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百家姓名/利


朗朗上口百家姓歌谣

>> 点击查看完整《百家姓歌谣》

簡要介紹

【姓氏】:利

【內容】:利氏有三個來源。春秋時道家創始人老子祖名利貞,其後代中有利氏;周朝時楚國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被稱為利氏;北魏時,叱利氏也改稱為利氏。

  壹、姓氏來源

  利(Lì)姓源出有四:

  1、春秋時期,楚國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的後代,以祖字為氏。上古商代時,有位王族叫理利貞,為了逃避商紂王的迫害,曾路經壹棵李樹下以李子充饑,後來就改姓為李利貞。李利貞的十壹世孫李聃,被後人尊為道家創始人,就是老子。老子後代中,有的為紀念遠祖中的王族李利貞,取利字為姓,切代相傳。所以,李姓、理姓、利姓的遠祖是同壹人。利姓產生較晚,是老子李聃的後代中形成的。

  2、出自羋姓,來源於封地,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楚國有公子受封於利邑(今四川省廣元縣境),其子孫就以封地名為姓,世代相傳姓利。

  3、出自姬姓,來源於封地,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晉國有大夫食采於利邑,其後人以利孫為氏,後改為單姓利氏。

  4、出自北方鮮卑族有叱利氏所改。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叱利氏,入中原後遂漸與漢文化融合,後改為利氏。

  得姓始祖:利貞。利氏的出處,跟人多族大的李氏及理氏,不但讀音極為相似,而且追溯起來,三姓還同出壹源,可以說是兄弟。原來李氏的出處,根據《元和姓纂》的考證是:“顓頊高陽氏之裔,顓頊生大業,大業生女華,女華生咎繇,為堯下官,子孫因姓理氏,裔孫理征,得罪於糾,其子利貞逃難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命,因變李氏。”本文所討論的利氏,根據《路氏》的記載,則是“老子之後,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貞,後為氏”。老子,姓李名耳,是距今二三千年前壹位影響我國學術思想既深且遠的不朽哲學家,他的祖先叫利貞,而依照上述《路史》的記載,利貞的後裔之中也有人以李為姓。如此看來,利李二氏是系出同源。利氏家族於上古時期,壹直都是以河南地區為繁衍中心,所以,河南應是利氏的發祥之地和老家所在地。望族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陽縣東北)。故利氏後人奉利貞為利姓的得姓始祖。

  二、郡望堂號  

  漢置河南郡,現在河南省洛陽市《路史》載:老子之後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貞,後為氏。 《姓纂》記載:“楚公子食采於利,因以為氏”。望出河南。

  三、遷徒分布

  (缺)利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壹百位。利氏有三個來源。春秋時道家創始人老子祖名利貞,其後代中有利氏;周朝時楚國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被稱為利氏;北魏時,叱利氏也改稱為利氏。有說認為利氏與李氏同宗,因為李氏來源之壹是避難時,遇李樹解渴的理利貞,他還是春秋時道家創始人老子的祖先,其後代中就有以他的名字利為姓氏的。周朝時,楚國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他的後代就以邑名為姓氏,稱為利氏。北魏時,叱利氏的後代也有改稱為利氏的。據《路史》載:老子之後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貞,後為氏。又《姓纂》記載:“楚公子食采於利,因以為氏”。望出河南。

  四、歷代名人

  利元吉——字文伯。宋朝盯江人。是宋代名儒陸九淵的高才生,為官清正廉潔,愛 民如子,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政績顯著。晚年以教書為樂。九淵子持之欲拜為師,元吉謝不敢當。  

  利本堅——明朝英德人。由監生任贛縣主簿,調四川安嶽縣令。為官公正,愛民節用。為眾論所推許。

  利倉——西漢時期承相,現今發現的馬王堆濕屍就是他太太。

  利幾——漢代武將,先是項羽部將,後來為劉邦帶兵。

  王韜--原名利賓,字蘭卿,號仲弢、天南遁叟、弢園老民等。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蘇州吳縣甪直人。道光八年十月初四(1828年11月10日),王韜出生於甪直鎮書香門第,自幼畢讀群經,博學多才,18歲便以第壹名考中秀才,後應鄉試不第,從此絕意仕途。1998年甪直鎮人民政府為紀念王韜這位思想家,弘揚他的愛國思想和開放意識,籌建了王韜紀念館,占地面積800平方米,共分王韜生平事跡陳列室、王韜故居、弢園三部分。


關于“百家姓名/利”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