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名/夏" 修訂間的差異
行 1: | 行 1: | ||
− | |||
{{百家姓名/內容頂部}} | {{百家姓名/內容頂部}} | ||
【姓氏】:夏 | 【姓氏】:夏 | ||
− | + | 【內容】:夏源出於似姓。相傳禹的母親女誌曾夢見流星隕落變成神珠薏苡,她吃了薏苡,醒後便有了身孕,後生下了禹,因此禹得似姓。禹由於治理了水患,被舜帝封在夏(即陽城,今河南登封縣東)。後來,禹的兒子建立了夏朝。夏朝滅亡後,禹的後代就以夏為姓氏。另外,夏姓還有壹支出於媯姓。春秋時期,陳宣公的小兒子公子西字子夏,他的孫子征舒便以祖父的字為自己的姓氏,稱為夏氏。夏完淳,南明抗清義士、詩人,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他14歲便跟隨父親參加抗清鬥爭,失敗後被捕就義,死時年僅17歲。他的詩慷慨激昂,抒發了他遠大的政治抱負。 | |
+ | |||
+ | 壹、姓氏源流 | ||
+ | |||
+ | 1、出自似姓。 | ||
+ | |||
+ | 相傳帝堯時,鯀的妻子有莘氏女誌因夢裏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堯便賜禹以媯為姓。後來,禹治理了水患,指導百姓興修溝渠,發展農業,還領兵平定了三苗之亂,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為了表彰他的豐功偉績,舜封他於夏(今河南登封縣東),後來還把帝位傳給了他。夏禹死後,其子啟繼位,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夏立國400多年,共傳13代,16王。後因夏帝桀暴虐無道而被商湯推翻,夏王族便以國為氏,稱為夏氏。 | ||
+ | |||
+ | 2、出自似姓。 | ||
+ | |||
+ | 公元前11世紀周朝初年分封諸侯,夏禹的後裔東樓公受封於杞(今河南省杞縣),為杞侯。至簡公時,被楚國所滅。簡公之弟佗(本媯姓)出奔魯國,魯悼公因其為夏禹的後裔,給予采地為侯,稱為夏侯(復姓),其後裔以夏為姓,稱夏氏。 | ||
+ | |||
+ | 3、出自媯姓。 | ||
+ | |||
+ | 以王父字為氏。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後媯滿於陳,建立陳國,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稱胡公滿、陳胡公。春秋時,傳至第16位君主陳宣公杵臼時,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孫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為氏,稱為夏征舒,其後遂有夏氏。 | ||
+ | |||
+ | 4、改賜姓或其他。 | ||
+ | |||
+ | 臺灣土著哈也灣氏改姓夏;明時元人齊嚕臺被賜名夏貴;土家、蒙古、回、滿等族有夏姓。 | ||
+ | |||
+ | 5、得姓始祖:夏啟。 | ||
+ | |||
+ | 相傳帝禹死後,其子啟打破禪讓制而即位,建立了歷史上第壹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夏立國四百年,共傳十三代,十六王,末帝夏桀暴虐無道,國人怨恨,而此時黃帝子姓後裔商湯卻因仁德,深受擁戴。公元前十六世紀,商湯滅夏,建立商朝,夏王族便以國為氏,稱為夏姓。夏啟因開國君主之位,而被奉為夏姓得姓始祖。 | ||
+ | |||
+ | 二、遷徒分布 | ||
+ | |||
+ | 夏氏因得姓很早,故隨著時代的不斷更替,散居尤為廣泛。 | ||
+ | |||
