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百家姓名/孫


朗朗上口百家姓歌谣

>> 点击查看完整《百家姓歌谣》

姓氏:

數據:
  • 拼音:sūn
  • 百家姓排序:4
  • 人口比例:1.54%
  • 人數排名:12

孫姓起源

  • 孫姓出自上古八大姓之壹的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後代。衛康叔是周文王的第八子。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亂,封康叔於衛(今天河南泣縣朝歌),建立衛國。康叔在當地統治有方,很快就把商朝的殷都改成了周的普通分國,成了衛國的始祖。春秋時,他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史稱衛武公。衛武公有壹個兒子名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為姓氏,姓孫。因此武仲又稱孫仲,他的後代就以孫為姓。
  • 源於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孫叔敖的後裔。孫叔敖,字孫叔,他這壹支的庶子孫以祖字為姓,稱為孫叔氏,後來去掉叔字改為孫姓。
  • 出自陳氏,是帝舜的後代。帝舜曾居媯,於是就姓媯,成為上古八大姓之壹。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先賢遺族,找到了舜的後代裔孫媯滿,把他封在陳地,根據胙土命氏的規定,稱陳氏,遂名陳滿。陳滿的十世孫陳厲公陳佗之子陳完,陳國內亂時,奔齊國,改陳氏為田氏,謚敬仲,世稱敬仲完。敬仲四世孫名無字。生子名書,在齊國為卿仕,因為伐莒有功,齊景公賜姓孫氏,食邑於樂安。後齊國內亂,孫書的子孫奔往吳國,“孫武為吳將,其後也。 ”孫姓世居富春,至漢末有孫權,為吳國大帝。
  • 出自復姓侯氏。據《漢書》載:“夏侯嬰為滕令奉軍,號滕公,其曾孫頗尚主,主隨外家姓號孫公主,故滕公子孫又有孫氏。” 出自子姓,是商朝開國君王湯王的後裔。至商末,有殷相王子比幹,受紂王所害,子孫避難隱姓,因本為王族之子孫的緣故,就改為孫姓。 孫姓又出荀姓,是戰國時著名學者荀子後裔。荀子名荀況,時人尊為荀卿,後世子孫遂為荀氏。西漢宣帝名劉詢,以同音之故諱荀字,詔令天下荀姓改為孫姓。後來,部分孫姓未恢復祖姓,遂成孫姓壹支。
  • 出自羋姓,為春秋時楚國令尹孫叔敖之後。孫叔敖是楚國的賢臣,他的子孫就以他的名字命氏,此後又形成了孫姓的另壹大宗。
  • 出自田氏。陳歷公的兒子陳完,避難到齊國,改稱田氏,田完的五世孫田恒無宇的小兒子田書,為齊國的大夫,因伐莒有功,被齊景公封於樂安,賜姓孫氏。其後有孫武子,為吳將。
  • 出自子姓,是商湯王後裔比幹之後。比幹受殷紂王所害後,其子孫避難隱姓,以本為王族之子孫之故,遂改為孫氏。
  • 出自他族改姓。據史書記載,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壹支鮮卑族復姓拔拔氏改單姓孫氏,是為河南洛陽孫氏。

得姓始祖

孫書。春秋時,陳(為周武王滅商後所封的媯姓國)厲公的兒子叫陳完,在任陳 國大夫時同太子禦寇很要好,禦寇被殺後,他怕受株連而逃到齊國。到齊國後,陳完不願再用 原來的國名為姓,就改成田姓(古時田和陳發音相同)。田完的四世孫田桓子無宇有二子,小兒子田書,字子占,在齊國為大夫,因為伐莒(周代諸侯國)有功,齊景公把他封在樂安(今山東省廣饒縣北),並賜他孫姓。孫書就成為孫姓始祖。

遷徒分布

孫姓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後,壹直活躍在河南和山東壹帶。春秋初,姬姓孫氏壹直世襲衛國的上卿,權傾壹國,孫姓在河南地區發展很快,到春秋末,孫氏在衛國失寵,北遷晉國。發源在山東的媯姓孫氏發展得蓬蓬勃勃,尤其在戰國時期出了壹位赫赫有名的軍事家孫武,其子孫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富陽,形成了孫氏的南方著名郡望吳郡。秦漢以後,媯姓孫氏成了全國孫姓的主力,由山東向四周拓展,西進山西太原,南達浙江南部,向西南達到湖北。三國時,孫堅父子在江南建立了吳國,孫氏的發展達到了頂峰。在魏晉南北朝時,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孫氏都得到了迅速發展,出現壹批孫氏名家大族。到了唐宋時期,孫姓已遍布於大江南北、五湖四海。

