F) | ㄍ(G) | ㄏ(H) |
ㄐ(J) | ㄎ(K) | ㄌ(L) | ㄇ(M) |
ㄋ(N) | ㄛ(O) | ㄆ(P) | ㄑ(Q) |
ㄖ(R) | ㄙ(S) | ㄊ(T) | ㄨ(W) |
ㄒ(X) | 一(Y) | ㄗ(Z) |
成語詞典提供兩種查詢方式,可按首字注音索引查詢成語,也可按首字拼音索引查詢成語,包含三萬多個成語、324條成語典故、200多則成語故事,上百個成语典故及相关历史人物故事,内容豐富、查詢方便,非常感謝您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