+ | 夏姓發源於今河南、安徽省境。大致上,秦及秦代以前,夏姓主要在中原生息繁衍,並遷往陜西、山東、安徽、山西、河北等地。如夏征舒傳至4世孫夏區夫仕陳(今屬河南)為大夫,裔孫夏禦寇仕齊(今山東東部)為大夫。秦始皇時尤禦醫夏無且(大致出自陜西夏氏)。秦漢之際,有代(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中部與北部等地)相夏說;安徽夏氏出自隨王桀逃至南巢壹部分夏王族的後裔。 | ||
+ | |||
+ | 魏晉南北朝以前,夏姓還主要活躍於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特別是中原壹帶。 | ||
+ | |||
+ | 夏姓南遷始於漢代,如西漢時有夏黃公,為鄞人(今浙江寧波市);東漢有夏方,為九江人(今屬江西[東漢時的九江並非現在的江西省九江,據有關資料認為主要包括今安徽壽縣等地;另壹說夏方為浙江永興人。])。大舉南遷則為魏晉之際,浙江夏姓此期最為昌盛,故有夏姓會稽郡望之說,始祖為西晉高士夏統,此郡亦為夏姓發展史上最大望族。這壹時期,北方夏姓因戰亂動蕩流離,相對南方,發展低迷。 | ||
+ | |||
+ | 唐時政清民和,夏姓處於壹個萌生勃發時期。北方夏姓重振家園,發展壯大,南方在前代基礎之上,更加繁衍旺達。 | ||
+ | |||
+ | 唐朝、宋朝及之後的夏氏遷移概況:據各地夏氏譜牒記載[江西省德安縣夏衛兵初步綜合百余部家譜考證],主要由浙江遷江西、蘇州等地,江西遷湖南、湖北的黃崗與麻城、安徽等地,蘇州遷蘇北、安徽等地,河南回遷浙江東部,浙東遷廣東,湖廣(湖南、湖北)遷重慶、四川、陜南,江西、安徽遷福建、臺灣,湖北的黃崗與麻城遷河南南部,江蘇、重慶、四川遷貴州、雲南;山西遷山東、蘇北,蘇北、四川遷山東,江西、山東遷東北三省。 | ||
+ | |||
+ | 宋代以後,榮載史冊的夏姓名人比比皆是。北宋有參知政事夏竦,江州德安(今屬江西)人;夏誠,龍陽(今湖南漢壽)人;南宋有畫家夏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 ||
+ | |||
+ | 元代有畫家夏迪等。明代有夏允彜,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畫家夏昶,今江蘇昆山人;宰相夏言,江西人。另外,明初有山西大槐樹夏姓分遷於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地。 | ||
+ | |||
+ | 清代名人有小說家夏敬渠,江蘇人;史學家夏燮,安徽人。此外,清末有閩、粵等地夏姓渡海入臺,後輾轉新加坡等地者。 | ||
− | + | 總之,唐宋以後,夏姓支脈延伸更廣,且以江南壹帶為繁衍望地。經過長期繁衍,使得夏姓的分布中心,移向了江南地區。廣布於今安徽、浙江、湖南、湖北、江蘇、福建、和廣東、廣西等省,今日夏姓分布以江蘇、浙江為多,這兩省夏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夏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 | |
+ | |||
+ | 夏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九。 | ||
+ | |||
+ | 三、郡望堂號 | ||
+ | |||
+ | 【堂號】 | ||
+ | |||
+ | “會稽堂”:據考因大禹葬會稽郡(今浙江紹興)禹陵,少康中興後,派庶子無余到禹陵,奉守禹祀。後人為紀念先祖,遂以“會稽”為堂號,這是夏姓人使用最廣泛的堂號,參見郡望[江西省德安縣夏衛兵] 。 | ||
+ | |||
+ | “平水堂”:夏禹治水13年於外,三過家門而不入,水患終於被治平,舜把帝位讓給了他。 | ||
+ | |||
+ | “秘書堂”:秘書堂夏氏始祖,派名光庭,諱遠,號三鬥,唐肅宗上元間(公元760-761年)舉進士第授秘書郎。後人為紀念先祖,遂以始祖官職為堂名,稱“秘書堂”。夏光庭(夏遠)九世孫即為北宋江州德安(今屬江西)人參知政事夏竦(詳見歷史名人,江西省德安縣水務局 夏衛兵)。 | ||