孫姓郡望

  • 太原郡:戰國秦莊襄王時置郡,此支孫氏為富春孫氏之分支,其開基始祖為孫明的十壹世孫福。
  • 陳留郡:秦置,在今河南省開封東南陳留城。歷代均置。1957年並入開封縣。又西漢陳留郡,治陳留縣。北魏時治浚儀,隋唐為汴州陳留郡。
  • 樂安郡:東漢置郡,此支孫氏為兵聖孫武之族所在。富春郡,秦置郡,此支孫氏為樂安孫氏之分支,開基始祖為孫武次子孫明。
  • 汲郡:晉置汲郡,治汲縣(今河南省衛輝市西南)。隋唐汲郡即衛州。此支孫氏為孫氏世居之地,晉名隱士孫登之族所在。
  • 東莞郡:漢有東莞縣,治今山東沂水。東漢末設東莞郡,治所在今沂水東北。東晉僑置於晉陵(今江蘇省常州市)東南,南齊末廢。今廣東省東莞縣置於唐代。
  • 吳郡:公元129年,東漢分會稽郡置吳郡,治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轄區包括建德以下錢塘江兩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吳郡之內。
  • 富春郡:今浙江省富陽。秦置縣名富春,晉太元中改富陽。五代吳越為富春。宋復為富陽。

孫姓堂號

  • 平治堂:因孫叔敖把楚國治理得民富國強,賜號。
  • 樂安堂:因田書伐莒有功被封於樂安。
  • 富春堂:兵聖孫武帶著自己的13篇兵法見吳王,吳王用其為將。他帶兵西征破強楚,北威齊魯,戰功赫赫,吳王把他封到富春,賜富春堂號,與樂安堂同宗。
  • 映雪堂:晉朝時禦史大夫孫康,幼時家貧,買不起油點燈,冬天下了大雪,在院子裏映著雪光讀書,終成大名,賜此堂號。
  • 孫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敦敘堂”、“積善堂”、“鶴衍堂”、“嘉會堂”、“東莞堂”、“燕翼堂”、“萬石堂”、“垂裕堂”、“孝友堂”、“兵法堂”、“太原堂”、“致遠堂”等。

孫姓名人

  • 孫書:字子占,齊國大夫(率兵打仗即為將軍),伐莒名將。因他在公元前523年率師伐莒立有大功,名顯齊邦,被齊景公賜姓孫氏,食采於樂安(即今廣饒縣草橋村),成為樂安孫氏的始祖。
  • 孫陽:即伯樂,相傳為秦穆公時的人,善相馬。?骸ずぁ逗獯肪砥擼?“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裏之足。”唐·韓愈《雜說》四:“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等等。
  • 孫叔敖:春秋時楚國人,輔佐莊王稱霸,功績顯著。主持修建了我國古代最 早的水利工程,對當時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相當作用。
  • 孫武:春秋末期偉大軍事家,山東廣饒人,是孫書的嫡孫。應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編撰成《孫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名言。
  • 孫臏: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山東廣饒人,孫武的後裔。著有《孫臏兵法》。
  • 孫權:字仲謀,浙江富陽人。三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驍勇無比 ,後人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說。
  • 孫炎:樂安(今山東省廣饒)人,三國時期經學家、訓詁學家,著有《爾雅音義》。
  • 孫綽: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遙西北)人,東晉文學家,玄言詩的代表作家。
  • 孫安祖:清河漳南(今河北省故城)人,隋末農民起義領袖,與竇建德同舉義旗,聚眾入高雞泊(今河北省故城西南),自稱將軍。
  • 孫思貌:唐代著名的醫學家,陜西耀縣人。著有《千金藥方》、《千金翼方》,後人尊為藥王。
  • 孫過庭:吳郡(今江蘇省蘇州)人,唐代傑出的書法家和書法評論家。今存其所撰《書譜》卷上,是壹部書文並茂的書法理論著作。
  • 孫雲球:江蘇省吳江人,明清時眼鏡制造專家。著有《鏡史》,另外,孫雲球還創制了七十余種光學儀器。
  • 孫毓汶:清代山東省濟寧人,曾任總理各國事務,刑部、兵部尚書等職。
  • 孫奇逢:清初儒學名士,河北省人。與李遇、黃宗羲齊名,並稱“清初三大儒”。著有《理學宗傳》、《夏峰先生集》等。
  • 孫詒讓:浙江省瑞安人,清代著名經學家、文學家,著有《墨子間詁》、《契文舉例》、《周禮政要》、《光緒瑞安縣誌》等書。
  • 孫星衍:江蘇陽湖(今江蘇武進)人,清代著名經學家、金石學家、校勘學家,被袁枚稱為“天下奇才”。 孫中山:廣東香山人,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創立國民黨,實行“三民主義”,推翻了清王朝,最先喊出“推翻專制、建立共和、振興中華”的口號,為國民革命運動奉獻了畢生精力。
  • 孫中山:我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先行者、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中華民國的創始人,廣東香山人。1905年在日本組織中國同盟會,被推舉為總理,提出三民主義學說。1911年武昌起義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25年在北京病逝,遺著編為《中山全書》。
  • 孫祿堂:名福全,字祿堂,晚號涵齋,別號“賽活猴”。河北望都縣東任疃村人,清末民初蜚聲海內外的著名武學大家,壹代宗師,孫先生先隨郭雲深學形意後同程廷華練八卦,最後同太極名家郝偉珍研討太極。 1918年孫祿堂先生將形意、八卦、太極三大內家拳合冶壹爐,融會貫通,創立了孫氏太極拳,卓然自成壹家。在清末民初那武術家輩出的時代,孫先生的武術被公認為“天下第壹手”!後人尊之為武神!

參考網站

關于“百家姓名/孫”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