+ | |||
+ | “正德堂”:明正德年間(1506-1521)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為明武宗皇後,夏儒成為國丈,被明武宗封為慶陰伯。後人為紀念先祖,遂以明武宗年號“正德”為堂名,稱“正德堂”。興化夏氏家族即以“正德堂”為本族徽號。 | ||
{{百家姓名/內容底部}} | {{百家姓名/內容底部}} | ||
− | |||
− |
於 2016年8月12日 (五) 08:00 的修訂
朗朗上口百家姓歌谣
趙 | 錢 | 孫 | 李 |
周 | 吳 | 鄭 | 王 |
馮 | 陳 | 褚 | 衛 |
蔣 | 沈 | 韓 | 楊 |
朱 | 秦 | 尤 | 許 |
何 | 呂 | 施 | 張 |
【姓氏】:夏
【內容】:夏源出於似姓。相傳禹的母親女誌曾夢見流星隕落變成神珠薏苡,她吃了薏苡,醒後便有了身孕,後生下了禹,因此禹得似姓。禹由於治理了水患,被舜帝封在夏(即陽城,今河南登封縣東)。後來,禹的兒子建立了夏朝。夏朝滅亡後,禹的後代就以夏為姓氏。另外,夏姓還有壹支出於媯姓。春秋時期,陳宣公的小兒子公子西字子夏,他的孫子征舒便以祖父的字為自己的姓氏,稱為夏氏。夏完淳,南明抗清義士、詩人,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他14歲便跟隨父親參加抗清鬥爭,失敗後被捕就義,死時年僅17歲。他的詩慷慨激昂,抒發了他遠大的政治抱負。
壹、姓氏源流
1、出自似姓。
相傳帝堯時,鯀的妻子有莘氏女誌因夢裏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堯便賜禹以媯為姓。後來,禹治理了水患,指導百姓興修溝渠,發展農業,還領兵平定了三苗之亂,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為了表彰他的豐功偉績,舜封他於夏(今河南登封縣東),後來還把帝位傳給了他。夏禹死後,其子啟繼位,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夏立國400多年,共傳13代,16王。後因夏帝桀暴虐無道而被商湯推翻,夏王族便以國為氏,稱為夏氏。
2、出自似姓。
公元前11世紀周朝初年分封諸侯,夏禹的後裔東樓公受封於杞(今河南省杞縣),為杞侯。至簡公時,被楚國所滅。簡公之弟佗(本媯姓)出奔魯國,魯悼公因其為夏禹的後裔,給予采地為侯,稱為夏侯(復姓),其後裔以夏為姓,稱夏氏。
3、出自媯姓。
以王父字為氏。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後媯滿於陳,建立陳國,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稱胡公滿、陳胡公。春秋時,傳至第16位君主陳宣公杵臼時,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孫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為氏,稱為夏征舒,其後遂有夏氏。
4、改賜姓或其他。
臺灣土著哈也灣氏改姓夏;明時元人齊嚕臺被賜名夏貴;土家、蒙古、回、滿等族有夏姓。
5、得姓始祖:夏啟。
相傳帝禹死後,其子啟打破禪讓制而即位,建立了歷史上第壹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夏立國四百年,共傳十三代,十六王,末帝夏桀暴虐無道,國人怨恨,而此時黃帝子姓後裔商湯卻因仁德,深受擁戴。公元前十六世紀,商湯滅夏,建立商朝,夏王族便以國為氏,稱為夏姓。夏啟因開國君主之位,而被奉為夏姓得姓始祖。
二、遷徒分布
夏氏因得姓很早,故隨著時代的不斷更替,散居尤為廣泛。
夏姓發源於今河南、安徽省境。大致上,秦及秦代以前,夏姓主要在中原生息繁衍,並遷往陜西、山東、安徽、山西、河北等地。如夏征舒傳至4世孫夏區夫仕陳(今屬河南)為大夫,裔孫夏禦寇仕齊(今山東東部)為大夫。秦始皇時尤禦醫夏無且(大致出自陜西夏氏)。秦漢之際,有代(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中部與北部等地)相夏說;安徽夏氏出自隨王桀逃至南巢壹部分夏王族的後裔。
魏晉南北朝以前,夏姓還主要活躍於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特別是中原壹帶。
夏姓南遷始於漢代,如西漢時有夏黃公,為鄞人(今浙江寧波市);東漢有夏方,為九江人(今屬江西[東漢時的九江並非現在的江西省九江,據有關資料認為主要包括今安徽壽縣等地;另壹說夏方為浙江永興人。])。大舉南遷則為魏晉之際,浙江夏姓此期最為昌盛,故有夏姓會稽郡望之說,始祖為西晉高士夏統,此郡亦為夏姓發展史上最大望族。這壹時期,北方夏姓因戰亂動蕩流離,相對南方,發展低迷。
唐時政清民和,夏姓處於壹個萌生勃發時期。北方夏姓重振家園,發展壯大,南方在前代基礎之上,更加繁衍旺達。
唐朝、宋朝及之後的夏氏遷移概況:據各地夏氏譜牒記載[江西省德安縣夏衛兵初步綜合百余部家譜考證],主要由浙江遷江西、蘇州等地,江西遷湖南、湖北的黃崗與麻城、安徽等地,蘇州遷蘇北、安徽等地,河南回遷浙江東部,浙東遷廣東,湖廣(湖南、湖北)遷重慶、四川、陜南,江西、安徽遷福建、臺灣,湖北的黃崗與麻城遷河南南部,江蘇、重慶、四川遷貴州、雲南;山西遷山東、蘇北,蘇北、四川遷山東,江西、山東遷東北三省。
宋代以後,榮載史冊的夏姓名人比比皆是。北宋有參知政事夏竦,江州德安(今屬江西)人;夏誠,龍陽(今湖南漢壽)人;南宋有畫家夏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元代有畫家夏迪等。明代有夏允彜,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畫家夏昶,今江蘇昆山人;宰相夏言,江西人。另外,明初有山西大槐樹夏姓分遷於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地。
清代名人有小說家夏敬渠,江蘇人;史學家夏燮,安徽人。此外,清末有閩、粵等地夏姓渡海入臺,後輾轉新加坡等地者。
總之,唐宋以後,夏姓支脈延伸更廣,且以江南壹帶為繁衍望地。經過長期繁衍,使得夏姓的分布中心,移向了江南地區。廣布於今安徽、浙江、湖南、湖北、江蘇、福建、和廣東、廣西等省,今日夏姓分布以江蘇、浙江為多,這兩省夏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夏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
夏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九。
三、郡望堂號
【堂號】
“會稽堂”:據考因大禹葬會稽郡(今浙江紹興)禹陵,少康中興後,派庶子無余到禹陵,奉守禹祀。後人為紀念先祖,遂以“會稽”為堂號,這是夏姓人使用最廣泛的堂號,參見郡望[江西省德安縣夏衛兵] 。
“平水堂”:夏禹治水13年於外,三過家門而不入,水患終於被治平,舜把帝位讓給了他。
“秘書堂”:秘書堂夏氏始祖,派名光庭,諱遠,號三鬥,唐肅宗上元間(公元760-761年)舉進士第授秘書郎。後人為紀念先祖,遂以始祖官職為堂名,稱“秘書堂”。夏光庭(夏遠)九世孫即為北宋江州德安(今屬江西)人參知政事夏竦(詳見歷史名人,江西省德安縣水務局 夏衛兵)。
“正德堂”:明正德年間(1506-1521)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為明武宗皇後,夏儒成為國丈,被明武宗封為慶陰伯。後人為紀念先祖,遂以明武宗年號“正德”為堂名,稱“正德堂”。興化夏氏家族即以“正德堂”為本族徽號。